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服装市场与竞争力
印度号称是“南亚虎”。今天,这只“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同“中国龙”抗衡的能力。
根据WTO数据,2004年印度所占的世界纺织和服装贸易市场份额分别是4%和2.8%。自从2005年1月1日全球配额取消之后,2005年印度纺织和服装出口达到170.8亿美元,较2004年出口增长21.7%。对我们来说,印度既是市场,又是竞争对手,又是可以进行海外投资的国家。本文侧重分析印度服装市场的特点,以期对国内出口企业,抑或投资者提供一些帮助。
近来,由于印度经济的崛起,印度服装市场需求也日趋旺盛,吸引国外著名服装品牌纷纷进驻。欧美等国的服装集团通过特许经营,由品牌店转为特许经营店。
印度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目的国是美国和欧盟,出口总额占印度总体纺织和服装出口的2/3。一方面,印度继续增加国内纺织服装业的投资,2006—2007年印度纺织业计划大约需要151.5亿卢比,另一方面,印度纺织业尚需大量的海外投资才能完成印度纺织部的计划目标,目前,纺织部将目光转向美国、日本、意大利和印尼等国家,希望争取到这些国家的海外投资。
全球零售商,如沃尔玛、JC Penney公司、Gap公司都因印度有可能提供一站式采购而被吸引到印度。
纺织服装业不断成长的印度,成为我国服装业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印度服装市场概况
目前,印度的服装工业的生产规模约为75亿美元。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1年,印度的服装产业的年产值可达100亿美元。
城市化水平偏低
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都市化的程度相当低,70%的民众居住在农村。对许多消费品销售来讲,乡村市场是销售的主力,约占总销售额的七成。近几年来乡村市场的增长尤其迅速,许多消费品在乡村市场的销售增长率,是都市地区增长率的4倍。在印度被归类为最富有的消费群,有15%居住于乡村。
零售业利润高
在印度,多数的消费品销售环节可分成三个层级,分别是经销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如果希望针对整个印度市场作销售,大约需要通过400—2300家批发商,以及25—75万家零售商。公司雇用联系这些批发商、零售商的业务人员,则平均需要75—500人。通常,印度经销商要求的毛利为4%—5%,批发商为3%—4%,零售商则为10%—15%。部分批发商则跨入经销或零售的业务。印度全国有超过500万家零售商,多数是家族经营。在都市地区,有部分零售商颇具经营头脑,还附带信用贷款、送货到家等业务。根据印度工商联(FICCI)的分析,印度所有零售业市场容量约为1800亿美元。最近的市场调查指出,印度规模零售业(相对于传统小市场而言)在今后几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0%—50%,到2005年规模零售业总值将达到93.8亿美元。虽然小型杂货店仍是消费市场的主力,但大型购物商场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大卖场渐成气候
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尽管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连锁店和特大型卖场,但百货公司、超市和专卖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未来两年印度将增添65至70个商场,因此有理由相信,2006年以后将有更多的国际服装品牌进驻。
特许经营前景看好
特许经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很普遍,但在印度,目前却只有2%零售活动与特许经营有关。不过,这个行业在印度正以30%至40%的幅度迅速增长,过去4、5年间尤其显著。印度约有600个特许经营系统,每个系统由1家特许经营授权商及其特许经营商组成。研究显示,在印度从事特许经营的成功率高达90%,自行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0%。
印度零售业迅速增长,吸引不少国际品牌进驻,大部分来自欧美。品牌公司一般首先在国内主要地区开设由自己持有的店铺,待运作顺畅后,便设立特许经营店。
来源:2006年第9期《服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