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茫然入手无门 纺企亟需CSR战略购买服务
随着“企业公民”概念的深入发展,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共识,尤其在纺织服装企业中。用一种标准化的社会管理体系即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纺织企业的青睐。
责任感不足影响经营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和工业革命一样,都是从服装开始,因此纺织行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走在了前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梁晓辉在5月9日由《公益时报》社与香港乐施会举办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训与国际交流项目NGO工作坊上表示。据悉,国内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第一个管理体系,都是从纺织服装行业开始。
“十年前在巴黎服装展的服装刚在展台上露面,两个月以后便可以在中国看到制作得一模一样的盗版服装,现在只要五到七天。”梁晓辉说。
虽然目前国内服装业“鱼目混珠”的比较多,但真正让企业头疼的事情还在于企业的经营,一位知情人士分析:“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绝大部分的纺织服装企业,不知道将来企业的定位是什么。就和你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的那种紧迫感、危机感是一样的。”
据悉,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中,能够雇工人500人以上,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上规模企业约4万家,中小型企业40万家。当被问及企业以后如何发展时,几乎每个企业都处于“茫然”的状态。
“也就是意味着他根本不知道今天这个单子做完了明天怎么持续发展。”梁晓辉继续补充道,“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但是我感觉到一个最主要或者比较紧迫的方面就是社会责任不足。”
一位管理学专家表示,缺乏良好的社会责任、诚信环境,也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之一。
劳工成企业最担忧环节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一组数据显示,在一次由各式各样的4586家参与的企业社会责任调查结果表明:96%的人认为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有优秀的社会责任感,其中84.7%的人认为企业最根本的责任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70%的人同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定会增加成本。“但对纺织行业来说,成本主要在于劳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总坦言。
除纺织业外,在所有的行业当中,运用的技术越多越先进,产品的价格就越便宜,比如用手工缝制的西装和机器做的服装,价格可以相差十倍。据悉,在纺织行业中,直接就业人数200万,间接就业人数高达1亿。
“中国法律确定的标准比国际上或者其他国家高很多,立法完善程度很好,但执行程度缺失,而供应链往往关系着法律的执行力。”梁晓辉表示。
在工业化国家,尤其在很多转型中的国家,从办公室的工时到卡车司机的工时到纺织工人的工时在国际劳工组织的一系列条约都有规定,最低也是每周44小时,英国和德国每周规定工作48小时,而在中国法律规定每周40个小时。
“我们现在创汇大部分是纺织工商行业,你会意识到我们国家要用40小时支持大部分的创汇,所以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加班的。”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很多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最担心的不是银行不贷款,也不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最担心的是我今天晚上睡觉,明天工人都跑了。”浙江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
有专家表示,对稳定下来的工人进行良好的培训,把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相互结合,才能使中国的纺织业可以走得更长远。
企业实施CSR入手无门
CSR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一种新兴的领域,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更是如此,很多国内的企业基本处于一种摸索的初级阶段,即使对于很多有全球背景的跨国公司来说,更是不能脱离“模仿”,诸如艾滋病这个全球性的话题,很多企业虽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基本都是照搬“母公司”的模式。
“但我很看好中国的本土企业,因为他们没有全球CSR的战略,他们会努力想这个事情怎么做。”企业社会责任咨询网贾影表示,“在企业制定战略之前主动出击,要为企业量身定做CSR产品。”
据了解,很多像纺织行业这样的本土企业极力想改善外部环境,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但找不到“门路”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大障碍,尤其像国内这种大批量的纺织服装企业。很多企业工厂的消防设施做的很差,管理层也想规划消防系统,但咨询了消防局等各个政府机构后,都徒劳无益。
“所以NGO要了解企业的需要,很重要。”贾影强调说。他认为,在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很多企业现在已经由购买服务向战略服务阶段发展,因此在这个过渡阶段,NGO的力量不容忽视,但深入企业内部,对症下药显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