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米兰--常熟招商城打造服装之都纪实
2006年9月2日,江苏常熟招商城商务代表团赴欧考察团来到世界服装之都——米兰,久居这里的华人闻讯赶来,他们兴奋地对代表团说:“我们看到了央视4套‘做服装就到中国常熟招商城’的广告语,特别想去常熟看看,把常熟招商城的服装销到意大利去。”
在意大利?以常熟招商城党工委书记潘虹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赢得了尊重?赢得了信心。他们坚信:随着常熟招商城打造服装之都步伐的加快?“中国米兰”将很快在这里崛起。
历经22年的发展,目前,常熟招商城已拥有35个专业市场,2万5千多个商铺?8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营者云集于此,国内外5000多个服装品牌在此汇聚;日均客流量20万人次,资金流量6.12亿元,货运吞吐2500多吨……
一个个惊人的数字,勾画出了常熟招商城这3.71平方公里土地上创造出的经济奇迹。
因势利导:优势基因强身健体
江苏常熟招商城始建于1985年,当初只是由当地农民自发形成的3亩地的地摊市场,经过政府的引导逐步形成规模。从1996年起,常熟招商城市场成交额连续十年超100亿元;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2006年,交易额更是一举突破306亿元,名列“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榜首,开创了招商城发展的新纪元。22年来,常熟招商城的发展道路看似不可思议,但特有的基本因素(以下简称基因)也决定了商城今天乃至未来的成功是一种必然。
“基因”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常熟地处我国长三角经济区,东邻上海,南倚苏州,西连无锡,北与南通隔江相望,交通便捷,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锡太公路,204、227、343国道以及即将建成的苏通长江大桥等均从常熟过境。正是凭借着常熟特有的区位优势,常熟招商城形成了极为发达的物流系统。公路、铁路、航空托运的运输服务网络十分完善,辟有241条直达客货运输专线,北到黑河,南抵海南,西到乌鲁木齐,连通全国1000多个县市。
“基因”之二:“前店后厂”式的一级批发市场。常熟招商城在起步阶段就引入“前店后厂”的模式,常熟本地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进驻服装城,直接面对销售终端,这样没有中间环节的利润瓜分,自然更具价格优势,此外,市场和技术等信息能够及时地传达给后方进行快速反应。之所以能够做一级批发市场,靠的还是常熟当地5000多家服装服饰企业作后盾。
“基因”之三:准确的市场定位。常熟招商城起步之初以及前期发展阶段,所经销的产品都以中低档服装为主,价格适中,符合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有了最广大的消费群体,当然就有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招商城虽然吸引了大量知名品牌前来,但主体仍然是中小企业和正在成长中的品牌。正如招商城时装中心总经理陆建良所说:“目前,招商城对国内外那些健康成长的中小品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因为中小企业没有充裕的资本进行品牌运作,而他们却可以共享招商城通用的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并通过销售网络的知名度吸引顾客、扩大销路、推广品牌。”
“基因”之四:诚信的经营环境。外地客商与招商城的经营户谈好买卖,只需交纳货款,就可以抽身离去,而货物完全不用惦念便会在几天内如影而至?快捷、诚信的物流体系早已成为招商城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这只是招商城诚信经商环境的一个侧面。雪韵飘董事长陈雪江说:“雪韵飘能从一个技术薄弱,设备简陋的小工厂做到今天的规模,诚信是一大`法宝,没有什么财富比诚信来得更宝贵,而正是在招商城几十年的经历教会了我这些。”
厚积薄发:优势产业效应联动
近年来?常熟市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称号。海虞镇、新港镇、支塘镇、沙家浜镇、古里镇、辛庄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别命名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毛衫名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羽绒服装名镇”、“中国针织服装名镇”,全市共拥有6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镇”,名列国内县(市)之首。去年,常熟市实现GDP809亿元?财政收入102.72亿元?人均GDP1万美元?常熟服装服饰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就业人数超过从业人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依托常熟招商城这一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金桥”?一大批个体经营户?完成原始积累后纷纷兴办实业,实现了从小店铺到大工厂的飞跃。常熟雪韵飘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雪江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89年他来到招商城,做起了羽绒服生意,目前,雪韵飘年销售额已达到6亿元,而且加冕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三项称号。
常熟服装服饰这一产业优势,为百姓提供了广阔的致富舞台。在招商城6万多商户中,常熟本地人占了一半,从中获得巨大的实惠:今年50岁的陈正达,以前一家三口靠1.5亩地来营生,1992年他开始制作竹针、竹镊子等手工艺品到招商城贩卖,农忙时还要回家种田,就是靠着90公分的一个地摊,他当年就成了万元户,后来生意越来越好,1996年花14万在常熟买了房,告别了农民生涯。如今,他在招商城经营着3个小商品店面,具体的收入他不肯透露,但显然生活是越来越丰足了,他对记者说:“像我这样从农民变成商户的,在常熟还有很多,尤其在服装行业。”
二次创业:三年再造一个新商城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招商城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招商城的发展也遭遇到了瓶颈。
首先是体制上的制约,当时招商城内不同专业市场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比较分散,多头管理的现象给市场整体推广、营销及管理上都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弊病。2003年初,常熟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城进行了管理体制和股权结构的调整。在管理上,将招商城体制单列,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财政上实行单独核算,选派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进入商城领导层,此外组建了常熟招商城集团有限公司,将原来分散的28家市场进行资产整合,并且划行归市组成6个管理片区,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既解决了机关部门办市场的资金困难,又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变。
其次,随着近年来外地新兴市场的崛起,再加上消费群体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常熟招商城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由马路市场发展起来的招商城存在先天的劣势:布局欠合理、基础设施陈旧、交易环境落后,名牌产品比例偏低等等,这些短板严重制约着招商城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一个旨在构筑“市场规模领先,结构布局合理,整体联合有序,配套完善,管理运行科学,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广阔的大市场格局”的宏伟蓝图应运而生,常熟市委、市政府在2004年提出了“艰苦奋斗新三年,三年再造一个新商城”的目标,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壮丽序幕。随后,招商城请中国规划设计院作了整体规划,确定了40多项市场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开始实施升级改造工程,三年间共投入40多亿元改造提升市场环境。目前,招商城已顺利实现了这个目标:市场总建筑面积翻了一番,其中有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还有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八达、新丰两家专业鞋类市场,全国单体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时装中心等。
通过改造,新商场实现了向规模化、现代化、多元化的升级。市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不仅告别了昔日局促、嘈杂、砖墩、水泥摊位的大棚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商品展示厅。在小商品市场经营花边服装辅料的周先生激动地说:“这里空间大多了,而且将同一类的商品店铺划分在一起,更便于顾客寻找和挑选,这种安排比较科学,不像以往没有改造前在万利那边,狭窄拥挤,混乱不堪。”2006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前往常熟招商城市场视察,高度评价招商城的发展变化,称赞招商城三年“整整换了一代”。
如虎添翼:打造国际服装名城
2006年8月份,投资3亿多元的常熟招商城时装中心刚刚开始运营,就吸引了韩国女装界的“眼球”。包括雪丽、柏兰斯雅等在内的50多个韩国品牌女装已经入住时装中心,这是招商城首次单独组建国外品牌女装区,此举标志着招商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我们的市场必须从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的方向过渡,由原来的以国内市场为主,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招商城管委会主任潘云来说,“我们要做中国的米兰,就必须加速商贸形态向商务形态的提升,使常熟招商城真正成为购物者的天堂。”
为了加快推进传统模式向现代商务的转变,进一步延伸市场交易边际,走向国际,招商城推出信息化新举措,计划三年内发展10000宽带用户,提高电脑普及率和使用率,并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语音平台、短信平台、平面媒体为辅,全方位解决信息流问题,以建设网上三维商城为基础,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平台,畅通信息流、整合资金流、运营大物流,真正实现从传统交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变。今年招商城已经投入了1500万元,第一批赠送3000台电脑,并免费为商户开办电脑培训班,让每个商户除了可以获得电子商务带来的方便快捷和商业利润,又能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
常熟招商城的建成时间早,产业基础雄厚、人流量大、辐射面广,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旅游资源。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市场在常熟迅速升温,去年来常熟旅游统计接待超过1000万人次。目前招商城正在积极申报“国家4A级旅游购物市场”,编制景区游览全景图,配套建设游客中心等各类创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以商带游,以游促商,吸引世界宾朋前来游玩,这也是招商城打造世界服装服饰名城的突破口之一。
来源:服装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