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新国企:广东丝绸“打造丝绸新王国”
“我差点成为丝绸国企的末代总经理。”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蔡高声如今可以坦然笑侃当年的尴尬了。
作为广东省首宗国资板块重组,以广东省丝绸集团为基础,整合轻纺控股公司组建而成的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将于7月中下旬挂牌,届时,重组后的丝绸纺织集团总资产约63亿元,这将是中国纺织业的最大一次重组。
在此之前,2007年6月,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丝绸)成功重组湖南省丝绸公司,更早的2月1日,由广东丝绸集团控股55%的广西丝绸集团挂牌。
至此,南中国丝绸产业带已雏形初具,广东丝绸集团打造全国丝绸纺织最大王国的野心显露无疑。
老国企换新“发动机”
2006年,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丝绸)进出口总值23.3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的丝绸出口企业,旗下85个并账单位84家飘红盈利。
而就在10年前,这家老字号国企却一度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所属85个并账单位84家亏损,利润总额仅有1732万元。面临被取消专营政策,又逢外资民企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遭遇反倾销等难题,当时的广东省政府险些将广东丝绸退出国有领域。
丝绸是国宝,但中国的丝绸产业大而不强,仅是国际丝绸市场的“原料输出国”,目前换汇水平仅为韩国的1/2、日本的1/4,意大利的1/13,并缺乏知名品牌。在这样竞争激烈的领域,作为国有企业,广东丝绸又有何能耐“枯木逢春”,并打造起南中国的“丝绸王国”?
2007年6月底,在国资委组织的“全国十大国企典型”报告会上,本报记者追问蔡高声。
“当年我厚着脸皮去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游说,说广东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国企在促进广东山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方面有着民企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东丝绸这块国有的牌子不能倒。”蔡高声介绍,他和其他班子成员游说的辛苦没白费,2000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对丝绸集团进行授权经营。
至此,广东丝绸集团开始根治国企的“致命伤”,推进了下属企业的资产重组和产权制度改革,逐步用主体重组、整体改制、抵押经营、整合重组、破产重组、建新租旧、关闭破产等7种模式进行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国有控股、参股、混合型所有制的格局。改制后的子公司国有持股比例一般为35%—60%之间,经营班子、骨干和员工各占有一定股份,实现了产权多元化。
“我真怕参加过100届广交会、有50多年历史的丝绸外贸国企,倒在我的手上,所以当时破釜沉舟进行产权改革,逼着经营班子拿钱入股,把管理层、员工和企业发展真正绑在一起,把体制搞活……,现在看来,这一步走对了。”蔡高声介绍。
7年过后,广东丝绸大为改观,集团下属的85户企业,有80户改制完毕,改制面达94%。以子公司中山市丝绸进出口公司为例,1999年出口4340多万美元,净资产仅有130多万元。改制后得到了迅速发展,2006年进出口额达5亿美元,净资产增加到4522万元,赢利2069万元。
重组中国丝绸产业带
一位业界人士介绍,“广东丝绸凭借进出口贸易及珠三角纺织产业强大的加工能力,在省内就地重组,现在又将手伸向了广西、湖南等原料腹地,打通产业链的意图很明显。”
6月,广东丝绸集团通过公开转让程序受让了湖南丝绸进出口公司50%的股权,年初,广东丝绸已经和广西丝绸进出口公司出资组建新的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丝绸居于控股地位,持股55%。
省内,广东丝绸集团启动了佛山珠三角区域总部、粤西茂名区域总部,把分散在珠三角各地的产业资源与佛山丝绸纺织服装的传统产业优势、粤西资源进行整合。
“我们希望广东丝绸的经营模式可以复制到湖南、广西丝绸国企身上,打通企业上游。”蔡高声告诉记者。
广东省国资委助理巡视员吴建国表示,广东丝绸一系列国企资产重组,目的就是在未来五年里,打造丝绸产业国企“航母”,增强广东国企市场竞争力。
伴随着这次大手笔重组,南中国丝绸纺织产业带跃然纸上。
据了解,广东丝绸可能通过两条途径启动上市计划。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广东丝绸目前的丝丽集团为基础上市,或是借助集团分公司“中山丝绸”平台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