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周刊》:中国人促进非洲走进新时代
75万中国人在过去六七年内落户非洲,而且人数与日俱增。他们带来了T恤衫、牛仔裤,出售电视、空调和轻型摩托车——以令人难以抗拒的价格让许多非洲人初尝富裕的滋味。
中国人开办餐馆和小商店,他们主宰着街道,聚居在城区,他们创办社团,接家人来团聚,而且有时还极具象征意义地在非洲完成了“换岗”: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新的“唐人街”恰恰坐落于“戴高乐将军大街”。
中国人建设城市和发电站,修筑公路和铁路,不仅在沿海地区,也深入内陆,在非洲的丛林中施工。他们用船运来推土机和载重汽车,用飞机送来工程师和工长,住在围着栅栏的帐篷和装着空调的集装箱里,与酷暑、蚊虫和疾病抗争,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医生、园丁、厨师,还有卡拉OK和乒乓球台。
中国人在非洲购买黄金、铂和铜,他们购买油气田的出价挤走了国际竞争者,他们提供巨额贷款,并大方地免除债务。在非洲各国的首都和金融中心,人们总能看到由中国政治家和裔人组成的代表团。中国商人在当地顶级宾馆的休息室和酒吧里开拓业务,住在城郊的豪华别墅,躲在高墙之后,乘坐坚固的装甲吉普车在满是乞丐、残疾人和孩子的街道上巡行。
当然,中国积极投身非洲考虑的首先是为其正在扩张的经济确保原材料供应。中国在苏丹已经是头号石油开采商,喀土穆将其近四分之一的石油卖给了北京。在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中国人在竞购新油田开采权时抬高了价格,从而教会了壳牌、BP、道达尔和雪佛龙这些老牌石油公司什么叫害怕。中国人在刚果开采钴和铜,在坦桑尼亚经营自己的冶炼企业,在津巴布韦派矿业工程师帮助当地人开采铂和钻石、南非的德班港、东伦敦港和伊丽莎白港因中国对铁矿、煤炭和铂的渴求正满负荷运转;在肯尼亚的蒙巴萨,中国人已经迅速建成了一座港口。
非洲和中国2005年的贸易额约为350亿美元,是10年前的20倍。这个远东大国由此迅速跃升为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超过了从前的殖民大国英国。中国和非洲今年的贸易额可能达到四百亿美元。据估计,2010年以前中国将超过法国和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目前,中国茁酬的投资额约为三百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给予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与石油有关项目的大宗贷款。
中国人有自己的盘算:他们通过自己的投入使安哥拉有义务向中国提供石油,在竞购石油勘探和开采权时收买当地政治家助自己一臂之力,并确保中国企业获得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合同。
德国建筑企业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企业承办大项目:中国人在苏丹铺设输油管,在马里修建体育场馆,在纳米比亚、莫桑比克和乌干达建设新的政府大楼,在塞拉利昂兴建海滨度假村、拖拉机制造厂,甚至在安哥拉修建民族纪念碑。
中国对原材料的饥渴及其投资、巨额放贷、建设工程廉价纺织品和摩托车不仅令非洲经济在去年增长了5%以上,而且也将通货膨胀率压缩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在非洲历史上,以经济投资形式流入的资金首次超过了以发展援助形式流入的资金——许多人认为这是非洲历史的转折点。“非洲拐了个弯”,尼日利亚外长恩戈齐·奥孔乔-伊瓦拉两周前在阿布贾开会时说:“这是新时代的开始。”
中国人进军非洲是美国和欧洲低毁为“新式殖民主义”,这是狭隘的论调。当然,中国人在安哥拉内陆修筑的公路和铁路与从前欧洲殖民者修筑的道路一样通向这个国家的矿藏,但它们也从农民、商贩和手艺人的身边经过,使他们终于可以去邻近省份城市的市场出售产品,提供服务。
监督非洲国家是否利用这一融入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并非中国的任务。非洲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为其创造这一绝佳契机的正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