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尊重争型是创新的基础”——访上海丝绸集团陈川


http://www.texnet.com.cn  2006-12-14 10:47:32  来源:转摘自“服装时报” 收藏
华兴纱管
  2006年10月,海关进出口统计结果显示,上侮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10月份进出口总额为60937万美元,其中进口为6013万美元,同比下降19.04%;出口为54924万美元,同比增加3.03%。除了总量的上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数据构成:占出口总额76.28%的一般贸易同比增加14.39%;占出口总额14.40%的来料加工贸易同比下降33.50%;占出口总额9132%的进料加工贸易同比增加14.55%。出臼地区前三名依次是:北美、欧盟与曰本。同比数据变化分别为:对北美增加4.12%、对欧盟增加21.21%,对日本同比下降24.70%。为此,笔者对上海丝绸集团品牌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川进行了采访。

  在欧美市场对中国纺织品不断设限的情况下,在众多国内外贸企业纷纷叫苦不堪的时节。上海丝绸的这组数据显得尤为耐人寻味。呈现上升趋势的欧美市场份额,减少的进口与增加的出口,无不显示出这个国内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所进行的外贸发展新格局,正在产生新的力量。

  为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装品牌,该集团旗下源于内贸品牌的“LILY’t经过多年打造,于2005年成功登陆巴黎,2006年更晋身米兰国际时装周,在更高的国际市场展示中国时尚的魅力。

  “外贸产能过剩表面下是加工企业做不出好价格的产品”

  “外贸与内贸其实只是一种业务形态,。并不是企业的核心和关键。创新永远是第一位,而创新不拘形式。市场发生了变化,我们调整出一套新的运作方式是创新,开发出一个新产品是创新,变更供应链的环节使之更为有效也是创新。现在的市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竞争都很激烈,对企业的要求也更多元化。单一的加工或贸易,都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不断探索出符合市场规律、顺应市场变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帮助。”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川的话,揭示了某种成功之道。

  年轻的陈川作为曾经的设计师,曾两度获得过“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设计师的感性思维和经过历练所积累的管理经验,使陈川对行业的认知更为深入和透彻,在他眼里,一切创新都基于清醒地看见并尊重事实。

  在陈川看来,虽然国内的外贸加工企业如过江之鲫,触目皆是,呈现出产能过剩的表面繁荣景象。但事实上,“真正符合外贸要求的好加工企业很少。”陈川说。

  加工不单纯是裁剪与缝制。首先,还原图样为成衣,就需要好的制板师;其次,还要有好的工艺师使整个制作流程优化;最后,良好的管理体系确保服装质量的稳定与及时交货。“目前,最缺乏的环节在制板与工艺,也是人才稀缺的两个领域。而在这个年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不肯‘伏低’从工艺师做起,而从加工者中选拔培养对象似乎又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再加上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普遍不高的事实,也限制了有心的企业家培养人才的动力。人才的问题无法解决,企业将只能在低层面竞争,只有走价格路线。不是没有好的价格给企业做,而是许多企业做不出好价格的产品。”他说。

  “贸易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报价和下单。而是速度和服务”

  同样,对于以前的贸易型外贸公司,现在的竞争变成了供应链速度与服务的竞争。在越来越多国外企业可以轻易直面国内加工企业的今天,贸易的概念就不单纯是报价与下单。能否合理优化供应流程迅速出样,甚至有自主的设计能力以及对零售市场和出口国民俗文化的了解,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贸易公司的必要指数。如果,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概念,而不能顺应这个要求,淘汰是必然的。但是,如果能率先看清并把握这种潮流,使企业具备这些能力,胜出也是很可能的。

  不难明白,目前陈川掌管的“LILY”应该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对这个品牌的国内运营,不仅了解零售商业的模式,也完全熟悉设计、打样、生产及管理的整个过程。这将为上海丝绸集团未来的国内、国外市场之路,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对于陈川,目前的“LILY”还远没有达到真正品牌的程度,只处在营造品牌过程中的“商标期”。在他眼里,能够清晰传递出一种生活方式,有着稳定风格的商标才称为品牌,当然,品牌的建立也绝对需要时间的积累。除此之外,都只是商标。然而,这个有些完美主义的年轻人还是掩饰不住对“LILY”在市场表现中的满意。以追求更高性价比、倡导“时尚平民化”的“LILY”,通过国际潮流的时尚设计和良好品质,现在不仅成为国内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在国际市场,其出口量也是贴牌产品的十几倍。

   他坚定地说:“我们需要时间,但我们决不浪费时间,我们忠于自己的坚持,更忠于客户的真正需求。我想,在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真正优秀的品牌服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企业动态
进入企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