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重庆两千余万元支持25个宜桑宜蚕区县
蚕桑生产重心将移至库区和渝东南
一个直接面向50万蚕农、以推进重庆蚕桑专业化进程为目标的庞大项目———“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昨天在忠县官坝镇正式启动。据悉,未来5年里,我市25个宜桑宜蚕区县(自治县、市)将分期获得总额为2000余万元的扶持款项,用于万担镇、千担村、百担社和十担户的建设,14个库区、渝东南区县(自治县、市)成为这项工程的重心所在。
在昨天公布的首批万担镇、千担村计划名单中,5个万担镇中有3个来自库区;77个千担村中,来自库区、渝东南的分别有26个和22个。未来5年,这些镇、村的蚕农将在桑园建设、实用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获得来自市外经贸发展促进基金的非现金形式直接补贴。与此同时,我市蚕桑生产重心也将逐渐从过去的渝西地区,向库区、渝东南等更为宜桑宜蚕的区县(自治县、市)转移。
据了解,目前我市50万蚕农人均养蚕不到2张、收入仅1000元左右,由于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增收效果不够明显,蚕农积极性不高;此外,蚕桑主产区集中在渝西,相对更宜桑宜蚕的库区、渝东南地区种植、养殖规模均偏小,这都造成了我市蚕桑产业“多的不好、好的不多”的局面。
市茧丝绸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启动的“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既是对这些影响本地蚕桑产业及茧丝绸出口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全面破解,更是对库区及渝东南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次有力助推。按照工程推进计划,5年后我市将出现20个万担乡、200个千担村、2000个百担社和2万个十担户。据测算,成为十担户后,蚕农年收入将超过万元。
除“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提供的近千万元基金扶持,库区及渝东南蚕桑产业还将从国家“东桑西移”工程中受益。据透露,目前我市向商务部申报的首批7个“东桑西移”项目区县均来自库区及渝东南,预计年内将获批的区县为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