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进口喷气纺纱机195台,增长160%
今年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关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话,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2006年,棉纺织行业共投资623亿元,同比增长19.8%,投资增长幅度下降35.7%,投资趋于理性。通过行业和企业反馈的信息,可以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投资时,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也就是把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三无一精”产品比重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在去年企业引进设备方面,有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我国进口喷气纺纱机195台,增长160%,目前全国转杯纺及喷气纺已达到180万头。喷气纺纱机的进口数量虽然不多,但增长幅度是最大的。
优势凸显
喷气纺纱是一种独特的新型纺纱方法,它的优点已经为业界所公认。据专家介绍,喷气纺的成纱机理是,利用两级喷嘴的高速旋转气流场对纤维集合体的外缘纤维进行吹捻,使其对内层纤维产生包覆而形成喷气纺纱线。喷气纱是复合性结构,即一部分是基本平行无捻的芯纱,另一部分是包缠在芯纱外缘的包缠纤维。这种成纱机理和纱线结构,使它与普通环锭纱具有不同的成纱特性。
有企业曾对T65/JC35喷气纺和环锭纺混纺纱进行试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喷气纱强力比相应环锭纱低,但强力不匀率大大优于环锭纱;喷气纱条干不匀率比相应环锭纱低,但粗节及纱疵优于环锭纱;喷气纱的毛羽比环锭纱大幅减少,但短毛羽特别多,抗起球性能特别优越。另外,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纺纱速度可达120~300米/分,每头(每台72头)产量相当于每锭环纺的10~15倍。它千锭用工、占地面积、车间含尘量和噪声等指标也都比环锭纺优越许多。并且喷气纺纱是由条子喂入,经双皮圈罗拉牵伸,通过双喷嘴加捻器,直接绕成筒纱,可省去粗纱和络筒两道工序,所以喷气纺具有工艺流程短、节约成本的优点。
具备这么多优点,进口数量大幅增长也就不例外了,尤其是在劳动力、能源等各项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当然,激发企业引进喷气纺设备的更主要因素,恐怕还是下游产业的需求和对高附加值产品的追求。
据了解,我国首次引进喷气纺设备是在1985年,此后虽有一些企业陆续引进,但总体上发展缓慢,设备价格昂贵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下游产业对其产品需求不旺。在美国,喷气纱主要用于床上用品、针织服装和各种装饰布等。我国近几年这几大类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而且随着人们购买力的增强,对高品质产品的消费越来越旺,于是喷气纱的优越性日渐被重视。目前,在各类喷气纺纱线中,产量最大、最抢手的是纯粘胶30S针织纱,它的价格比普通的环锭纱每吨要高出4000元,而且产品供不应求。不少纺织企业对其市场前景看好,准备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发展局限
虽然喷气纺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得不承认,它的规模总体上还较小。不少专家认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设备价格及其在纺纯棉纱时的局限性。
据了解,目前一台喷气纺设备售价高达20多万美元,这对利润较薄的棉纺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进行设备升级是一个趋势,但在进口设备时,是选新型环锭细纱机和自动络筒机,还是选喷气纺机,企业要慎重考虑。据东华大学郁崇文教授介绍,我国目前有喷气纺300多台,计20000多头,分布在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江苏、河南、湖北和山东等地。
现在,我国已经用喷气纺纱技术,开发研制了许多纱线新品种。不仅有棉、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圣麻、粘胶、大豆纤维等纯纺纱线,还有涤纶/棉、锦纶/棉、莫代尔/棉、竹浆纤维/棉、圣麻/棉、粘胶/棉、大豆纤维/棉等混纺纱线,并且还生产了棉/涤纶、棉/锦纶、粘胶/涤纶、天丝/涤纶等包芯纱线。应该说,喷气纺的适纺范围是较广的,而且在一些产品上很有优势,但在纺纯棉纱时则有明显的弊端,那就是纱线强力低。为此,日本村田公司推出了喷气涡流纺纱设备,使喷气纺纯棉纱的强力有所提高。据了解,新疆昌恒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了该设备,开发生产的纯棉17S、20S、21S、32S喷气纺纱质量较稳定。业内不少专家认为,喷气涡流纺是很有前途的新型纺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