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业呼唤企业巨人:未来五年艰难蜕变
2001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彻底敞开了中国棉花产业走向市场经济的大门,久居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企业面对一个无限生机的市场,在兴奋、迷茫与激进的复杂心理支配下,携带万丈豪情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包括棉花产业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开始与国际融合。18万吨、87万吨、190万吨、257万吨、364万吨,2002—2006五年间,外棉进口量迅猛增长,中国棉花产业开始与国际市场艰难磨合。
中国加入WTO后,为适应WTO对成员国的有关要求,国家在棉花政策上也作了相应调整,主要包括进口管理、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方面。政策的调整与国内棉花企业的积极探索,使中国棉花市场逐渐从放开后的激进狂热回归到谨慎理智。
然而,理智并不意味着成熟,冷静下来的中国棉花产业将迎来更加残酷的考验——产业大整合。在未来几年,必将有大批棉花企业在这次残酷的整合中完成最后的谢幕,继而,人才、设备、资源等等得到充分优化组合,中国棉花产业将于这样的蜕变中走向成熟。
自1999年我国部分放开棉花市场以来,原有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纷纷改制,同时大批民营资本、个体资本纷纷进入棉花行业。1999年至2004年我国棉花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全国由不到4000家发展到当前的18000多家(其中有资质的8000多家),已形成国营、集体、股份、民营等多种成分并存的市场竞争格局。而这18000多家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近3000万吨,是正常年份棉花产量的4倍以上。严重饱和的棉花市场引发了棉花资源争夺之战,由此引发的无序竞争、囤积居奇、炒棉价种种问题不断上演,中国棉花产业在市场完全放开的五年多时间里一直在这样的窘境中挣扎。
资源大战远不止此。2006年10月下旬,业内讨论多年的“放开收购”的思路终成正果,《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新《办法》明确表示,彻底放开棉花收购,对棉花收购原则上不再实行资格认定。过去人人喊打的无证收购行为开始合法走上历史舞台。行业内不少人放言,未来棉花资源争夺大战将更加激烈,棉花市场秩序将更加混乱。
今年新棉上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将是棉花收购完全放开后的第一个收购季节,真正的资源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18000家棉花加工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开始一场生死攸关的残酷竞争。
面对一场“硬仗”,我们棉花企业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目前,棉花企业大部分是依靠银行贷款进行新棉收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仅靠农发行一条资金渠道“单条腿”走路。随着金融系统改革的深入,农发行资金使用将逐渐向商业化银行迈进,对棉花企业贷款资格审查将越来越严格,风险控制也将越来越完善,这在2006年新棉收购贷款的发放上得以显现。这“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时候问自己一句:“如果没有了农发行资金支持,巨额的收购资金该从何而来?”了。资金是棉花企业的软肋,质量管理也是每况愈下,由于大数棉花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收购时混等混级,粗放加工,皮棉含杂高、一致性差。棉花市场放开前的“四分五定”已经被很多棉花企业遗弃了。一位业内人士说:“放开棉花市场前,国内棉花市场一、二级棉所占比重在30%左右,现在除了新疆棉质量较好以外,内地基本上没有了一、二级棉,90%以上是三、四级的混级棉,浪费了宝贵的棉花资源。”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棉花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信誉等等方面不足以应付这场大规模、深层次的挑战,大批量被淘汰在所难免。
未来几年,中国的棉花产业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双重困扰。以占我国外棉进口总量50%左右的美国棉花为例,其最初是价格和质量优势赢得了国内众多纺织企业的青睐,在国内棉花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甚至出现有的纺织企业非外棉不用的现象。近一两年,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外棉进口政策逐渐调整,再加上澳大利亚、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棉花也开始进入我国,美国棉商和为之服务的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价格和质量之外,又继续展开了营销和售后服务攻势:2003年,他们让“美国棉花”标志进入中国内地,以打造美棉品牌和培养企业对美棉的消费习惯; 2005年,他们把其一年一度的“纯棉日”带入中国,以求让美棉时尚在中国深入人心。此外,他们还启动了“供应链营销行动”项目,将全球服装购买商介绍给中国纺织企业。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在整个产业链上的营销。
我国每年巨大的棉花供需缺口都依靠外棉来弥补,整个棉花产业已经患上了“外棉依赖综合症”,尤其是纺织链条。许多纺织企业对外棉的认可度比前几年大大提高。外棉由于是机械采摘,国内棉花普遍存在的“三丝”问题得以避免;由于外棉,尤其是美棉拥有政府的各种补贴,价格通常比国内棉花低;一旦外棉出现质量问题,国内纺织企业通过索赔基本上都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而一部分国内棉花企业不要谈索赔,就是在履约上也存在严重的信誉问题,棉花企业因为价格变动,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单方面撕毁合同的事情并不鲜见。
外棉三个优势直击国内棉花企业的三个软肋,如果未来几年,中国棉花企业在质量、信誉上不下狠工夫,必将有很大一部分被外棉击垮。
国内棉花市场放开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棉花加工行业被认为是暴利行业,加上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资金大量涌入,不少企业老板是抱着赌一把的心理在“玩”棉花,棉花企业管理素质较差,直到2003/2004年度的一场行业浩劫,才让资金持有者认识到棉花行业的高风险。在许多企业变得谨慎理智的时候,国家宏观政策也开始变得更加“艺术”,在棉花企业的资金使用、外棉配额的发放上做文章,实现了棉花价格平稳运行。虽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减弱了外棉对国产棉的冲击力,但在棉花企业主观谨慎和国家大政策的影响下,棉花市场一度出现僵持。棉花企业由此进入拼管理、讲策略的微利时代。
棉花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将作为一种发展趋势长期延续下去,但由于棉花市场放开较晚、门槛较低,不少企业经营者当时进入棉花行业是抱着淘金的梦想盲目进入,一旦行业进入拼管理、讲策略的微利时代,这部分企业经营者将无法适应这种挑战。微利时代对棉花企业的整体实力是一种考验,更是对企业决策者和行业整体人才素质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
未来五年,中国棉花企业将进行一场大洗牌,中国棉花产业将完成艰难蜕变。
其实从2006/2007棉花年度开始,产业已经于无形中开始大整合,我们也已经看到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局,其中有名不见经传的小轧花厂,也有耳熟能详的大企业。那么,不难看出整个行业的大洗牌将向何处发展。
——通过残酷竞争,存活下来的棉花企业将深刻认识到管理、信誉、人才等的重要性,彻底抛弃赌博的心理,转而开始研究如何经营企业,并学会以全球眼光谋取企业发展。毫无疑问,在优胜劣汰中棉花行业整体竞争力将得到迅速提高。
——在这场大洗牌中,大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国家将在政策、资金上更加侧重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资源、资金将得到优化和合理利用。存活下来的企业将采取兼并、收购等方式重组企业,并以现代企业制度向集约化生产、集团化发展迈进。超大型棉花企业集团将发挥市场主导力量。
——棉花流通与棉农两个利益链条将融为一体。由于棉花企业对质量的重视,开始以合作社或者订单种植的方式与棉农合作,以此保证企业的棉花资源和质量。
棉花产业将进行的这场大整合,虽然疼痛残酷,但却孕育着中国棉花产业光明的未来。这是一个需要诞生中国棉花企业巨人,也将要孕育出中国棉花企业巨人的时代。
2007年后,中国棉花市场将是一个国内超大型棉花企业和老牌外国棉商开展真正较量的舞台。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