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06年棉花生产呈现五个特点
1、面积增。棉田面积从去年的138万亩,上升到148万亩,增加了10万亩,增幅7.2%,是2000年以来年度间棉田面积增加最多的一年。
2、品种优。通过行政引导、推广示范和市场管理,市场上未经审定的北方品种和杂交二代种子已大大减少。杂交棉品种已占绝对优势,其中鄂杂棉系列已成为主导品种。据统计,在全市148万亩棉田中,杂交棉13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0%。在杂交棉中鄂杂棉系列121.4万亩,占杂交棉面积的91.1%。
3、苗情好。根据全市七月十五日棉花生育情况调查,每亩株数1595株,比去年少78株,单株果枝14层,比上年少1.28层。成桃3.5个,每亩已有成桃5583.2个,仅比去年同时少322.7个,减少5.5%,仍然是荆州市植棉史上少有的早发年景。如果后期生长发育正常,预计全市棉花皮棉单产可望达到100公斤,总产15万吨左右。
4、病害轻。今年棉花黄枯萎病见病时间比去年早3-5天。病株率12.3%,死苗率1.9%,比去年同期依次重4.1和0.4个百分点。但进入梅雨期后雨量小、温度高,病害被迅速抑制,加上杂交棉品种的耐病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强,“两萎病”对棉苗的危害仍大大轻于其它年份。
5、板块建设进展快。今年全省优质棉花板块基地建设已正式启动,我市的荆州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监利县已纳入板块基地范围,涉及棉田面积50多万亩。全市已确立了以公安县金安纺织集团、松滋市棉花公司、松滋望春花纺织公司、荆州区华盛棉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棉花购销加工企业,板块基地的棉花产业化运作机制基本形成。核心区的6万亩示范田,由于采取了统一供优质棉品种、种统一地膜覆盖移栽、统一规范化栽培管理,当前亩成桃比非核心区高出3000个左右,取得了明显的生产优势和示范作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