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吨抛储影响有限 棉市场依然“僧多粥少”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抛售30万吨储备棉对国内棉花市场影响不会很大,更多体现了国家的一种调控态度;棉花市场的缺口依然存在,未来棉价或将继续小幅上涨。
30万吨抛储量影响有限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7月10日发布关于“组织国家储备棉竞卖交易”的公告,欲从7月16号起在交易市场以公开竞卖方式轮换出30万吨国家储备棉,以保证市场供应,保持棉花价格平稳运行。如果市场价格上涨过高,再根据市场情况增加轮出数量。
第一纺织网行业分析师陈晓燕认为,抛储是在国内棉花资源大部分被消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段时期以来,外棉进口少、国棉大部分被消耗,国内可供的棉花资源不足;同时,6月份以来,棉花市场“涨”声不断,也促使国家储备棉的“现身”。
据发改委此前报告显示,6月份棉花价格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全月国内市场棉花平均价格比上月上涨3%。根据中国棉花网监测信息,国内市场标准级棉花平均销售价格6月上旬为每吨13061元,中旬升至13304元,下旬进一步升至13666元。
棉花价格的走高虽然并没有导致下游棉纱价格的明显上涨,但棉价的持续上涨还是给棉纺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心理。此前市场一直有传闻国家会抛售部分储备棉来抑制棉价过快增长,现在传闻终得证实,不过“30万吨的抛售量”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会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稳定棉价的效果可能无法达到。
陈晓燕表示,30万吨的储备棉抛售量,棉花市场差不多10天就能消耗掉,而且,国家所抛售的储备棉多是一些老的商品棉,单从数量和棉花品质上很难对国内棉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不过,这透露了国家当前调控棉市的一个态度,“政策面上的影响要更大些”。
未来棉价有小幅上涨可能
陈晓燕表示,从纺织企业反映看,大部分纺企对现在的棉价表示可以承受,但对高等级、质量好的棉花需求很大,而且许多企业预期下年度用棉成本将高于本年度,有“提前存粮”的打算。
她同时认为,外棉进口减少,但国内棉花需求并没有减少,缺口依然存在,未来棉价存在进一步小幅上涨的可能。
据年初粗略统计,我国国内对棉花的消耗量在1000吨以上,而本年度国内棉花产量在700万吨左右,进口棉比例至少应在30%。而2006/07年度以来,棉花进口数量持续低位,6月份进口棉只有25.25万吨,4、5、6三个月进口总量仅为67万吨;2006/07年度前10个月中国进口外棉总量为179万吨,平均每个月仅有18万吨。按照国内每月消费85-100万吨棉花来估计,前十个月国内消耗外棉的比例仅为18-21%。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情况是:近期外棉价格暴涨,进口高等级棉价格上涨至74美分/磅。曾有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棉价迎来了近三年以来的大牛市,纽约期棉未来价格向75美分/磅看齐。
国际棉价的走高一定程度上也会减缓外棉的大量进口“步伐”,国内棉花市场缺口如果长期得不到填补,价格就势必会上涨。国家抛储表示了对棉市的调控,然而,本次抛储可能无法达到稳定棉价的作用、未来还有上涨可能。从而也会引来国家再次调控、继续抛储。
然而,陈晓燕表示,国家可供调配的储备棉数量并不足。从有关数据看,近三年以来,国家储备棉的轮入量要小于抛出量,同时储备棉中质量好的高等级棉数量也有限,所以如何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好的调控效果,国家相关机构将面临重要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