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时装设计师走向国际T台
时装杂志《世界时装之苑》(Elle China)副主编肖彦说,中国时装设计人才正在吸引国际时装界的目光,不过,与国际时装业的整体水平相比,中国设计师的水平目前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但少数设计师已开始崭露头角,使中国时装界出现了质的提升。今年十月,谢锋带着他的jefen品牌出现在巴黎的T台上,其专场发布会安排在“2007巴黎时装周”的首场举行,这一“待遇”在中国设计师中还是第一个。一些大学也在加强时装设计方面的课程,以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有关方面也在学习欧美国家的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专业院校与时装界的联系。
不过,一些有志成为设计师的中国人表示,中国时装市场虽然潜在规模很庞大,但总体来说,人们对新潮时装的热情却不高,这一点对他们带来了很大制约。而在国外,他们又要努力摆脱人们对中国时装业既有印象的影响;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像日本的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或在香港长大、在纽约出道的谭燕玉(Vivienne Tam)那样获得国际认可,这一事实也给他们很大压力。
今年34岁的设计师王女士回忆起初次在伦敦推销其设计的遭遇时说:他们认为中国只适合开工厂生产服装...那里不会有好的创意。王女士的那次努力很不成功。
虽然她现在开始赢得海外市场的关注(她设计的针织衫在伦敦每件标价数百英镑),但她对国内市场还是感到很沮丧,尽管这个市场对新式服装的需求很大。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National Commercial Information Centre)对500家百货商店的调查显示,2005年的服装销售额是73亿美元,但问题是如果你设计的标新立异的东西,人们就并一定能接受了。
这与日本当年的情形很不一样。澳大利亚昆士兰艺术学院(Queensland College of Art)高级讲师、专门研究日本设计的波尼•英格利希(Bonnie English)说,正是新潮设计让日本时装设计业一鸣惊人,并由此成为世界时装设计界最有影响力的亚洲国家。当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登上巴黎T台的时候,他们的作品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那些作品“那么与众不同...它们颠覆了时装概念,也与西方时装的风格迥异其趣”,英格利希说。
英格利希还说,与全球时装的接触也让日本受益良多。现在,在中国的大城市里也能见到H&M和Zara等品牌,还有更早些时候进入中国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和古姿(Gucci)。但是,外国品牌的流入有利也有弊。就像《世界时装之苑》的肖彦所说,这些品牌促进了中国品牌的涌现,但许多品牌都是抄袭外来设计,因为这样服装容易推销出去。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China Fashion Designers Association)会长王庆说,中国缺乏天才的一流设计师,不过现在开办时装设计学校在中国非常热门。王庆说,自2001年以来,在协会登记的时装设计专业人员一直在稳步增加,目前登记人数已接近200人。但中国只有30所院校开设时装方面的高级课程。
过去六年来,有时装设计课程的大专院校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力量,同时,也诞生了一些民办时装学校,比如新加坡Raffles Education Corp.开办的学校,该公司1994年在上海开办了它在中国的第一所学校,现在,它在全国共有8所学校。几年前,着名的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也开始开设时装专业,今年七月,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
该校时装专业讲师曹然(音)预计:经过一段时间,中国消费者在高档时装方面会从现在占据这一领域的外国品牌转向其他品牌,这时就是我们的学生脱颍而出的时候了。
不过她和其他一些人士认为,中国在时装设计教学方面还需要大大改进。曹然说,大多数教师并不关心到哪里去寻找灵感、如何培养和拓展灵感。她回忆起自己在米兰学习时装设计时,教师们更强调方法,而不只最后完成的设计。
王女士在中国为诸多品牌进行了8年的设计工作之后希望在事业上能有一个飞跃,她来到了位于伦敦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尽管服装设计师马艳丽主要面向中国客户,但是她非常看重其工作人员的海外经验。马艳丽说,设计就在于一名设计师的眼界有多么开阔。
在国际服装公司工作能够极大地提升个人职业生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开始在中国设立设计工作室,以充分利用其贴近服装生产线的独特优势。专门从事零售行业的Kurt Salmon Management Consulting大中华地区负责人斯蒂芬•狄克逊(Stephen Dixon)说,这些公司通常会派出外籍设计师,同时他们也会请中国本土的设计师担任一些初级职务。他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本土设计师将会迈向更加高级的职位:“他们讲当地的语言……他们与生产商合作起来更加容易。”另外,他们也不会要求和外籍设计师一样的一揽子薪酬。
但王女士说,那些不会讲英语的设计师几乎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王女士会讲英语,而且有一位伦敦合作伙伴为她的产品线投入了约350,000美元。不过,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王女士说:“他们想创立自己的品牌,但是苦于没有资金。他们想(在国际品牌公司内)谋得一份好工作,但是他们不会说英语--很多设计师都是这种处境。一些设计师真的非常棒,但是却没有展示的机会。”
王女士还没有打开国内市场,但是她希望明年开始在上海销售自己的产品。在中国拥有自己品牌的少数几位设计师中有两位马女士(两人并无亲属关系)。
马艳丽已经开拓出一块高端市场,她可以充分利用在中国的庞大人际网络(各界名人及外交官夫人都是她的客户群)。在中国,马艳丽是社会时尚名人,经常出没于各种时尚场合。尽管她希望进入欧洲市场(她已受聘为明年2月在日内瓦举办的Montblanc珠宝展设计一系列服装),但是她说,在设计师行业中关系很重要。
马可的休闲服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有所不同,这个品牌一贯以城市气息及略带朴实的风格而着称。1996年她仅在广州有一家店,现在已经在中国29个城市开设了连锁店。
马可1984年从设计学校毕业后拒绝了很多工作机会,因为她觉得它们都“过于商业”了,没有给她提供足够的发挥创造力的空间。现在,“例外”是上海中信泰富广场(Citic Square)为数不多的中国品牌之一,中信泰富广场汇集了Chloe等诸多高端品牌的专卖店。品牌专家说,阻碍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市场营销专才,这也是中国时尚行业与中国很多其他行业的通病。
StyleCentral Ltd.的创始人兼董事陈欣欣(Mary Yan Yan Chan)说:“他们可能认为广告板就能够发挥市场营销的作用。”陈欣欣还是潮流预测公司Peclers Paris的独家代理。
陈欣欣说,在中国,本地品牌经常用西方人做广告,这样似乎暗示这些服装够好,西方人也能看得上。她说,这种想法太老套了,广告手法也太传统。
受中国服装在外国人心目中的既有形像影响,中国时装在海外的销售就更困难了。新加坡品牌咨询公司VentureRepublic首席执行长马丁•罗尔(Martin Roll)说,对移动电话来说,“中国制造”的品牌可能很有吸引力,但对时装这种需要创意的产品,它与人们的情感取向有很大关系,需要一种更有效的表达方式。
至于中国时装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按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大中华区主管高安德(Andrew Grant)的说法,一是采取所谓的混血方式,与西方企业“联姻”,就像联想(Lenovo)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做法,这或许对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非常重要。
他说,另一个做法是加强时装业与学术界的联系。总部设在香港的时尚品牌“上海滩”(Shanghai Tang)走的就是这个路线。该公司主办了中央美院第一届时装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毕业作品展示会,还计划将两位毕业生的现代旗袍作品加入其明年1月推出的成衣系列里。
“上海滩”创意总监Joanne Ooi说:我从未见过学员的作品思路有如此的深度。我感到非常、非常受鼓舞。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