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无梭织机生产基地:山东省胶南市
生产规模世界最大的海藻加工基地,世界最大的手推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微生态药品生产基地……工业的强势发展已成为胶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令人炫目的重要一极。
几年来,围绕“工业强市”战略,胶南市突出“大项目、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三大亮点,狠抓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国民经济总量的60%、地方财政收入的70%、税收总额的80%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于工业。
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时间以来,一堆堆散发着恶臭的城市污泥是困扰城市环境的难题,处理方式稍有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利用污泥中含有丰富可燃物的特点,胶南易通热电与东南大学合作,成功开发污泥发电项目,一举破解了城市污泥综合利用的难题。数据显示,公司应用该项目后,日处理污泥200多吨,每天节约标准煤60多吨,直接增加经济效益逾1000万元。
“废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回收利用,即可变废为宝。”胶南市瞄准资源的“吃干榨尽”做文章,从废渣、废液中“淘金挖宝”,实施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每年可综合利用粉煤灰、污泥、煤泥等废弃物9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通过中水回用等方式年节约用水1000余万吨。
同时,该市突出抓好化工、机械、橡胶、热电等重点耗能产品、耗能行业和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特别是加强对23户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检查指导。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取水同比分别下降10%和12%。通过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促进集约发展,引导企业投入改造资金1020万元,对其中的11家企业先后采取了停产整顿和限产治理措施,全市废水量削减20%,COD削减近50%。
自主创新:抓工业升级主动权
2006年,胶南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同比提高了10.4个百分点。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为使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脱胎换骨”,胶南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明月集团、天一集团、东海药业公司等16家工业骨干企业研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达到5%。明月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全市累计发展青岛市级以上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8家。
自主创新企业是主体,但不等于“企业自己干,政府甩手看”。胶南市大力实施科技经费逐年增长机制,政府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连续三年设立2000万元科技扶持基金,在这些“种子”资金引导下,全市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已占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胶南对新建的国家级、省级、青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此外,全市50多家企业与80多家院所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春华秋实。东佳集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N201B系列组合式梳毛机、东海药业生物制药技术、天一电机高效旁磁快制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东佳集团步入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行业10强,环球集团、东佳集团、琅琊台集团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改造提升:促传统产业由弱趋强
“中国纺织机械名镇”王台镇,纺织机械产业从手工小作坊做起,经改造提升,目前已形成以东佳、星火集团为龙头,以海佳等340多家配套企业为支撑、与众多家庭工厂紧密协作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带起“家庭工厂”86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
着力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胶南市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全市安排的21个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入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4%;全市发展青岛市级以上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45个,申请专利629件,20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9%,提高10.4个百分点。
实施产权重组也是提升企业的重要途径。明月集团通过股权改革再发展,被列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海藻加工生产基地,为提升壮大海洋药物产业群奠定了基础。
手推车产业集群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成功跻身全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行列。以泰发集团、华天车辆为龙头的手推车产业群不断壮大,产品销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推车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