广东西樵发展上游纺织机械类企业 纺织业突围
面积176.63方公里、人口20万的广东西樵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在这块土地上汇聚了1300多家纺织企业,织机30000多台,成为中国第二大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基地。尽管如此,辉煌的西樵纺织业也一直面临着困惑。西樵人的精明体现在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从几年前,他们就开始寻觅改变西樵纺织业的命运的出路,将产业升级作为突破口,新年过后,“西樵现象”正呈现出新的变化。
“我们今年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16.5亿元以上。”2006年1月西樵镇委书记刘涛根对外界公布了今年西樵镇的经济发展目标。令西樵人雄心勃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二是纺织。在纺织业方面,他们有最重要的一张底牌,就是将重点构建纺织产业集群体系,发展上游的纺织机械类企业和下游的服装类企业,以此来推动纺织业升级。
其实,早在几年前,西樵已经开始制定产业升级计划。2004年5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佛山市政府、南海区府、西樵镇政府在西樵联手启动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项目,计划2年内实现西樵纺织产业升级成功。
年初,随着新领导班子的调整,西樵镇的产业定位提到日程。“2006年要继续重点抓好“四个一”工程,推动产业升级成功。”刘涛根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刘所说的“四个一”是,“一个体系”即构建纺织产业集群体系,在巩固面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上游的纺织机械类企业和下游的服装类企业,完善和延伸纺织产业链;“一个平台”即搭好产业创新平台,继续强化,为企业提供集检测、研发、培训、信息、物流于一体的服务体系;“一个基地”即规划好纺织产业基地,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一个市场”即发展好西樵轻纺城,发挥其作为纺织、服装企业与市场、商家对接的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
“西樵现象”成中国乡镇发展样板目前西樵镇,拥有纺织企业多达133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约占全镇劳动力的二分之一,其中民营经济成份占90%以上,超亿元产值企业有9家,5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有50多家,形成了年产各类纺织面料10亿米的能力。在南海八大专业镇中,西樵的纺织产业集群是最为成熟的,产业化集群程度也是最高的。
刘涛根书记对记者表示:“只有像西樵这样的情况,企业、人口、资金都充分存在的环境才有可能出现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西樵所出现的较为成熟的纺织产业集群,是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而成的,西樵所选择的纺织产业作为自身集群的突破口也并非偶然,其和人文、地理、资源等各方面因素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历史上看,西樵的纺织历史可以追溯到5、6千年前。西樵近代纺织业的形成,是从1873年民族企业家陈启沅在西樵创建继昌隆丝厂开始,从此之后,西樵就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源地。20世纪九十年代,西樵镇曾一度成为拥有2000多家纺织企业,并成为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知名度的特色镇。
纺织行业企业众多、大比例从业人口、民营经济比重较大,这三大要素正体现出乡镇产业集群的一个特色,并产生了具有复制价值的“西樵现象”。“西樵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托于历史,逐步发展成为发达的产业化集群,其次是其“政府+企业”的发展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的成功探索,这种模式对中国广大乡镇具有剖析和借鉴意义的。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祥荣教授向记者表示:“中国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方面并不落后与西方,我们看到的西樵镇正在实践着产业集群的这种模式。”
西樵也有榜样:
美国硅谷和日本大田湾上世纪90年代,是西樵纺织业发展最兴旺的时期。在质量和品种上,都代表着当时中国纺织业的最高水平。但是随着纺织行业竞争加剧,西樵镇纺织业的不足日益显露。西樵镇的纺织机械大多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国产纺织设备,很难生产出适应现代潮流的面料,设备的老旧、品种单一、技术人才缺乏都限制和制约着西樵纺织业的发展和壮大。
另一方面,反倾销对于西樵的纺织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个陌生的名词。尤其从去年开始,纺织品配额制的取消后,反倾销手段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对付中国产品的竞争的利器。纺织业作为服装出口的一大支柱,面临着产业结构落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双重困境。
尽管西樵纺织产业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这种规模是依托历史而自发形成的,随着市场逐步地国际化规范化,西樵这种由历史形成的产业集群受到严峻的挑战。
事实上,在90年代,西樵的纺织业在不进则退中显出颓势。“当时,西樵纺织业在上世纪的组成一直沿袭着历史存留的模式,即家庭化、小作坊化,因而在走进日趋标准化管理的今天,西樵的纺织业发展曾面临瓶颈,甚至遭遇到生存危机,”刘涛根书记向记者这样描述。
进入21世纪后,西樵越来越感觉到创新和了解世界产业集群典范的重要性。刘涛根书记表示:“西樵正认真研究一些成功集群的典范,如美国硅谷高科技集群模式;日本东京城区南部的大田湾所创立的中小企业作为创新领导者的创新模式;意大利传统皮具、瓷砖产业集群。”200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南海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分析报告》,在报告最后部分,针对西樵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看法:西樵应当依托特色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巩固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唯一出路。”1月18日,刚刚当选的广东南海区西樵镇镇长林平武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落座甫定就开门见山:“2006年,西樵镇纺织产业能否产业升级非常关键,作为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西樵必须借鉴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实现产业集群的战略。”林平武镇长表示:“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塑造一个整体的品牌,比如景德镇,其对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国内外知名度都是很有帮助的,才能走好国际化之路。”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化集群是推动乡镇经济、民营企业、特别是乡镇民营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有效控制成本的一条值得借鉴的捷径。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保育钧会长表示:“从2003年开始,我国一些官员开始关注到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南海西樵的产业集群可以视为这些集群现象中的典型代表。”
拉长纺织产业链:
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成衣和交易纺织产业链太短,尤其在纺织和印染环节,这形成了制约西樵纺织业做大的另一个障碍。
据了解,西樵正在巩固面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上游的纺织机械类企业和下游的服装类企业,完善和延伸纺织产业链。镇政府提出了几大构想,分别是:一个平台、一个基地、一个市场,准备构建起“上中下游”都具有国内甚至国际优势的纺织产业链。
2005年开始,西樵在纺织基地建设方面进入了快车道。像湘隆纺织、瑞龙织造、裕牌纺织等在“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选中屡屡“中标”的西樵本地企业,也在近期斥巨资入驻西樵纺织产业基地。
这些纺织企业真正看中的就是对于西樵产业集群后建立产业链的希冀,因为产业链完善后,企业花费在购买原材料、产品销售上的成本会不断降低,部分企业甚至在纺织基地内就可以完成产、购、销的全部经营活动。
西樵纺织产业基地负责人介绍说:“产业链完善后,获益最大的还是企业,这也是西樵纺织‘磁力’日趋增大的重要原因。”随着上下游企业不断进驻,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体系以面料织造为主,初步形成了从纺织原料、织造、染整到成衣制造,以及由生产加工到市场交易的完整专业体系。
“政府+公司”:
新型乡镇政府管理的体制环境在西樵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西樵的面料生产企业家们没有一个是学纺织专业技术的,但他们多年来摸爬滚打在生产一线,对面料的生产质量和工艺技术的掌握已十分专业,对市场信息的把握更是十分权威。
南海樵利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彬告诉记者:“国际市场流行什么,什么纤维织出的面料具有什么样的特性,适合做什么样的服装,他们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并迅速开发出产品来。”在西樵,一般新品种开发只需一、两天的时间,长的十多天就能形成批量。由于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在西樵的面料企业中,从50米到十几万米的定单都能保质保量保交货期地生产。
这种快速开发新型产品,快速有效适应市场的模式就是西樵1999年以来不遗余力打造“南方科技创新中心”的结果。
林平武镇长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观点:“西樵有千多家纺织企业,以前主要靠的是‘剪刀织布’,企业家从外地出差或参加展销会时,把自己看中的布料剪下来带回来进行模仿生产,这样企业家们形成一个观念,纺织就是仿制。而这种仿制观念直接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缺乏。”西樵在一代代优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力图通过政府的作用,来帮助企业强大,并最终形成纺织产业集群,这种“政府+企业”特殊的乡镇发展模式是“西樵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长久的体制保障。西樵的“政府+公司”的乡镇发展模式,构成了独特的、具有推广意义的“西樵现象”重要组成部分。
刘涛根书记表示,正因为像西樵这样的镇,中小企业太多了,有一千多家,如果叫每一家都自主创新投入研发队伍开发新品种,跟踪国际最新流行信息,那是不现实的,而正因为是产业集群,是同一个行业,所以由政府牵头来建设一个创新中心,对参与进来的企业给予“一对一”的服务,这是西樵镇管理上的特色,政府与企业之间充分配合,产业集群的出现就比较快。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