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疯狂造假争夺配额 商务部调查非贸易因素
5月10日,国家商务部对五省市共计415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业绩作假调查结果出炉。至少有351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出口业绩被大幅调减甚至归零,这让他们为获得明年更多出口配额而作假的努力化为乌有。
在4月9日到23日的两周内,415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业绩作假行为被陆续举报。商务部随即对其进行调查。据参与调查的商务部纺织品招标委员会人士估算,这些企业总共虚报了至少20亿人民币的出口业绩。“我们不能冤枉企业,但肯定有不少漏网的。”该人士称。
出口业绩最大的作用就是争取下一年更多的配额,但今年年底中欧协议即将到期,中美协议也只剩下一年时间,这让配额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说,“我们怀疑这里面有一些非贸易因素。”
来自国家商务部纺织品招标委员会的消息称,目前国家商务部已经展开更为深入的调查。
最后的疯狂
2005年,根据中美、中欧签订贸易的协定,中国部分纺织服装类商品出口欧美将受到品种和数量的限制。欧美地区是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最主要地区,中国企业要获得对欧美地区的出口权首先需要获得商务部签发的出口许可证。商务部按照企业的贸易业绩分配给企业出口许可的品种和数量,也即是配额。中国企业对配额的争夺由此产生。
此次业绩作假案,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黑龙江、四川、新疆等地,加上春节前后暴露的深圳纺织企业的集体业绩作假事件,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主要地区的企业在配额行将取消的最后关头大范围地出现骗取配额行为。
一个月前,对第二次协议招标不满的部分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向商务部纺织品招标委员会举报了上述作假行为。
此后,招标委员会要求415家企业在4月27日之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最终,297家企业递交了相关证明材料,其中只有64家企业(共121个类别)提供的材料可证明其业绩真实性。
商务部纺织品招标委员会人士说,招标委员会对业绩作假的调查主要依据第二次协议招标公告的三点原则。第一,没有许可证申领记录或中文许可证单价和英文许可证单价不一致的,该项出口将不被计入出口业绩;第二,中、英文许可证单价一致,中国海关报关数大于欧美海关清关数,业绩按欧美海关清关反馈数计算;第三,中、英文许可证单价一致,中国海关报关数小于等于欧美海关清关数,业绩按中国海关报关反馈数计算。“按照这几个原则,凡业绩是被调减或清零的企业,都存在作假嫌疑。”该商标委员会人士说。
商务部5月10日发布的对业绩可疑企业的核查结果称,一些投标企业在领取出口许可证、在中国海关及目的国海关清关等环节存在问题。
迅港经贸有限公司是被商务部调查的涉嫌作假企业之一,该公司有2184种类别的出口商品存在业绩作假嫌疑。对此,该公司办公室上述负责人称,“那些都是瞎说,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我们作假?”但就在同一天,按照商务部纺织品招标委员会调查后公布的结果,其851种类别的业绩被清零,685种类别的业绩被调减。
在招标委员会公布的415家被调查企业名单中,大部分企业为进出口贸易类公司。但是,在深圳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是科技公司,其中一家名为深圳市路导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其公司介绍为“一家专注做MP4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全部都具有类别数目不小的配额。“像这种公司,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拿到配额的。”招标委员会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