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棉花产销存的另类解读 调控政策很重要
棉花缺口300万吨还是400万吨,甚至更多?对中国棉花产需数字的争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多人相信,中国很缺棉花,但2006/07年度的事实告诉我们,其实中国的产需缺口被注水了。
为什么问题恰恰在2006/07年度暴露出来,而不是其它年份?冰山一角浮出水面,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的作用:第一,2006/07年度初期,国内籽棉收购价格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棉花企业成本支出大大降低,调查显示,当时国内3级籽棉收购价格基本控制在了2.70-2.75元/斤的水平,折皮棉成本大致在12300元/吨左右;第二,相关部门确定了先消耗国棉的调控方针,进口棉被挡在了“配额门”之外,海关数据显示,2006/07年度截至4月份,我国棉花进口量为133.78万吨,同比减少了50%;第三,新滑准税的出台提高了外棉进口的门槛,以至于在追加150万吨配额以后,纺织企业也没有表现出类似往年的“饥饿感”,原因是现在用配额并不划算。
上述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两点:首先,在“前半场”,地产棉成了纺织企业合理而且是唯一的选择,其价位、数量和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内需求;其次,到了“后半场”,纺织企业到手的配额还可以留到以后用,其前提是国内有足够的、价格合理的棉花可供消费,其总量比已经调整后的定案数字还要大。
问题得以暴露,原因是配额和滑准税阻碍了外棉的进入,在此前,外棉的性价比使得它们成了纺织厂的首选,国棉只能退居二线,国内产需关系被掩盖了起来,大家的感觉是因为进口棉太多了,才导致地产棉滞销,却没有怀疑地产棉是不是也比想象的多。所以,市场遭遇的难题不单单是2006/07年度的产量预测出现较大偏差,或者像有关人士所说的,全国棉花产量应该是710万吨而不是670万吨,而是过去几年,中国的产销存预测都存在很大纰漏,中国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也要打个问号,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每到行情看好的时候资源愈加紧缺,价格下跌的时候往往“棉多为患”。
纺织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了他们的补库积极性,但这不是核心所在,如果需求总量足够庞大,可供资源数量又像统计的那样紧张,缺口效应迟早会暴露出来,问题是很多资源雪藏“民间”,没有纳入统计。比如,纺织企业的配棉比到底是多少?实际上,随着新型纺织原料的开发,舒适、保暖、吸湿这些特性已经不再为棉花所“垄断”。另外,每年结转下来的库存是多少?国内如此众多的“无证”轧花企业,大大小小的产能加起来是多少,他们控制的资源又有多少?以新疆为例,当地人士预测“黑户”企业库存的棉花占到了全疆资源总量的30%左右,这些棉花价格低廉,是不少小型纺织厂的“至爱”。此外,进口的棉短绒和其他棉花数量也不下10万吨,都没有纳入统计,这也说明我们的统计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棉花真的很多,比想象的多,这或许就是2006/07年度棉花价格始终低位徘徊的重要原因,2007/08年度能否再现牛市行情也打上了问号。这意味着新棉开秤以后的收购价格必须得到控制,否则连成本优势也会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