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轨时期茧丝绸行业状况分析国家调控的必要性
分析2006年末和2007年初的茧丝行情,茧丝价格如“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让整个行业陷入低谷,而由前期高速发展而掩盖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现。茧丝行业作为一个正在向市场机制转轨的行业,市场机制中应具有的健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仍未能适应茧丝行业运行,这就不可避免需要国家“有形之手”的调控。
一、丝绸行业信息稀缺和信息不对称决定行业需要国家加以引导。
信息稀缺是指生产经营企业缺少足够的信息判断价格涨跌趋势,从而导致其生产活动中作出错误的决策;而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即一方掌握的信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而另一方则恰好相反。
在现今茧丝绸行业运行中,以已经建立现代管理模式的企业为主体,公平竞争,自担风险,但企业由于其地域局限性,所处位置的狭隘性,与其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利益性,导致其生产的盲目性。从2006年企业行为中可分析出其在信息收集判断上出现了以下问题:
1、茧丝绸产业链较长,农、工、贸体制衔接滞后导致价格在传导过程中易出现失真。我国现在缫丝体系仍是农户-茧站-丝厂-绸厂-客户模式,绸厂作为直接和终端打交道环节,其对客户的需求相对敏感,能灵活根据客户订单决定自己产量,而丝厂和绸厂之间联系由于贸易方式的落后,还处于传统的“生产?D销售”模式中。06年年末,正是许多丝厂决策者们根据以往经验作出了错误的决策,06年9月和10月时候“抢茧”风潮正是起源于此种惯性思维。相应的,茧站也不断的提高收茧价格,囤货积奇,导致了最后的积重难返。而茧站和蚕农之间又是相对割裂的,这又导致了蚕农受前年高茧价刺激,扩大桑苗种植面积和养蚕数量,从而引起供给进一步过剩。
2、行业管理体制变化导致茧丝绸企业决策所需的关键数据不足,企业容易盲目追随两个交易市场价格变化。在国家放开丝绸行业准入门槛,取消价格管制后,传统的计划体制被市场体制所取代,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变为以私营、股份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计划经济管理所特有的那一套自上而下统计体系,例如对蚕茧生丝产量,丝绸初级产品和半成品的销售数量,丝绸出口内销数据等精确统计,都无法得到有效而真实的体现,而新的相关数据权威来源还未能建立起来,这就促使企业决策者对整个行业形势缺乏宏观而准确的判断。
3、行业发展规模和生产能力不协调导致价格传导发生扭曲,而企业决策者还依赖以往经验来决定当前形势下的操作。自2002年以后,国际丝绸行情好转,国际需求急剧回升,从而导致茧丝业在03~06年高速发展,蚕茧产量由03年的481470吨提高至06年的721012吨,桑蚕丝产量由03年的84615吨提高至06年的93105吨。在产能的盲目扩大化下,无论是蚕茧的短缺还是过剩,国际需求的扩张还是紧缩,都会把信号放大,从而导致价格失真。
在此情况下,国家必须在市场信息方面进行加以调控,从宏观、全局角度引导企业理性市场操作的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在蚕茧收购上,国家制定了收购指导价,维护农民利益,把茧丝需求通过指导价格变化及早传递到生产链条末端。其次,在企业经营行为引导上,自06年9月开始至现在国家茧丝办也不断发出通知,提示各企业注意茧丝市场风险,国内的企业必须引起注意。
06年9月,茧丝办发函警示:干茧,厂丝合同交易异常,价格持续上涨已经超出了常理,提醒各企业应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06年12月《当前茧丝价格需要稳定》中明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茧丝价格出现的两次较大起伏,给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并要求“理性营销,避免“价格跟风”,减少负面影响,维护价格的稳定,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07年1月在《对近期茧丝行情的分析》中,茧丝办在行业企业配合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适当干预下,缓解了前期茧丝价格大幅下跌的趋势,趋于稳定,……一定程度促进了国内外茧丝现货重新流通的形势下,严肃地指出“目前部分企业在交易市场上大量集中抛售,参与炒作,引发新的急剧下跌局面”的现实。
07年1月18日在《国家茧丝办特别提醒》中,再度告诫企业要“冷静分析目前的行业形势”,“防止再次出现2006年的盲目炒作和过度投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稳定价格,减少负面影响,保持行业稳定发展”。
在当时价格暴涨暴跌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的盲目性?D?D价格上涨时囤积货物,价格下跌时恐慌抛售,不仅成为暴涨暴跌的诱因,更加剧了暴涨暴跌的趋势。而企业作为市场交易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国家茧丝办只能更多的采用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去调节,国家信息引导企业常常置若罔闻,国家调控的“苦心”便常常落在了空处。
二、茧丝绸行业向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国家加以调控。
市场机制就是指竞争、供求变化和市场价格波动之问的内在联系机制。因此,竞争、供求关系、价格和与之相联系的风险也就构成了市场机制的主要要素。但是由于当前茧丝绸行业正处于向市场机制转轨期间,许多因素仍未能健全。
1、良好的竞争机制仍在形成过程中。03~05年是茧丝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产能的急剧扩大,卖方市场的形成导致了茧丝绸市场无序竞争,近几年少数企业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收购“毛脚茧”等现象,对蚕业经营秩序形成极大冲击正成因于此。
2、生产厂家多,流通企业少。纵观整个茧丝行业,除了生产厂家就是出口企业,而且出口企业也以出口绸为主,缺乏真正的流通企业。所以行情的走势多受制于厂家的预期,而各厂家的看法会在特定的时段内表现的十分一致。
3、生产和消费过于集中。茧丝的生产和消费分别集中在中国和印度,对外依存度较高导致了茧丝定价权的旁落。06年行情的低迷正是由于印度厂商集中采用了断绝采购的极端方式,人为的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才使茧丝价格始终委靡不振。
4、企业整体意识不强,风险意识不够,缺乏对远期交易的认识和参与。经历了去年底到今年出的过山车行情,许多行业内人士开始责备两个交易市场,认为是交易市场造成了行情的暴涨暴跌。其实不然,行情的大幅涨跌正是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和盲目从众行为导致。虽然目前远期交易市场已经具备了价格发现功能,企业也开始关注远期交易价格,但是因为企业中只看不参与者居多,导致其丧失了规避风险的功能。而厂家看到远期价格上涨,就开始囤货,所以往往导致现货涨得更快,而等到远期交易价格下跌时,同样没有买家接盘,现货价格下滑自然加剧。在国家为扶持现货流动对合约价格加以调控时,企业又不顾整体大局,在盘上投机套利,加重国家负担。
5、外围资金少。因为茧丝不同于其他期货交易品种,因其专业性较高,不容易深入了解,外围资金参与很少,所以势必造成参与者集中在行业内部,交易也就不够活跃,同时看法的太过一致,也就造成行情容易一边倒。
相对于丝绸形势这些变化,国家调控也相应的做出了改变。一是由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和直接配置资源转向主要调控市场,进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二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方面,由供给调节为主转向需求调节为主。如启动国家收储,分流某段时期过大的供给。三是在调节需求的方法上,由直接调控市场需求规模转向通过经济杠杆来调控市场需求规模。四是由过去主要靠国家计划调控逐步形成了国家计划、准入限制、信息引导,财政扶持等多方面手段相互配合和制约,能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新机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协调机制是比较成功的,运行是高效的。
近几个月来,国家茧丝办采用了合约市场调控加以现金收储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很好的稳定了人心,抑制了市场弥漫的恐慌情绪,同时也为企业赢得了喘息时间,为春茧平稳上市做了良好铺垫。
三、市场机制中无法消除外部效应需要国家加以弥补。
市场机制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的特征:(1)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2)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决策是由各个市场主体自主、分散地做出的;(3)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或资源的配置是自发地和自动地进行的;(4)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而微观经济主体则主要通过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活动。以上特征决定了厂商作为市场主体会极度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这些都必须要通过国家来规范和整顿。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内在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并导致经济总量严重非均衡基础上形成的政府安排。它需要避免的是在动态经济中经济出现周期的波动后,经济重新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萧条中所意味的必须付出的总体社会福利损失的严重代价。
从长远来看,茧丝绸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08奥运商机和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全面推进,作为国粹的“丝绸”仍极具发展潜力。但对于转轨期的丝绸行业,国家调控仍是其不可缺少一环,在保证充分竞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下,国家调控目标与力度应与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从这几个月国家调控措施来看,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茧丝行业作为一个农产品行业,其具有固定的经济周期,06年下半年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后的调整时期,如果没有国家这几个月的努力,行业早已濒临崩溃。
来源:中国工业原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