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总设计师张宏:站在巨人的背后
采访过很多设计师,多数是从T型台上接受掌声谢幕的那刻开始认识,这些头顶各种荣誉的知名设计师却并不是中国设计师群体的全部。很显然,在诺大的市场中,不愿出名不想出名不能出名的设计师数量要远远大于在T台上现身的人,在这批人中,不乏身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各大品牌,比如雅戈尔、报喜鸟、美斯特邦威等等。
雅戈尔,说起这三个字,第一个反应人们会想到李如成,这位极具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勾勒出的多是大手笔——百年品牌、产业链、纺织城、工业园、地产……面对媒体、面对自身的发展规划,这个品牌显出了异乎寻常的沉稳和低调。
和雅戈尔的这种品牌特征相符,在总设计师张宏的身上这种气质体现得尤为突出,包括他精干的团队,从上到下都是一样低调沉稳,内敛而不失激情。
和大多数设计师的形象一样,张宏留着长发和短髯,休闲得体的着装,透露出浓厚的艺术气质,而与很多设计师张扬的个性、荒诞的行径、尖刻的言词组成的锋芒毕露不同,这位身居中国数一数二的男装品牌中总设计重位的中年人,却令人吃惊的朴实、平易近人且非常幽默。张宏既参与雅戈尔“宏大”计划的实施,更熟知品牌的点滴“细节”,说他行广大而至精微应是恰如其分,而通过他,雅戈尔真实地出现在记者眼前。
采访张宏并不是很正式的那种,在他位于三楼设计中心里的办公室,面对面坐下,两杯清茶,朋友式的聊天,不知觉中便让手中的笔忙碌开来。此时,隔断外,他的20多个手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偶或打搅,并不能显示出这个总设计师的忙碌。
我现在的工作性质主要是思想控制者、信息传递者,自己不做具体的设计,设计团队是我延伸出去的手。
设计 团队力量
“其实我非常忙,工作很多。”张宏说,“设计中心的开发和管理,一年4个订货会,大量的对外洽谈,出国考察以及推广活动等,甚至出国定旅馆,安排行程路线都是我的工作,因为这块我比较熟悉。”如此内容繁杂的工作,甚至有些不能想象是属于总设计师的工作,在张宏看来,都是很自然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作为总设计师,张宏已经不亲自去做产品的设计,因为领导着一个“非常自觉的团队”,让他的工作性质转变为思想控制者和信息传递者,“设计团队是我延伸出去的手。”
“其实只要有了设计方法和流程,任何人都能够做好设计”,这是张宏带给记者最震撼的一句话。作为大众品牌,雅戈尔不需要绝对的原创,所以他们的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了规范的流程:分析品牌过去两年产品的成败,并分析国外的流行趋势,综合起来做加减法;然后确定主题,确定色彩方案、配色方法、设计细节,选择面料,之后把领、袖、大身、分割线等内容添加进去完成产品设计。
在张宏办公桌旁边的墙上,挂着很多进度表,这是他给下面设计师制定的,每个人在某个时间段要做什么清清楚楚,到了时间,张宏就开始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筛选、修改。“所以我们不要求设计师加班,谁的任务没有完成,他们自动会加班。”
他透露,雅戈尔每季的产品设计,往往是设计中心出款600个,订货会结束后整合的量仅仅50件套。其中几次取舍的过程,非常见功力,也很累人。
这个团队有26个人,从展览、表演、代言人服装的设计,店面陈列设计,平面设计,工装制服设计,到服装产品设计,分为五个小团队。这些来自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9所国内高等院校毕业生,已经形成了老中青完善的人才梯度结构。“与雅戈尔合作6年,这个团队的人性化氛围,是我最大的成功。”张宏说。
设计师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的品牌或者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品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很好的发展,获得市场的成功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价值 品牌成功
几年前,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感是享受在T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的那一刻。近一两年,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少,甚至近乎消失了,不论真情还是假意,在设计师们的嘴里,品牌的成功、市场的认可、价值的创造成为主流的词汇,当然,在说这些的时候,一样有设计师继续登上T台作秀,让本已经容光焕发的脸更加灿烂。或许做时装发布也是一种面对市场的手段。
“我对刻意出名不感兴趣。”张宏说,“我更希望在相对融洽的环境里实现自我价值,钱不用很多,小康就好。”这几年,在雅戈尔获得的经验和能力,以及通过团队努力实现的很多想法,让张宏充满了感激之情。“刚刚从学校到企业,我几乎不能带来任何效益,但是企业包容了我。一个设计师只有经历跌倒、爬起,重新审视自我和市场,才能历炼成金。”
虽然与国内现在活跃的一批男装设计师接触不多,但是他非常直接地说:“很多人没有跟上服装的发展。”在张宏看来,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参评某些奖,就算得到了虚名又如何?“设计师的名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工作做不好,面子下不来,人的心态就毁了。现在的品牌没有愚蠢的,每个品牌作秀都有目的,设计师们不能被当作别人利用的工具,借助平台增大名气是好事,但是心态不能变坏。”
“设计师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的品牌或者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品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很好的发展,获得市场的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设计师不是歌星、影星,需要明星效应,他需要的是品牌的美誉度。”
现在为数不少的设计师和企业合作,都是奔着市场而去的,甚至可以舍弃很多虚名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设计师团队的转变。“真正静下心来做设计的人很少了,你们媒体有很大责任。”但这些在张宏看来还远远不够,“下一代设计师的心态也变坏了,但我想慢慢会改过来的,随着市场开始理性的发展,设计师也不得不理性起来。”他对于未来有更多的期许。
从利润率来说,ZARA是9%,大部分品牌是5%,而雅戈尔的利润率远远超过这两个数字。
发展 空间巨大
作为总设计师,张宏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和形象问题,他的目光早已经投向了零售终端乃至品牌整体战略。在国内,雅戈尔一直在走自己的路,健全完善产业链的构成,而没有去做特许加盟;一直主推雅戈尔品牌,而没有实施多品牌战略,却一样成为中国男装界的领头羊。
JACK&JOENS管理严格成熟的特许经营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品牌表面式的拿来,很多国外品牌现在选择和中国企业合作的原因,是看重这些品牌的渠道,而不是完全的特许经营模式,国内诚信度不高的现实,让众多国际品牌选择了占领渠道后的直营。
而雅戈尔的发展战略,没有现成的模式去模仿,他现在的竞争对手只能是自己,这种规模和类型在国内是唯一的。这或许就是雅戈尔的成功所在。
但是张宏和老总仍然经常出国,去参观国外品牌的运作模式,学习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品牌的先进所在,“现在设计中心的模式就是学来的。”张宏很坦诚的说。
他的下一个学习目标也是雅戈尔的下一步潜力所在,“把国外的订货方式引进,增大成交率,减少库存,实现销售最大化。”
虽然“从利润率来说,ZARA是9%,大部分品牌是5%,而雅戈尔的利润率远远超过这两个数字。”但是张宏认为雅戈尔现在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扩充,卖场可以更细致,推广可以更到位,品牌发展的空间很大。
“北京市场一年的回款才6000万,而一个杭州市就8000万;北方公司一年回款才3个亿,而一个浙江省就4个亿。发展的空间很大。”
更深的挖掘销售渠道,先进设计和工艺的引进,学习更好的品牌管理模式,是雅戈尔现在扎实修炼的内功。“现在国内品牌款式差不多,除了商标位置不同,但是随着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我们物有所值的产品,会得到消费者性价比的认可。”
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1990年进入东华大学,九年评上副教授,去日本深造过,并获得“宝钢优秀青年教师奖”学校最高奖的张宏,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副院长的职位走进企业,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教授学生的知识自己也不相信。”
而之所以最终决定到雅戈尔,是在香港和总裁李如成在马路上走着聊天,觉得老板很务实,不张扬,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似。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吸引,张宏在雅戈尔这个巨人的背后默默的奋斗着,为了他和品牌相同的目标。
雅戈尔,说起这三个字,第一个反应人们会想到李如成,这位极具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勾勒出的多是大手笔——百年品牌、产业链、纺织城、工业园、地产……面对媒体、面对自身的发展规划,这个品牌显出了异乎寻常的沉稳和低调。
和雅戈尔的这种品牌特征相符,在总设计师张宏的身上这种气质体现得尤为突出,包括他精干的团队,从上到下都是一样低调沉稳,内敛而不失激情。
和大多数设计师的形象一样,张宏留着长发和短髯,休闲得体的着装,透露出浓厚的艺术气质,而与很多设计师张扬的个性、荒诞的行径、尖刻的言词组成的锋芒毕露不同,这位身居中国数一数二的男装品牌中总设计重位的中年人,却令人吃惊的朴实、平易近人且非常幽默。张宏既参与雅戈尔“宏大”计划的实施,更熟知品牌的点滴“细节”,说他行广大而至精微应是恰如其分,而通过他,雅戈尔真实地出现在记者眼前。
采访张宏并不是很正式的那种,在他位于三楼设计中心里的办公室,面对面坐下,两杯清茶,朋友式的聊天,不知觉中便让手中的笔忙碌开来。此时,隔断外,他的20多个手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偶或打搅,并不能显示出这个总设计师的忙碌。
我现在的工作性质主要是思想控制者、信息传递者,自己不做具体的设计,设计团队是我延伸出去的手。
设计 团队力量
“其实我非常忙,工作很多。”张宏说,“设计中心的开发和管理,一年4个订货会,大量的对外洽谈,出国考察以及推广活动等,甚至出国定旅馆,安排行程路线都是我的工作,因为这块我比较熟悉。”如此内容繁杂的工作,甚至有些不能想象是属于总设计师的工作,在张宏看来,都是很自然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作为总设计师,张宏已经不亲自去做产品的设计,因为领导着一个“非常自觉的团队”,让他的工作性质转变为思想控制者和信息传递者,“设计团队是我延伸出去的手。”
“其实只要有了设计方法和流程,任何人都能够做好设计”,这是张宏带给记者最震撼的一句话。作为大众品牌,雅戈尔不需要绝对的原创,所以他们的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了规范的流程:分析品牌过去两年产品的成败,并分析国外的流行趋势,综合起来做加减法;然后确定主题,确定色彩方案、配色方法、设计细节,选择面料,之后把领、袖、大身、分割线等内容添加进去完成产品设计。
在张宏办公桌旁边的墙上,挂着很多进度表,这是他给下面设计师制定的,每个人在某个时间段要做什么清清楚楚,到了时间,张宏就开始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筛选、修改。“所以我们不要求设计师加班,谁的任务没有完成,他们自动会加班。”
他透露,雅戈尔每季的产品设计,往往是设计中心出款600个,订货会结束后整合的量仅仅50件套。其中几次取舍的过程,非常见功力,也很累人。
这个团队有26个人,从展览、表演、代言人服装的设计,店面陈列设计,平面设计,工装制服设计,到服装产品设计,分为五个小团队。这些来自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9所国内高等院校毕业生,已经形成了老中青完善的人才梯度结构。“与雅戈尔合作6年,这个团队的人性化氛围,是我最大的成功。”张宏说。
设计师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的品牌或者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品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很好的发展,获得市场的成功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价值 品牌成功
几年前,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感是享受在T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的那一刻。近一两年,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少,甚至近乎消失了,不论真情还是假意,在设计师们的嘴里,品牌的成功、市场的认可、价值的创造成为主流的词汇,当然,在说这些的时候,一样有设计师继续登上T台作秀,让本已经容光焕发的脸更加灿烂。或许做时装发布也是一种面对市场的手段。
“我对刻意出名不感兴趣。”张宏说,“我更希望在相对融洽的环境里实现自我价值,钱不用很多,小康就好。”这几年,在雅戈尔获得的经验和能力,以及通过团队努力实现的很多想法,让张宏充满了感激之情。“刚刚从学校到企业,我几乎不能带来任何效益,但是企业包容了我。一个设计师只有经历跌倒、爬起,重新审视自我和市场,才能历炼成金。”
虽然与国内现在活跃的一批男装设计师接触不多,但是他非常直接地说:“很多人没有跟上服装的发展。”在张宏看来,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参评某些奖,就算得到了虚名又如何?“设计师的名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工作做不好,面子下不来,人的心态就毁了。现在的品牌没有愚蠢的,每个品牌作秀都有目的,设计师们不能被当作别人利用的工具,借助平台增大名气是好事,但是心态不能变坏。”
“设计师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的品牌或者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品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很好的发展,获得市场的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设计师不是歌星、影星,需要明星效应,他需要的是品牌的美誉度。”
现在为数不少的设计师和企业合作,都是奔着市场而去的,甚至可以舍弃很多虚名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设计师团队的转变。“真正静下心来做设计的人很少了,你们媒体有很大责任。”但这些在张宏看来还远远不够,“下一代设计师的心态也变坏了,但我想慢慢会改过来的,随着市场开始理性的发展,设计师也不得不理性起来。”他对于未来有更多的期许。
从利润率来说,ZARA是9%,大部分品牌是5%,而雅戈尔的利润率远远超过这两个数字。
发展 空间巨大
作为总设计师,张宏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和形象问题,他的目光早已经投向了零售终端乃至品牌整体战略。在国内,雅戈尔一直在走自己的路,健全完善产业链的构成,而没有去做特许加盟;一直主推雅戈尔品牌,而没有实施多品牌战略,却一样成为中国男装界的领头羊。
JACK&JOENS管理严格成熟的特许经营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品牌表面式的拿来,很多国外品牌现在选择和中国企业合作的原因,是看重这些品牌的渠道,而不是完全的特许经营模式,国内诚信度不高的现实,让众多国际品牌选择了占领渠道后的直营。
而雅戈尔的发展战略,没有现成的模式去模仿,他现在的竞争对手只能是自己,这种规模和类型在国内是唯一的。这或许就是雅戈尔的成功所在。
但是张宏和老总仍然经常出国,去参观国外品牌的运作模式,学习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品牌的先进所在,“现在设计中心的模式就是学来的。”张宏很坦诚的说。
他的下一个学习目标也是雅戈尔的下一步潜力所在,“把国外的订货方式引进,增大成交率,减少库存,实现销售最大化。”
虽然“从利润率来说,ZARA是9%,大部分品牌是5%,而雅戈尔的利润率远远超过这两个数字。”但是张宏认为雅戈尔现在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扩充,卖场可以更细致,推广可以更到位,品牌发展的空间很大。
“北京市场一年的回款才6000万,而一个杭州市就8000万;北方公司一年回款才3个亿,而一个浙江省就4个亿。发展的空间很大。”
更深的挖掘销售渠道,先进设计和工艺的引进,学习更好的品牌管理模式,是雅戈尔现在扎实修炼的内功。“现在国内品牌款式差不多,除了商标位置不同,但是随着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我们物有所值的产品,会得到消费者性价比的认可。”
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1990年进入东华大学,九年评上副教授,去日本深造过,并获得“宝钢优秀青年教师奖”学校最高奖的张宏,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副院长的职位走进企业,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教授学生的知识自己也不相信。”
而之所以最终决定到雅戈尔,是在香港和总裁李如成在马路上走着聊天,觉得老板很务实,不张扬,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似。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吸引,张宏在雅戈尔这个巨人的背后默默的奋斗着,为了他和品牌相同的目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黄
文章关键词: 雅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