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市成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
宜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西,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和“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诞生地。全市辖16个乡镇210个村(社区),人口62万,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2万亩。境内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旅游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宜州山歌、渔鼓、彩调和桂剧享誉中外。宜州建制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建县以来,已历时2100多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明惠帝朱允文、地理学家徐霞客、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等历史名人曾留寓此地,留有山谷祠、山谷先生衣冠墓,石达开与部将唱和诗石刻,全国现存最早的五百罗汉号碑等众多文物古迹。抗战时期,浙江大学曾西迁至宜州办学。
近几年来,宜州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倾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打造“甜城”(蔗糖)、“丝绸城”,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宜州被评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3.17亿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收入4.4亿元,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3亿元,增长42.8%;农民人均纯收入2967元,增长13.1%。去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中,宜州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的第74位。在特色产业的培植过程中,桑蚕业发展尤为迅猛,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实现广大农民稳步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宜州市桑园面积已突破18万亩,成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全年养蚕量达70多万张,鲜茧产量2.9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5.56亿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1599元,约占全市农民人均总收入4787元的1/3。随着蚕茧价格的不断飙升,“东桑西移”的加快,2006年,全市桑园面积锐增到23.5万亩,养蚕数达9万户38万人,占农村总户数的90%以上,预计全年养蚕量85万张,鲜茧产量3.5万吨,农民养蚕收入7亿元以上,全市农民人均养蚕收入1300元左右,蚕农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养蚕收入超10万元的农户将达百户,超5万元的达千户,超1万元的达万户。
一、把握形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宜州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该市党委、政府历来比较重视桑蚕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认真分析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形势,紧紧抓住“东桑、东丝西移”千载难逢的机遇,把发展桑蚕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大举措之一。市委、市政府认真制订发展规划,把桑蚕业培植成支柱蚕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强化桑蚕生产的管理,该市成立了由市四家班子领导为主干的蚕业生产指挥部,并成立蚕业管理常设机构——蚕业生产办公室,统一负责管理和协调桑蚕生产服务工作。同时,要求各乡、村指定专门的领导及农技人员负责抓桑蚕生产,使全市的桑蚕生产从种、养、收、烘、售等各个环节都有序进行,促进了产业稳健发展。
二、强化措施,激活产业发展
桑蚕业是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收效长的短、平、快项目,还可拉动育苗、化肥、农药、运输、外贸等行业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他们紧紧围绕“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基地管理协会化、桑蚕品种优良化”的目标,念好“桑蚕经”。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桑蚕业发展指标列入市、乡、村年度目标管理,与年终目标管理奖挂起钩来,激活乡镇、部门发展桑蚕生产积极性。二是率先在广西放开干茧市场,允许干茧自由流动,允许个体私营企业主参与桑蚕生产经营,激活中间环节,发挥桑蚕生产发展潜能。三是积极发展制种,增强蚕种站的繁育能力,尽可能多的提供优质蚕种。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保障上,主要安排蚕业生产专项小额信贷扶持,由财政贴息;政府采取奖励措施适度扶持,2002年出台对连片扩种500亩以上桑园每亩补助50元的政策,2003—2004年则对示范片内桑农给予每亩100元的桑苗补助;在生产用地方面,如建蚕房、蚕茧烤房、缫丝加工企业等生产用地给予简化程序、减免收费、优先审批等优惠灵活政策,农民建蚕房用地按临时生产用地给予优先审批,取消有关费用。政策的激励。这些政策措施,激活了桑蚕生产源头,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刺激了宜州桑蚕业快速发展。2005年该市桑园面积达18.02万亩,比2000年3.5万亩增加近15万亩,桑园每年平均以3万亩的速度递增。2005年农民人均养蚕收入达到1599元,比2000年218元增加1300多元。在桑蚕产业的带动下,该市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0年的1794元增至2005年的2967元,增加了1100多元,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农村面貌也大为改观。该市刘三姐乡孟山屯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年户均养蚕收入2.1万元,全村家家户户已全部按规划建起了楼房,群众自筹资金修建了环屯3.5公里长的水泥路和标准的灯光篮球场、文化室等基础设施,还安装了可收到15个频道电视节目的接收系统,家家户户购买了摩托车和拖拉机,所有年轻人都配有手机。更多的养蚕专业村屯别墅林立,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好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该市按照“科技支撑、提高效益”的思路,建设高效桑蚕示范基地,高起点、大规模普及推广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全市桑蚕更新换代。
一是抓种桑养蚕技术培训。随着桑园面积快速增加和养蚕面的不断扩大,加大对农户种桑养蚕培训指导是确保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近几年来,该市在市、乡、村、屯四个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在市本级,每年都开办种桑养蚕技术骨干和蚕业辅导员培训班,并由蚕业、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干部深入乡、村、屯开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解决蚕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聘请广西区蚕业指导所、广西大学、苏州大学蚕业专家作为宜州市蚕业生产技术顾问,邀请他们定期来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会诊。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墙报、投影、光碟等形式大力宣传科学种桑养蚕知识,几乎每个屯都发放一盘科学种桑养蚕光碟。3年来,全市共举办桑蚕技术培训班568期,培训蚕农8.5万人次,无偿发放养蚕技术资料20万份,农民种桑养蚕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据抽样调查,目前该市平均亩桑产茧量和单张蚕种产量达161.1公斤和41.4公斤,在广西是比较高的。
二是抓基地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近年该市狠抓金柳公路沿线高效桑蚕示范带、庆远镇山湾村和太平社区、刘三姐乡孟山屯等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片,以屯带村,以村带乡,以示范基地为平台,促进桑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使全市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走在全区前列。桂桑优62、桂桑优12号等桂桑优系列推广率达90%以上;家蚕优良品种桂蚕1号、桂蚕2号和两广二号推广使用率达100%。积极推广方格簇上簇技术,全市使用方格簇上簇达98%以上;抓好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运用,已建有庆远镇山湾村、石别镇雁山村、北牙乡龙头村和洛西镇、庆远镇蚕业专家大院等40多个小蚕共育示范点,使用小蚕共育技术已达50%以上;大棚养蚕、省力化养蚕等新技术得到普及应用,缓解了部分蚕农蚕房紧张、劳动力不足、功效低下等问题。
三是抓生态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抓好刘三姐乡孟山屯、庆远镇太平村等生态蚕业示范村建设,形成生态种养模式,全面带动桑蚕生态村建设,逐渐实现农户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清洁化。如利用蚕沙作原料建设沼气池,沼气用于照明或作燃料,沼气液或废料可作有机肥料,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止桑蚕病菌扩散,循环利用,一举多得;在桑园或村旁悬挂频振式诱虫灯杀虫,投虫养鱼,形成了“桑+灯+渔+蚕”生态种养体系;桑树砍伐后将桑杆粉碎加工用于栽培食用菌,可亩桑增收2000多元,物尽其用。从而有效促进了桑蚕生态家园的建设,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了农村“五改十化”(改水、改厨、改厕、改房、改路;住宅楼房化、环境绿美化、村屯路硬化、用水自来化、生活卫生化、家具新潮化、燃料生态化、生产现代化、通讯时髦化、电视闭路化、语言文明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四、加强组织服务,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他们树立“服务蚕农、促进增收”的思想,组织力量搞好技物结合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种桑养蚕技能。在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蚕农成立桑蚕协会,发展桑蚕合作组织,通过协会实现蚕农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发展。全市以蚕区村屯为单位,发动蚕农组建桑蚕协会959个,会员13904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蚕农”的发展模式,增强了蚕农抗风险能力,实现了生产和经营的规模效益。庆远镇山湾村、刘三姐乡孟山屯、同德乡板高村等蚕区组建的桑蚕协会,会员积极履行协会规定的义务,参加协会各种活动,接受协会安排的养蚕技术培训,把握最新的蚕业技术信息,通过协会购买价格优惠和质量可靠的桑苗、蚕种、蚕药、蚕具及其他物资,特别是在种桑养蚕过程中遇到难题随时通过协会邀请技术员上门指导。另外,还根据桑蚕生产布局,在桑园扩种达一定数量的蚕区,及时增设蚕茧收烘点,使蚕农能就地销售鲜茧,解决群众卖茧难问题。至2005年底,全市证照齐全的烤房达175家,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五、强化监管,提高产业整体质量
质量是生命,品牌增效益。该市切实加强蚕茧市场管理,严把质量关,积极打造宜州优质蚕茧品牌。近年来,出台了《宜州市桑蚕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等规定,从蚕种管理、鲜茧收购管理、蚕茧质量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具体措施,使蚕茧生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要求每个茧站都配有电脑评茧仪或茧层水分测定仪等。同时,组建了以工商、质监、财政、税务、蚕办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蚕茧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在收购鲜茧期间每个月到烤房检查一次以上,并不定期开展声势浩大的蚕茧市场清理整顿大行动,对收购不合格鲜茧的烤房业主从重从严处理,树立了宜州蚕茧品牌的良好声誉。在同等条件下,该市每吨干茧销售价比周边县市高2000元左右,仍供不应求,并且优先调运,保证了桑蚕产业的效益。
五、工农互动,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该市按照“发展加工业,构建产业支撑;工农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内外联动,促进桑蚕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统筹推进桑蚕产业化发展。一方面,鉴于全市蚕茧产量较大,本地加工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干茧只能外调的实际,他们及时组织相关队伍与江浙等地的缫丝加工企业、老板联系、沟通、协调,及时外调干茧,使农民的蚕茧畅销出去,并获得好价钱。另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开始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丝绸城”,依托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平台,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江浙等发达地区的缫丝加工企业,努力把宜州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茧丝绸加工基地。截至目前,该市已引进嘉联、茂源、宏祥、荣华、嘉凤等7家缫丝加工企业,现已有5家投产。2005年,全市茧丝加工企业加工干茧量2200多吨,占全市干茧总量的20%左右,今年这些缫丝企业的加工能力将翻一番,逐步实现“桑蚕大市”向“桑蚕强市”的转变。他们将继续依托丰富的桑蚕资源优势,进一步招大引强,争取引进一到两家强优企业到宜州兴办大型龙头缫丝加工企业,尽快形成“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目标,真正把宜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名的茧丝绸生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