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传统展会要引入专业和竞争


http://www.texnet.com.cn  2006-10-16 11:03:51  来源: 收藏

  在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副主任李健看来,广交会这样的中国传统展会与中国的外贸结构是一致的,尽管它不能直接地推动中国外贸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是作为“晴雨表”,它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巨大的。

  李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传统展会承担不了太多的功能,它只能去适应这样的变化。交易会不能完全推动中国贸易结构这样的调整,而只能够去适应这样的调整,这是客观的市场规律。然而广交会等展会信息量非常大,企业能够知道价格和流行趋势,在今后可以马上调整他们的产品结构和技术。”

  展现中国外贸整体品牌

  李健认为,像广交会这样的中国传统展会的作用和功能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在最早的20世纪50年代,广交会是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用当时仅有的一些初级产品和土特产品,换回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外汇。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交会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展会,展出的商品大部分为纺织品,20世纪90年代更包括家电和机械类产品。由于中国刚打开国门,中国对外界不熟悉,外界对中国也不熟悉,当时全国外贸总公司就十几家,放开后加上各省市的外贸公司也就几百家,当时这些公司在一年两次的广交会上的成交量占中国整体外贸的成交量比较大,对一些外贸公司来说,可能就是全年的成交量。

  而如今,广交会已从原来的几百家中国参会企业,发展到了上万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展品也扩大到汽车等机械类产品。

  李健表示,广交会的品牌效应、传统和规模是摆在那里的,是全世界展会中的前几位。从国外客商对中国外贸产品的了解上说,广交会等中国传统展会是最好的渠道之一。在中国在进行外贸发展和调整时期,就应该很好的利用这样的品牌优势。

  李健认为:“广交会等中国传统展会应当制定相应政策,更大力度地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加工增值度深的商品,限制并淘汰那些资源和要素投入高、附加价值低、主要靠低廉价格占领市场的商品。”

  应引入“专业”和“竞争”

  尽管面对电子商务等新兴贸易方式,展会的作用进而减弱,但李健认为,广交会等传统展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对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产业升级的作用依然强大。

  李健说:“展会本身是一个服务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还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西方国家服务业是80%,制造业是20%,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是贸易大国,今后必定也是服务业大国、展会大国。因为将来大部分的产品在中国生产、研发,那么将来很多的大的展会会搬到中国。”

  李健表示:“今后专业性展会将效果越加突出,那么像广交会这样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将会越来越显现,今后如何调整,如何发挥其综合性兼顾专业性的优势是它要考虑的问题。”

  李健说:“中国的传统展会也在引入竞争的概念,不能说有什么质的飞跃,但也在借鉴国际上的展会,在展位分配上引入竞争,不像以往那样行政分配。行业内部分配时,更多考虑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新技术开发能力。政府不应该去管具体的安排分配,而只是指导,有个标准,而非主观意志,具体就应该让行业本身来决定,这是市场化的过程。”

  平衡贸易壁垒影响

  欧盟近日对中国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外界人士担心,这样树起的贸易壁垒是否会影响到本次广交会的签单。李健表示,诸如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政策以及反倾销都会影响成交。但广交会是一个市场,它能够反映影响有多大,而不是用这个市场去推动这个影响。

  他进一步解释:“就像人民币汇率问题,买卖双方会考虑价格如何制定,出口 交货要几个月之后的汇率情况,那双方就会考虑几个月之后的人民币情况,也就是预期。通过市场寻求一个平衡。那么就像鞋的问题,双方就要重新核价格,中国的厂商要压一下价格,欧盟也要让步,生意就能做成了。”

  广交会等中国传统展会是一张晴雨表,最近的一系列问题肯定能反映出来。李健说:“包括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实际上企业是考虑到这个影响了,通过广交会,企业要寻找一些平衡。一旦企业有所预期,影响自然不会太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与WTO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展会快讯
进入展会快讯>>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