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H法规正式生效 影响中欧90%以上贸易额
经过长达6年的讨论,2007年6月1日,欧盟REACH法规正式生效,这将使中国面临入世以来最大的贸易壁垒。业内专家指出,该法规的实施将影响中欧之间90%以上的贸易额,导致中国化工生产总值下降0.4%。
涉及产品范围很广
REACH法规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它的实施不仅会对石油和化工行业产生影响,而且对下游相关产业如纺织、轻工、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影响可能会更大。预计该法规实施后,不仅会使对欧盟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5%以上,还会使从欧盟进口产品的成本提高6%以上。
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欧化工品贸易额达到198.71亿美元,其中出口97.53亿美元,进口101.18亿美元。我国对欧盟在化学品方面进出口的总体情况是:出口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型产品,附加值较低;且出口的产品中具有风险性的化学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进口则以高档为主;出口企业对国内外标准、法规等规则重视不够、研究不足,应对技术性措施的手段落后;贸易容易受到影响。另外,国家级检测检验机构的检测检验结果,绝大多数得不到发达国家的认可,使出口企业在面对技术性措施时更加被动。
企业是应对的主体
在国内涉及化学品管理的部门中,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于2005年开始在各地调研企业对REACH(《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法规的认知情况,与企业探讨应对之策。
世贸组织司司长张向晨指出,企业是应对的主体。欧盟新化学品法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更多的控制化学品风险的责任从管理部门转到了企业。生产、经营、使用化学品的企业需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了解是否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而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持,没有数据就没有市场准入。数据的获得、按REACH法规相应地完成注册、评估和授权程序意味着生产和出口成本提高,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相应的挑战。
此外,在了解生产经营使用的化学品安全特性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这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样没有市场准入。
对于下游用户来说,需要配合上游企业提供化学品用途的信息、暴露场景的信息,保证化学品的安全信息在上下游链条上的流动传播,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企业必须成为应对REACH法规的主体,化学品行业需要更多地了解化学物质的特性,提供风险控制的解决方案,确保信息的流动。
相关管理部门多方协调
张向晨表示,行业协会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组织同行交流相同物质的数据、研究如何开展风险评价,提供咨询台服务等。政府面对化学行业关注健康、注重环境保护。控制化学品风险的大趋势,在化学品管理政策上也需要一定的调整,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多沟通,多协调,政策也需要协调统一。
到目前为止,商务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应对工作,今后还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跟踪REACH法规的实施细则,以便全面评估REACH法规对中欧贸易和中国企业的实质性影响。
争取欧盟的技术援助,办好中国的REACH法规咨询台(HELPDESK)。
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相关方对REACH法规的认知程度。与欧盟合作,召开REACH法规研讨会,帮助行业更全面掌握和理解REACH法规的各项要求,以便于我国企业应对。
组织编写《企业如何应对REACH指导手册》,发给各相关行业和企业,使他们在准备数据、准备技术卷宗、化学品安全报告、安全数据表和编制暴露场景描述等方面得到技术指导。
尽快研究代理注册问题,研究行业中介组织代理企业在欧盟注册的可能性,其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目前正在向欧盟咨询阶段。
由于REACH法规比较复杂,各项内容中理解也不一致,需要与欧盟REACH制定的主管机构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以获得权威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