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东桑西移”转入实战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昨(14)日在蓉表示,商务部目前已正式确认2006年度国家支持的蚕桑基地,共有50个龙头企业和50个配套蚕种场承担项目,涉及中西部地区50个县,这标志着年初启动的“东桑西移”工程已转入实战阶段。
??专程来蓉参加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工作会议的黄海同时透露,“东桑西移”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蚕茧生产、丝绸加工和丝绸贸易三个方面。在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建立国家级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商务部将鼓励东部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西部单一蚕桑生产向初、深加工型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名牌产品集中。扩大丝绸品牌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鼓励有条件的丝绸企业开拓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
??按照规划,2006-2008年是“东桑西移”工程实施的第一阶段,目标是促进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形成一批万亩以上蚕茧生产基地,使蚕桑生产成为部分中西部地区支柱产业;东部地区通过优化现有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丝绸加工园区现代化水平,带动西部发展。2009-2010年为第二阶段,中西部地区要形成一批国家级重点蚕茧生产基地和一定规模的丝绸初加工能力;东部地区丝绸深加工水平全面提升,全国新增200万亩桑园和200万担以上蚕茧增量,形成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力发展的茧丝绸优势产业带。
??商务部日前已制订出台国家支持的蚕桑基地项目标准:应建设桑园面积不低于1万亩;应示范建设养蚕大棚150个,每个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应示范建设小蚕共育室50个,每个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应推广150万片方格蔟,每片方格蔟不低于156孔。
??相关报道
??珙县养蚕收入2100万元??记者近日从珙县了解到,该县今年春夏茧发种35780张,收购鲜茧110万余公斤,平均单产31.24公斤,农民收入2100万元,这三项均创该县历史最高水平。
??珙县有18个乡镇栽桑养蚕。该县对蚕业发展作出规划,依托龙头企业进行蚕业“百万元村”建设。计划建设18个示范村。到2008年,全县蚕农收入超过5000万元,生丝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蚕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为提高蚕业科技含量,该县大力推广“一步成园”植桑技术,全县桑树资源已达6.8万亩,到明年可达到8万亩。同时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使蚕茧单产大幅提高。
- 四川南部县夏茧收购结束 量价齐升 (09-08 10:43)
-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四川茧丝绸行业发展稳中向好 (08-07 10:10)
- 成都公布26批次不合格服装名单 拉夏贝尔等上榜 (03-16 08:50)
- 四川医疗场所公共用纺织品监督抽查初显成效 (02-27 07:54)
- 四川四个蚕桑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01-29 15:40)
- 四川纤检局培训服装纺织品知识 保障质监执法准确性 (12-04 08:05)
- 四川加工贸易进出口10月创2014年单月新高 (11-19 10:15)
- 四川纺织品服装出口额9月环比大幅下降 (11-05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