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EACH欲将化学品一网打尽 企业应优先注册
自2007年6月1日起,欧盟又一项新规--"REACH法规"将正式实施。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国内企业界对该项法规高度关注。与此前已经生效的欧盟WEEE和ROHS"两指令"相比,这是一道标准更严格、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的技术门槛,几乎将化学品以及下游产品"一网打尽",囊括了中国向欧盟进口的3万多种产品,包括石油、化工、医药、农药以及下游的纺织、服装、玩具、鞋、家具、机电等。按照这项新令,所有含有化学品原料的商品都要由欧盟相关部门认证,如果一旦认定具有毒性或污染环境,进口将被严格限制甚至取消。
"REACH法规"主要包括对相关产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等内容,最为突出的是注册。按规定,无论是已经使用还是新发明的化学品,只要生产或进口量超过1吨,生产商或进口商就必须进行产品注册,向REACH中央数据库提供信息。对于化工品下游产品,履行这一新规更为复杂。比如出口汽车,就必须对胶粘剂的成分进行分析测定,需要弄清楚有哪些化学成分、累计含量一年是否超过1吨,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注册。
虽说注册听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相当麻烦,必须是欧盟境内企业或者法人才能注册,否则就要先在欧盟设立机构。要知道,在欧盟注册一个商品,一般要近10万欧元;如果必须评估、授权,费用更是高达几十万欧元。此外,认证的技术指标也相当复杂,有的化学品认证指标多达180多项,甚至还有对第二代生物生殖毒性的试验结果,这些长期毒理性试验至少需要一两年才能做完。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REACH法规"将对中国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和出口等造成巨大影响。据估算,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成本将由此上升5%,从欧盟进口成本上升6%,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20万从业人员有可能丢掉饭碗。尤其是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一些优势或有市场潜力的化学品、使用这些化学品的下游产品将可能退出欧盟市场。这无疑将使得"中国制造"的出口成本明显提高,竞争力也大大削减。
面对这一新的贸易壁垒,国内企业该如何应对呢?商务部世贸司等单位日前在江苏南京举办"中国企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培训会",与相关企业共谋应对之策。专家指出,REACH法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控制化学品风险的责任从管理部门转到了企业,企业必须有责任主体意识。按照该法令的优先权规定,相关企业应尽早行动。因为如果同类商品的毒理试验等评估检测被其他企业做在了前面,后来者就只能向这家企业支付费用以分享资格,或者是其出口产品干脆放弃欧盟市场。因此,国内企业应多主动了解欧盟最新的贸易政策、技术壁垒等信息,密切关注上游化工企业应对"REACH法规"新的情况、新的进展,及早做好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同时要尽早行动,争取注册优先权。如在江苏常州就有企业在"REACH法规"实施前着手进行注册,有的则在欧盟筹办代表机构,未雨绸缪,以应对企业出口不测风云。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