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羊绒业老大:用诚信守护同心羊绒产业
虽然叱咤商海,成为同心县羊绒业的老大,但他却行事低调……
2006年,同心县20多家羊绒企业为一失信欠贷企业集资还贷,作为这一事件的引领者,他自己出资高达600万元,这一举措,引起了公众对他的广泛关注……
同心县羊绒协会号召集资买诚信
2006年2月,同心县某羊绒购销企业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老板便指使人纵火烧毁了库存的羊绒,试图从保险公司骗取巨额保险金。事发后,相关人员被依法刑拘,企业彻底瘫痪。多家银行上门索还贷款,企业拿资产抵债后连本带利仍欠着2070万元无法偿还。这一事件爆发后,在宁夏境内,尤其是在金融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多家银行对同心县羊绒行业的诚信度产生了严重怀疑,继而中止贷款支持或者等待观望。随后,同心县的羊绒购销企业便接连遭遇“贷款难”,生产经营受挫。
羊绒购销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失去了银行的支持,产业将无法正常发展。面对此景,在同心县政府和县羊绒协会的协调下,当地20位实力比较雄厚的羊绒购销业主走到了一起,通过集资的办法还清了失信企业剩余的银行贷款。为了让这件事情办成,同心县羊绒协会会长周生良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给其他羊绒老板作出榜样,他自己一下子就拿出600万元,令人惊叹、佩服。见到记者时,周生良坦率地说,一开始,家人也不同意他做这件“傻事”,那么多钱干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去替别人还债?
同心羊绒产业曾经吃过“失信”的亏,周生良告诉记者,而这个亏不能再吃了。他说,1988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部门进入同心,在银行的支持下,同心开始发展企业,建厂房、购设备,电石厂、麦芽厂等一批企业兴建了起来。然而,由于企业效益不理想,金融部门的贷款无法按时偿还,金融部门不仅停止了对同心企业的贷款,还将同心县列为高风险区,1999年开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部门相继撤走,这时,刚发展起来的羊绒业也不幸被牵连,陷入了融资难的困境。
此外,加之上世纪90年代初,同心个别羊绒经销商不讲诚信,掺杂使假、欺行霸市,羊绒生意一落千丈,外地客商很少再来,本地商人也被迫纷纷远走高飞,同心羊绒品牌刚一“出生”,尚未成长就惨遭“失信”受到重创。
同心羊绒失信事件迫使他远离故土
可以不夸张地说,周生良的事业发展是伴随着同心的诚信而沉浮、转战的。1982年,当别人还痴迷于找门子进企事业单位的时候,年轻气盛又不服输的周生良开始了在商海上的第一搏。他卓有见识地靠手中积攒的1万元钱,加上向工商银行贷款的6000元,在呼和浩特买了一台旧解放牌汽车,雇了一名司机跑运输。198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鼓励农民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原自治区党委黄璜书记特批给周生良两台东风牌汽车的指标,靠着这个支持,周生良开始了事业发展之路,他给甘肃省外贸运油渣,当这笔生意告一段落的时候,初涉商海的他竟有了数万元的回报。这时的周生良名气大增,好运又至,他拿着甘肃省外贸的合同和介绍信来到新疆,把人家当废料处置的数万吨油渣发运到秦皇岛等地,并先后帮宁夏外贸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发运了数万吨油渣。耕耘有了收获,2台运输汽车更换成了10台新东风牌汽车。在3年时间里,周生良凭着实干精神和良好的信誉,积攒一些资本,为日后的成功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88年,周生良改行进入羊绒行业。羊绒流通行业尚未成熟,同心的失信事件,对刚刚起步的羊绒产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在这样的状况下,周生良被迫另寻发展空间,于是,他来到了政策和条件都相对较好的河北省清河县搞羊绒加工业,在那里,他的事业一帆风顺,势头非常好。
率领40多名同心籍羊绒老板回乡创业
1999年,同心政府下定决心重振羊绒产业,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还采取多项硬措施来打造诚信同心。政府的热情、政策的感召,周生良等在清河的40多名同心籍羊绒老板带着企业重返故土,在政府的出面协调下,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再次回到同心,给同心羊绒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回到同心后,周生良的事业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他凭借诚信经营,以及多年来在商海中磨练出来的成功经验,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时时把握着经营的主动权。2003年,全国遭遇“非典”,许多绒毛商坐等观望。这时,周生良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果断地低价购进了大批的绒毛原料,让他后来大赚了一把,这是他返回家乡后打的第一个漂亮仗。前两年,欧美各国市场大搞贸易壁垒政策,提出了对中国纺织品实行严格的配额限制,这时在我国鄂尔多斯、西安等地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全国同行业中的许多大老板都认为这一行为必将导致我国及国际绒毛大幅度掉价,因此不愿出价购进羊绒。但周生良却反向思考,认为有我们的国家作坚强的后盾,国家领导有方,必能破除欧美国家设置的这块坚冰,取得胜利。就是靠着这个自信,他果断地于2005年5月份,买下了占蒙古国总产量90%的羊绒。就在他与对方做完了这笔生意的时候,我国政府与欧美的有关谈判也成功了。
在别人看来,周生良是个富人,钱一定很多,可以随便花。其实不然,他的羊绒厂没有豪华气派的厂房,一切显得那么朴素和不起眼。他精打细算,十分节俭地用着每一块钱,可他却能为别人偿还600万元换来诚信。在他舍不得乱花钱表现得很吝啬的时候,却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大把大把地往外掏:同心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成立时,他一次就拿出12万多元用来购买摩托车;他花巨资在同心县城的黄金地段建设生海商厦和生海宾馆,吸纳下岗职工100多人,他的企业解决了近500人的就业问题。
周生良说:“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治业之道,兴业之本,是企业精神的第一要义。我们集资替失信企业偿还贷款,眼前的经济利益的确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只要换回银行的信任,得到的将是长远更多的利益。”
来源:华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