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一季度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及趋势预测
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为重点,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纺织经济运行继续延续2006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生产、出口、效益同步较快增长,行业经济运行保持较快平稳发展。
一、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主要大类产品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化纤、服装产品生产增速较为明显。全国化纤产量537.4万吨,同比增长16.9%,增幅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服装产量40.8亿件,增长20.5%,提高19.9个百分点;纱产量417万吨,增长21.6%,提高1个百分点;布产量105.3亿米,增长8.1%,下降6.6个百分点。
(二)产销衔接基本正常。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不含纺织机械)产销率96.96%,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化纤、棉纺行业库存有所增加,而下游的布、服装的产销率分别达到107.9%和103.6%。3月末,化纤库存比年初增加14.2万吨,增长17.6%;纱库存比年初增加11.4万吨,增长17%。
(三)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原料价格基本平稳以及最终产品价格有所回升等因素影响下,1-2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9.5%。按照1-2月统计数据,结合数据模型等综合分析测算,一季度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86亿元,增长38%,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呈同步增长态势,增幅与去年同期水平比稍有回落。
(四)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纺织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同比增长31.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但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15.5个百分点。其中,化纤、麻纺的投资增速有所加快,其他行业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化纤投资51亿元,增长68.9%,同比提高65.8个百分点;棉纺投资119亿元,增长27.1%,回落14个百分点;服装投资104亿元,增长36.1%,回落28.4个百分点。
(五)产业转移趋势逐步加快。东部地区仍是纺织行业生产和投资的主体,但中部地区生产和投资增速明显加快,西部一些地区生产也保持较快增长。从纺织产量增幅看,一季度江苏、浙江两省化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3.5%,但产量增幅居全国前五位的地区是山西、吉林、北京、山西、江西,增幅均超过40%;山东、江苏两省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8.7%,而宁夏、甘肃、江西、福建、四川、河南的纱产量增幅超过30%。一季度,东部地区纺织行业完成投资额307亿元,增长28.3%,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投资额64亿元,增长66.8%,远高于纺织行业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黑龙江、吉林、湖北、河南等中部地区投资增幅超过70%;西部地区投资额19.8亿元,仅增长2.5%。
(六)出口增幅有所回落。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为322亿美元(含94章),同比增长14.9%,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24.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120亿美元,增长10.7%,同比回落10.2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20.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202亿美元,增长17.5%,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27个百分点。
2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长71.1%,与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低有关,而3月份出口同比大幅回落。主要原因:一是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以及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二是纺织出口统计数据回归真实;三是春节的滞后效应,一部分应在3月份出口的定单提前到2月份出,导致2月当月出口增加。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占全部出口额的70.5%,比重有所提高。从出口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占全部出口的34.2%,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比重的进一步提高和出口主体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配套能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从出口地区看,对欧美地区出口增长27.2%,非欧美地区增长仅9.1%,对亚洲地区出口142亿美元,同比增长4.7%,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出口增长31.3%,其中对墨西哥的出口则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与墨西哥政府为了保护自己在美洲的贸易地位,加强贸易保护密切相关,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纺织行业开局总体良好,但从整体上来看行业运行的风险仍然存在。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虽然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内销比重逐渐增加,内需市场的潜力空间越来越被企业所关注,但外贸市场仍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重要阵地。随着中欧、中美协议的即将到期,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措施将成为未来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的严重威胁;市场担心协议到期后可能再度出现量增价跌、出口激增的混乱局面。同时,来自于周边国家的产业竞争,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也增加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不确定性。
(二)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2006年9月,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又下调了2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附加值较低的棉纺等上游行业影响较大,而附加值较高的服装、家纺等下游产业,可通过开发新产品、新设计等提高附加值的方式向外传导,影响相对较小。
(三)生产要素价格,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对行业运行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原料、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逐渐上升,而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企业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转嫁成本,致使销售成本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行业盈利能力逐渐削弱。据推算,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89.4%,比2000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涨问题非常突出,有些企业反映因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即使好的订单也不敢轻易接。
三、2007年纺织行业运行环境分析与预测
2007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之年,行业发展中有诸多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因素。从有利因素看,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有利于拉动内需市场发展;世界经济仍处于上升区间,有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稳步增长。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出口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对行业的影响将继续显现。一些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面临较大的冲击。据行业协会测算,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全行业利润约减少104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将下降0.27个百分点,其中服装行业利润将减少68亿元,利润率下降0.46个百分点。二是不稳定的贸易环境,使我国纺织出口增长面临严峻考验。设限、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摩擦不断的贸易环境,一方面给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周边竞争对手提供了发展机会,如一些欧美客户的订单转移等,无疑恶化了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环境。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即将到期,新一轮的贸易谈判即将启动。诸多贸易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三是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走高,将增加纺织服装企业生产成本,尤其对化纤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7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幅将比一季度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