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退税率再次调整使纺织业遭遇阵痛
目前,出口退税这个词已经成了纺织服装界最敏感的字眼。今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粘胶纤维下调至5%。不少中小服装企业重新陷入了僵局。
中国第一纺织网专业分析师李军认为,服装退税率下调是在意料之中的,但粘胶纤维一次下调了6个百分点,幅度之大始料未及。这也体现了我国这次重点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决心。
据了解,我国为了鼓励出口贸易,促进原始积累,1988年起确立了“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执行出口退税制度。但是不少企业利用政策扶植优势,将退税额回算入成本当中,走低价竞争的路子。部分中小企业一味打价格战,而忽略了树立自身品牌,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这次是个讯息,预示着国家政策慢慢开始转型。这些政策将促使企业更关注自身产品的质量,改变贸易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值。”李军表示。
据专家分析,国家采取的还是比较温和的、循序的调控手段,11%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退税率还是给了企业喘息和应对的空间。专家预测,如果现在国家完全取消出口退税率,中国纺织服装业几乎没有几家企业可以生存下来。
据海关总署统计,去年服装出口951.9亿美元,增长28.9%;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488亿美元,增长18.7%。作为我国贸易顺差的巨头,纺织业似乎高歌独奏。然而根据资料显示,虽然仍是增长,但同期增长率已经出现了回落趋势。
除了服装出口增长率回落之外,今年6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的REACH规章(即《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简称)更是让我国纺织业遭遇了入世以来最重的一创。该化学品监管体系将纺织过程中含有化学成分的染料、助剂、整理剂纳入监管范围。强硬的技术标准、高昂的注册许可费用及诸多限制的检测试验,让作为下游产品的纺织业陷入了困局。受REACH法规制约,上游原料成本会显著提升。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会使我国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约5%,进口欧盟产品的成本约增加6%。
李军认为,对此,国家希望引导企业走出“依靠出口退税”的惰性思潮。“中小企业可以从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上来,从承接订单、来料加工转至注重贴牌。”同时,企业可以尝试寻找合格的替代原料,减少REACH法规对纺织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