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蝶变”:谋求济青走廊现代化强市
潍坊有一个响亮而诗意的头衔——“世界风筝都”。风筝,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座以往名不见经传的鲁东城市,也在相当程度上为潍坊搭建起了一个带动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平台。今天的潍坊人,期望像放飞风筝一样,在更加高远的天地间放飞他们更多、更美丽的梦想。
基本判断:潍坊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从地图上看,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像两根相依相伴的大动脉横贯山东,连接起济南、青岛两大城市,而潍坊,就位于这条线路的中间点上。由此向东,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胶东半岛;向西,是广阔的中西部腹地。用潍坊市市长张新起的话说,潍坊扼守着山东东西发展走廊的咽喉,地位十分重要。就城市规模而言,潍坊的辖区面积占全省的10%以上,人口占全省的9%以上,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三。
但是长期以来,潍坊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它的这一地位并不相称。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潍坊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为一个人口大市,潍坊的各项人均经济指标偏低,同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这种状况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悄然发生了改变。记者到访潍坊之后的直观感觉是,这个昔日印象中“零乱”、“土气”的小城变大、变美、变得富有时代气息了,一批新建道路、公园广场、景观河道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框架;热火朝天而又规划有序的工业园区,显示出这座城市蒸蒸日上的活力。
数据显示:2005年,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71.2亿元,跃居全省第四;人均GDP达到17247元。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86.6%,尤其是工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率达到45%。
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潍坊目前排在第61位。犹如一只丑小鸭初步展现出白天鹅的风采,“十五”以来的变化为潍坊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夯实了基础。
潍坊市市长张新起挂帅担任该市“十一五”规划研究编制领导小组的组长,可见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近日,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讨论‘十一五’规划的时候,面临一个很严肃的课题,就是再经过五年努力,把一个什么样的潍坊交给人民?对于全省来说,潍坊应该为山东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本市来讲,就是要给潍坊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新起认为,当前潍坊处在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是“十一五”发展的核心内容。“这当然并不等于说农业、服务业不需要发展,而是要看问题的主流、看产业发展的规律、看着力点应当放在哪里。”
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继续实施“工业强市”和推进城市化成为潍坊“十一五”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工业化:建成半岛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潍坊过去一直是个农业大市,农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其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化、国际化都已达到较高水平;以蔬菜生产为特色的寿光就是潍坊农业的一个典型代表。相形之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曾是潍坊经济的一条短腿和一块心病。
“十五”是潍坊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到2005年,潍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销售收入和完成增加值分别达到2000年的3.3倍、4.1倍和3.7倍;并有9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3家超过150亿元。目前,潍坊已形成了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重化工、食品加工、造纸包装五大优势产业,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的75%。
“十五”期间工业的快速发展树立了潍坊的信心,也刺激着他们的雄心。“十一五”期间,他们将把握山东省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全力打造潍坊制造业基地,使之成为“半岛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具体指标是:完成工业投入6500亿元,培植一批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其中2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10家过100亿元、2至3家过500亿元;实现利税600亿元;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65%的工业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此,他们计划在进一步壮大五大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钢铁冶炼四大潜力增长行业,并重点抓好资源加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高新技术、能源等50个建设项目,合称“5450工程”。
按照这个设想,五年后的潍坊将建立起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同时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也快速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潍坊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蓝图中,北部沿海新区是尤为扎眼的亮丽一笔。这片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成100平方公里的热土,可望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土地及既有产业优势,发展成为潍坊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因而被潍坊决策层寄予厚望。“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沿海新区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应超过15%;今年将确保50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
城市化:构建“一圈、两翼、三带”新格局
潍坊市“十一五”期间的城市化指标是:城市化率由现在的45%提高到50%。
为了顺应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一圈、两翼、三带”的新格局。这一构架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分割体制,更有利于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张新起分析说:“潍坊中心城市的人口现在大约是100万,但它的半小时经济圈中涉及的人口要多得多:东部的昌邑、东南部的安丘、西南部的昌乐、西部的寿光,这一圈的人口加起来有400多万,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板块。”
“另一方面,不光是经济圈,从生态圈的角度看,潍坊中心城市与昌邑、安丘、昌乐、寿光的联系也是比较密切的。”
“除此之外,再向东和东南方向,有诸城、高密,要吃青岛的资源,形成和青岛相接轨的经济发展群;西部就是青州、临朐,和淄博、东营接壤,文化底蕴深厚,第三产业、旅游业比较发达,也可以成为一个发展的板块。”
张新起认为,潍坊中心城市目前还比较弱势,难以发挥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此下去对区域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从2003年起,潍坊开始有意识地做强中心城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强化中心城市竞争力”被继续置于重要地位。
规划提出,中心城市(即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个行政辖区范围)要坚持“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完善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四位一体,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服务功能显著、人居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张新起介绍了潍坊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大致框架: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带是老城区,它的南部及周边以容纳劳动就业为目标,主要发展无污染、生态环境友好的轻型工业;往东,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往西,是100平方公里的商贸物流区,要发展辐射半岛地域的商贸物流业;往北,是100平方公里的沿海新区,是不需要国家审批用地的盐碱滩涂,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现在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心区的服务业板块,加快建设中心金融服务区和中央商务区,包括建设新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同时,重视交通枢纽的建设,火车站、空港、海港都在建设和改造。这样,中心城市的功能就能提升起来。”
预计到2010年,潍坊中心城市的建成区人口将达到130万人,面积150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市域总量的比重达到30%。一个实力强劲的新潍坊将成为山东省东西发展走廊上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