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尚未销售的棉花仅剩下35万-40万吨
近期,购买新疆棉将搭配进口棉配额的政策明确,新疆目前尚未销售的棉花数量成为关注焦点。在昨天举行的“200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社副主任、新疆棉花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琰林透露,2005/2006年度新疆尚未销售的棉花仅剩下35万~40万吨。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目前制定的“购买新疆棉搭配进口棉配额、一配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从2006年7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购买新疆棉花的纺织企业,可以获得与所购新疆棉数量相等的进口棉配额。配额的具体发放时间尚未定,不过应该是在2006年9月份发放。
在今年6月初的时候,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一位副会长提出,7~9月份国内棉花将存在170万吨的供给缺口,希望发改委能够增发170万吨的进口配额。
棉纺织协会的建议在棉花和纺织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因为本年度全球棉花贸易总量才900万吨,增发170万吨的配额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非同小可。在昨天的会上,有棉花企业代表公开指责说,近期棉花价格的下跌主要是因为“国内某副会长关于国内存在170万吨缺口引起的”。而作为棉花企业代表的张琰林则肯定了上述质疑。
张琰林表示,进口棉已经对国产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国家为了弥补国内棉花供求缺口,加大了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增加了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力度。2005/2006年度,国家更是集中、大量、一次性发放进口配额,造成在供给缺口未出现的时候资源过度膨胀。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我国共进口棉花315.71万吨,创历年进口棉花最高纪录,由于内外棉价差平均在1200元/吨以上,对国产棉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张琰林说,国际贸易环境的艰难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生存压力,纺织企业纷纷革新技术设备,导致国产棉的质量优势越来越弱化,纺织企业纷纷采用价格低廉的进口棉,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对外棉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30%以上。而且国际棉商加大了掠夺市场资源、抢占市场份额的力度。国际棉商采用移库寄售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执行配额的时间差,大量外棉涌入保税库,对国内棉花市场构成了压力。
据了解,去年以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四五家国际棉商已经获得了与国内棉花企业相同的收购、经营国产棉花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