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梅新育:中美反补贴争端难以激化 在可控范围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4-04 17:02:21  来源: 收藏
  如果真的爆发贸易战,对于美国上游企业绝非福音。古铁雷斯的声明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一些分析人士甚至将中美贸易战威胁列为二季度美股走势最大风险之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新一轮美国总统选战已经热闹开场、竞争者纷纷拿“敲打中国”作为“卖点”的形势下,美国对华反补贴之争终于在愚人节前夕达到了高潮。近日,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宣布开始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标志着美国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判例正式终结。(证券时报4月2日)

  美国对华反补贴政策的发展演变

  美国对华反补贴政策的发展演变脉络相当清晰。乔治城钢铁公司案判决奠定了美国对非市场经济体出口产品不适用反补贴税的理论依据。1991年,在拉斯科公司诉中国电风扇案中,美国商务部提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市场导向型产业可与反补贴兼容的论点。2005年7月,美国众议院又通过《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准许对来自非市场经济体的进口适用美国反补贴法。在今年2月美国向世贸组织申诉中国出口“补贴”后,现在古铁雷斯终于图穷匕见。

  从古铁雷斯宣称要“继续承诺为美国厂商、工人和农民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到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菲尔·英格利士表示反补贴法案会是更强有力的对华贸易政策工具,都暴露了美国政界有关人士希望用此工具遏制中国出口和制造业增长的心态。

  就对美铜版纸贸易本身而言,这次反补贴初裁负面影响确实较大。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出口“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53.97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10.80亿美元,即我国纸品出口1/5面向美国市场。虽然纸品贸易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大,铜版纸又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问题是这次初裁很可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我们不能忽视。

  爆发贸易战对于美国非福音

  但客观地看,也有几项因素制约着美国对华反补贴争端升级激化。

  首先,美国金融服务业不希望中美贸易争端妨碍其进入飞速发展的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按照美方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经从2005年的2015亿美元上升到了2006年的2326亿美元,这是许多议员要求商务部改变不向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政策的原因,也是美国制造业支持对华贸易保护的基础。

  然而,美国金融服务业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中国国民收入正在迎来高速增长的临界点,金融服务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美国金融服务业正迫切希望进入这个最有潜力的市场。中美两国如果在货物贸易上的争端过度激化,势必影响他们进入中国市场。

  其次,即使在货物贸易领域,中美经贸发展到今天,也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通用、波音和沃尔玛等众多企业巨头要么很大比例的生产在中国国内进行,要么很大部分货源来自中国,要么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中国业务,美国挑起贸易争端难免自伤。

  其实,在纺织品、家具等众多中国出口商品的争端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就纸业而言,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分工是森林资源丰富的美国向中国出口纸浆和废纸,中国用这些原料造纸和生产纸制品,然后销往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

  因此,如果真的爆发贸易战,对于美国上游企业绝非福音。古铁雷斯的声明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在纽约上市的中资企业股价大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一度跌逾百点,收盘下跌42点。一些分析人士甚至将中美贸易战威胁列为二季度美股走势最大风险之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争端应该在可控范围内

  正因为如此,从经贸视角来看,对美国最有利的办法不是将争端过度激化,而是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内,既向国内利益集团交待,也能避免代价过大。正是在3月27日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与会者虽然立场观点南辕北辙,但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美国应该把双边经贸问题提交给国际贸易组织仲裁,而不是试图通过双边途径来解决;都要求与中国接触解决问题,而不是冲突。

  正如参议院金融委员会资深共和党成员格拉斯利所说,任何重要的关系都可能不时地出现一些困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对这些问题做出反应,在对华经济关系问题上,“让我们承认这个关系所带来的好处,同时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让我们表达我们的困惑,找到解决办法。但是首先,我们要重新致力于通过接触而不是退却来改善我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甚至古铁雷斯本人在发布反补贴决定时也仍然表示愿意与中国政府谈判。

  综上,笔者认为,这场争端应该还是在可控范围内。当然,美国决策者们之所以作出上述温和表示,也有可能是在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究竟是哪一种情况,还需要我们有关部门进一步判断。

  来源:新京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与WTO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