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罗田县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初见成效
我国向来有“丝绸大国”之称,蚕丝绸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为了使其得到继承和发展,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可以使中部和东部协调发展,优化蚕桑业区域布局,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从丝绸大国变成丝绸强国。很快,“东桑西移工程”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如火如荼地实施开来。它将给罗田县的蚕桑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四大优势为工程实施打基础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罗田县位于湖北省的东部,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十分适宜桑树和蚕的生长。
二、罗田县的蚕桑业开发较早,1972年被认定为全国蚕丝出口基地县,随后该县建起了桑种场,蚕茧公司,缫丝厂,娟纺厂,印染厂等进口公司,到1995年,全县桑园面积超过10万亩。
三、润丰蚕丝有限公司和德利丝有限公司发挥其龙头产业优势,带头发展蚕丝业。两公司现有生产能力12040绪,离商务部核定该县缫丝生产能力18000绪仅一步之遥。县润丰公司有生产能力6040绪,收烘蚕站82个,季收烘能力250万公斤。2005年,该公司收烘干蚕700多吨,产白厂丝18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500万元,利税近300万元。
四、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罗田县政府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县桑园面积要达到10万亩,鲜蚕产量达到1000万斤,蚕丝绸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该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商务局,县农业局,县蚕丝绸协会和各乡镇政府也各负其责,以“区域化,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经营模式,以“因地制宜和向优势集中”为原则,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切实提高全县桑蚕种养水平,加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项措施让工程实施更有保障
一、政府主导。为了支持“东桑西移工程”,建设县政府决定拿出2600万元,支持以缫丝厂和蚕茧公司为主体的县蚕丝绸总公司改制,目前已到位1900万元。投资了100多万元,修建通往核心示范园的水泥路。此外,县政府要求有关部门筹借100万元资金投入蚕桑基地建设。
二、党员带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大批共产党员积极带头发挥了示范作用,白庙河乡刘氏祠村党员黄义方原在上海打工,每月收入3000元,当他看到沪宁高速公路两旁发达地区农民仍然坚持种桑蚕,便毅然决定带头留乡搞蚕桑生产,现在已投资建了一个80多平方米的养茧大棚,他准备明年再租10亩桑园,扩大规模,带动全县的乡亲们恢复蚕桑生产。
三、部门协调。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罗田县有关部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县商务部代表县政府履行蚕丝绸协调职能,管理鲜蚕收购,加工和蚕丝出口。县农业局负责指导全县蚕桑产业,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桑蚕产业的发展。
三大成效让农民更有信心
通过项目的实施,罗田县蚕桑生产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一、农民增加收入。全县今年比去年多放养蚕种1.2万张,提高鲜茧价格1万元左右后,全年蚕茧收入同比增加16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2万元。
二、各业增加效益。用方格簇蚕缫丝,折可下降50公斤,吨丝质量可达到5A,每吨受价可提高5000元—10000元。
三、旅游增加看点。该工程实施区座落在大别山风景区,山体连绵起伏,桑林山间围绕,碧波荡漾,再加上养蚕大棚建立在道路两旁,形成一道别具一格的靓丽风景线,使得这里充满了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