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杨正位:当前产能过剩程度的判断及应对之策


http://www.texnet.com.cn  2006-08-22 10:02:56  来源:《中国金融》 收藏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是明年和以后几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2006年第一季度国家出台了一些推进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为了贯彻中央精神,准确把握产能过剩程度、提出符合市场经济方向的应对之策十分必要。

  当前产能过剩程度的判断:局部性、结构性、体制性过剩

  近三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4.5万亿元,较之前翻了一番多,其中钢铁、纺织、水泥、汽车等行业增长了2~3倍,形成了庞大产能,部分行业已出现过剩。产能过剩产生的不良后果:一是库存增加。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库存达到1.2万亿元,增长18%,2006年前5个月增长15.6%。二是价格下滑,可能引发通缩。2005年10月份生产价格指数三年来首次由正转负,2005年消费物价和零售物价分别只上涨1.8%和0.8%,有人认为这是通缩的先兆。三是利润下滑、亏损增加。2005年工业亏损面达到18%,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39%。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和水泥行业利润分别下降52.2%、24.3%和60.6%。

  前两年有些专家作出产能过剩的判断,一个重要依据是宏观调控成效大、经济增速回落多,从而造成需求不足、供过于求。但是,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看,笔者认为,尚缺乏过剩严重的证据。理由如下:

  一是经济增长快、利润水平高,不具备普遍过剩的条件。产能过剩是市场周期中经济处于低谷的表现,出现在复苏、高涨、危机、萧条四个阶段的后两个阶段。这一轮经济周期的最大特点是平稳,成功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虽然2005年工业利润增幅回落15.5个百分点,但增幅仍然高达23%,而且这是在2004年增长38%的高基数基础之上实现的;14个大行业全部盈利,亏损面只有18%,亏损企业亏损额与利润总额之比只有13.4%;在39个小行业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家电等少数行业利润下降,但无一亏损。即使现在过剩较重的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汽车制造等行业,利润也分别高达数百至数千亿元,并没有出现亏损,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一些行业利润“增幅”下滑,是因为上年基数过高,在“暴利”基础上适度回调,也是合理的。2006年前5个月工业利润仍然增长了25.2%,几个过剩行业的状况不一,钢铁、化纤行业利润下降,但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还在大幅上涨,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利润上涨了76%、有色金属上涨了90%。而且,当前与产能过剩较重的1998年相比,效益指标要明显好得多。1998年,我国工业利润下降了14.4 %,14个大行业中亏损或微利的就有6个,亏损面高达29%,亏损企业亏损额与利润总额之比为119%,显然比现在的情况严重得多。

  二是与国际情况对比,当前的总体过剩率并不高。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产能过剩主要指已形成的产能,一般年份产能利用率在70%~90%之间波动,低于70%才算不“合理”。1959~2005年,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平均为81%,其中耐用消费品为78.7%,最高年份为1966年,为91%;最低年份为1982年,为71%,而且加工深度越高,产能利用率越低。有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很低,比如美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平均才77.6%,合理下限才65.6%,比我国现在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且,我国目前不少分析把潜在产能(在建和拟建)也计入过剩,这显然比美国的口径更大。比如,电力行业虽然供不应求,但加上在建和拟建的将超过8亿千瓦(与美国相当,是日本的3.2倍,是德国、英国、法国的7倍左右),从而被当作过剩行业,这显然不太合适。因此,当前的产能过剩程度并不如想像的严重。

  三是过剩的局部性、结构性特征明显。首先,不是各个行业都过剩。事实上,从国家发改委拟出的11个过剩行业来看,除汽车、纺织外基本都是为重化工业服务的生产资料行业,其中利用率低于70%的只有铁合金、电石、焦炭3个小行业;利用率在70%~80%的有汽车、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4个行业;其余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根本没有过剩。可见,当前工业的总体过剩率并不高。其次,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过剩,是“有效产能不足,无效产能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剩。因此,当前的过剩具有明显的局部性、结构性特征,而不是整体过剩或全面过剩。

  四是过剩的市场原因与体制原因交织,其中体制因素是主因。我国产能波动非常大,有的行业一年产能就能增长70%~80%,远高于美国3%~5%的稳定增长水平,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不合理性,容易形成过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如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等,但更重要的是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业绩考评机制、银行依赖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生产要素价格过低、国企投资约束不强等体制性因素,使地方与中央在宏观调控取向上往往看法不一致,助长了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加之在现存体制下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兼并重组困难,使市场自动调节能力大打折扣。

  因此,应辩证地看待当前的产能过剩,既要看到利润下滑、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的一面,也要看到总体盈利很高、利润理性回归的一面;既要看到部分行业过剩的一面,也要看到部分行业供给紧张的一面;既要看到部分行业扩张冲动明显、潜在风险增大的一面,也要看到经济基本面良好的一面,充分认识当前过剩的局部性、结构性、阶段性和体制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宏观政策适度,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就可以避免过剩加剧和不良贷款增加。

  从长远来讲,看待产能过剩需要更宽广的视野

  对待产能过剩,既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经验,也要充分吸取1998年压缩产能的经验和教训,放在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增强战略眼光。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要接受、习惯和利用过剩

  市场经济总体上是过剩经济而不是短缺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有20%左右的过剩,美国产能利用率很少超过90%,说明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状态。市场周期波动有其内在规律,在经济收缩期出现适度过剩,大部分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回归到正常水平,而且这一阶段也能促进结构优化和升级。

  产能过剩是动态的,从近期看过剩的产业,从长远看可能不足

  “产能过剩”因时而异,应放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动态地把握市场的长期需求。我国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刚到中期,城市化水平才43%,人均GDP才1700亿美元,城乡消费都在升级,这决定了国内需求的长期潜力巨大,原材料工业和中高档消费品的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以钢铁为例,一般国家在工业化初、中期,钢材需求稳步增长,到工业化后期才会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根据国际经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钢材需求都达到500公斤左右,比如美国钢材年产量最高曾达1.6亿吨,日本达1.1亿吨。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也表明,人均GDP在3000~3500美元时,一个国家的钢材消费才达到饱和状态。目前我国工业化仍在加速,人均钢材消费200多公斤,不到发达国家一半,钢材社会存量刚过30亿吨,而美国累计已达100多亿吨,日本80多亿吨,差距还相当大。

  可见,在我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当前过剩的产业还有较大的国内增长空间,一些行业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在快速增长。因此,当前也应防止产能调整过度,稳定增长应该是代价更小的调整方式。

  产能过剩是“开放”的,从国内市场看过剩的产业,从国际市场看不一定过剩

  产能不是“封闭市场”的概念,比如日本年产钢1.1亿吨,本国只消化6600万吨,但其产能仍没有“过剩”,因为有40%靠出口。我国在产能过剩判断上,也应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考察,增强国际市场眼光。

  我国许多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高,分析是否过剩要从世界总需求出发。比如我国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的出口依存度达50%左右,电脑、DVD、皮革服装等达到80%。从国内需求看是过剩的,放在国际市场上就可能不会过剩。又如,1998年纺织业改革脱困时认为压到3000万锭比较合适,到2000年压到3400万锭,但2005年发展到7500万锭还没有明显过剩,因为纺织出口占国内产量的1/3,占国际市场的1/5,国际市场消化了过剩产能。

  我国一些过剩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仍然较大。从1998~2005年,我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从5%提高到8%以上,下一步中国要进一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的国际份额有可能提高到20%以上。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是:发达国家仍在“去工业化”,经济向服务业转化,如美国制造业比重从1977年的21.6%降到2004年的12.1%,这一下降势头仍在持续;而我国正在加速工业化,从1980~2005年,我国工业增长了14.3倍,但美国、日本、德国分别只增长了92%、50%和37%。随着工业化加速,我国制造业无论是总量还是占国际市场份额,都将持续提高。

  我国出口产业格局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钢铁、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成长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我国出口的全产业链条正在形成,20世纪80年代是轻纺产品,90年代是一般机电产品和加工组装的高技术产品,进入21世纪,钢铁、汽车、船舶等资金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能力正在显著增强。我国钢铁出口连续几年超高速增长,但现在我国钢铁出口才占世界市场的5.2%,未来几年很可能扩大份额。我国汽车的国际市场份额更低,2005年出口19亿美元,仅占世界汽车出口8500多亿美元的0.8%左右,分别只有欧盟的1.3%、日本的5.4%和美国的8.2%。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2005年增幅分别高达76%和144%,充分显示了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潜力。现在跨国公司巨头对我国出口的担心也可反证,他们忧虑中国钢铁、汽车业的明天就是中国纺织业的今天。我国要达到这一步,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展开充分竞争,从而获得国际竞争力,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产能过剩主要是中观或微观概念,政府应自觉把握“补位”与“退位”的界限,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市场机制上

  当前国家调控过剩产能的有关政策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是必要和及时的,也符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需要。但是也应看到,计划体制的惯性容易使人们立即干预产能。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能是市场主体而非政府关注的重点。产能是一个中观或微观概念,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产能是行业协会或大量微观企业关注的指标,而非政府关注的重点。但对于正处于市场化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政府职能还没有彻底转变,大量国有资产还需要政府进行指导和调控,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过剩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交给市场自发调节。

  日本经验表明,政府对产能的调控能力有限。日本调整汽车产能过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政府认为汽车竞争过度,出现产能过剩、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所以希望“将国内汽车厂改组为三大集团”,并禁止其他企业进入。本田公司希望进入,通产省认为其总裁“精神不正常”,但后来证明本田的自主发展很成功。日本政府事后也承认日本汽车称雄世界主要得益于民间企业的努力和市场竞争。日本政府是公认的办事效率、务实精神一流的政府,但这次在汽车产业发展上的决策却不甚成功。这值得我们深思,认清政府“作为”和“不作为”的界限。

  历史经验表明,政府对产能的预测准确率普遍较低。政府调控的重要依据是对未来需求的预测,但市场预测非常困难,特别是中国经济转轨阶段,不确定因素太多,预测更是难上加难。如电力行业,1999后一直在“压”,到三年前电力非常短缺,现在又开始忧虑电力即将过剩;2001年,钢铁界普遍认为,2亿~3亿吨的产能就超乎想像了,已远远超过美、日的最高产量,但2005年我国已达3.5亿吨,这是否又到了极限?恐怕还远远不够。汽车更是如此,1981、1990、2000和2004年已出现四次过剩,但每次过剩和此后的回升,都没有被准确预测到。因此,过剩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的,是相对的和动态的,在市场波动较快的情况下,政府跟在后面调控产能,既被动,也容易滞后。

  1998年调控产能过剩的实践表明,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更加重要。过去我国关“五小”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在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行业,采取限、压措施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纺织业70%以上的投资来自民间,民间资本对市场是高度敏感的,2005年化纤行业遇到了困难,投资立刻下滑。因此,在竞争性行业要相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它会引导产业投资越来越科学,帮助企业在发展中淘汰、在淘汰中升级。而且,现在特别要注意防止出现限制新进入者、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政策取向,应该鼓励有创新能力、有活力的企业进入,促进公平竞争与企业优化重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应对产能过剩,需要努力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准入与退出的便利、促进企业迈向国际市场、促进政府适时“补位”与“退位”。

  如何应对产能过剩

  应对过剩产能,需要总量与结构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

  第一,调控好经济总量,奠定防止过剩的宏观基础。经济速度既要防过低,也要防过高。根据过去经验,我国GDP超过9%、投资超过20%,就应防过热;同时速度不要过低,以免需求不足产生大量过剩。当前的重点是控制经济增长过快,防止持续过热与高涨。同时,加强市场信息预警与引导,借鉴美国月度、年度公布分小行业的详细产能利用数据的经验,定期公布我国各行业产能利用率,强化间接引导与间接调控:既引导企业投资决策,也引导信贷投向。货币政策应更多从宏观层面适当控制货币总量,防止过度投资,控制新增产能。

  第二,从深化改革上“治本”,形成预防过剩的体制基础。要针对投资盲目扩张,竞争不充分,企业进入难、退出难和兼并重组难等痼疾,加快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加快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调整财税政策与干部考核制度,注重防止投资膨胀。放松垄断行业管制与市场准入限制,理顺价格关系。推动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提高价格,增加投资成本。积极研究解决处置已形成的不良资产,为兼并重组创造便利,改变在同一个大城市不同区域之间企业兼并重组困难的局面。完善各种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借机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设置更多的不合理障碍。

  第三,从供需两方面“治标”,确立缓解过剩的政策基础。从短期来看,要“减少无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既要从供给方面“堵”,也要从需求方面“疏”。具体来讲是六个字“压、调、改、消、出、转”,即在供给方面,压缩、调整与技改升级;在需求方面,扩大国内消费,稳定出口,并适度对外转移产能,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化解经贸摩擦。

  第四,放眼国际市场,创造化解过剩的良好外部环境。对于有望成为出口主导产业的新行业,不要过分渲染产能过剩,提前做好贸易摩擦防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黄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产能过剩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