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茧丝绸行业2007年第二季度监测报告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7-13 16:38:58  来源: 收藏

   一、春收购状况与丝绸出口状况

    (一)春茧收购状况

    除了两广地区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春茧上市收购在本月展开,各地鲜茧收购也保持良好的秩序,实际收购价格也基本上都在各地制定的中准价上下浮动。据商务部对全国15个主产省55家蚕茧收购企业监测,6月18?D25日全国平均收购价格962元?D1005元/担。其中,江苏1167元/担,山东1098元/担,河南1050元/担,居全国前3位。下面是各地春茧收购简况:

    1、广西广东地区

    4月中旬两广地区首批鲜茧上市,价格普遍在13-16元/公斤,4月底茧价开始回升,5月初鲜茧收购价上升到16-18元/公斤,横县、宜州等部分蚕区茧价达18-20元/公斤。5月份大批量上市的鲜茧平均收购价格在850?D950元/担,个别地区超过1000元/担,而6月份陆续小批量上市的鲜茧由于质量原因,平均收购价格要略低于这一水平。

    2、江苏地区

    2007年春季江苏全省出库饲养春蚕(省蚕种公司口径,社会饲养量的统计数要高约3-5万张)134.4万张,另有5月22日左右出库的二春蚕4.8万张,合计139.01万张,同比增加1.7万张,增幅1.3%。(其中南通市共出库61万张,比去年同期增加8.4%;盐城市共出库35.5万张,同比去年增加10.7%)。由于天气原因,产量受到影响,预计全省春茧张产量40Kg左右,这样算的话预计总产量为5.5万吨。

    鲜茧收购指导价格为950元/担,上下浮动15%。全省实际收购价格在1050元/担左右(苏州市的吴江约1030元、南通市和盐城市约110元、宿迁市的宿豫约900元、淮阴的金湖1050元)。

    3、浙江地区

    浙江省农业厅信息显示,浙江省今春蚕桑产量减少,收益下降,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春茧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其中主产区嘉兴市开秤收购价格在940元/担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228元/担下跌23.5%;湖州平均收购价为1010元/担,同比下降242元/担,降幅达19.33%。据浙江省农业厅介绍,去冬今春全省种改桑面积近12万亩,同比增加4%;春蚕饲养量为102万张,同比增涨5%;产茧4.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平均张产45公斤,同比减少6%;平均收购价每担1000元左右,同比减少20%;蚕农养蚕总收入9.2亿元左右,同比减少21%。

    4、四川地区

    截止5月10日统计,四川全省今春共发放一代杂交种82万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13%,其中南充、广元、攀枝花、宜宾、凉山、自贡等市(州)排在增幅的前六位。

    四川省春茧平均收购价是18元/公斤。最高是攀枝花,均价21元/公斤,广安、南充一带价格较低,均价在16至17元/公斤左右。今年茧价比去年春茧收购价19.5元/公斤下滑了近10%。

    5、安徽地区:

    全省春蚕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蚕农生产积极性较高。据初步统计,全省春蚕发种40.52万盒,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新辟桑园8.9万亩,同比增加50%。安徽东至县平均收购价为14.4元/公斤,同比下降25.8%;歙县每担稳定在1700?D1900元之间,收购均价较去年降低了八九百元。

    6、陕西地区:

    全省春季共发放蚕种31.5万张,比去年同期的27.4万张增加4万多张,同比增长15%,其中安康市发种27.3万张,同比增长18%预计全省春茧产量达10296吨,比去年同期的9573吨增加723吨,同比增长7.55%;全省春茧实际收购综合平均价格为每50公斤988.5元,高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预计的今年全国平均收购价每50公斤980元,蚕农可获得现金收入2.04亿元。

    今年春茧收购价格普遍较低,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蚕茧收购价格大幅降低的原因时表示,最主要是国内蚕茧产能快速扩张。随着近几年来茧价的大幅走高,国内蚕业生产开始快速增长,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去年全国的蚕茧产量已经达到72.6万吨,比上年增长18%,预计今年产量还会继续增加。而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的需求并没有同步上升,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由于印度等国对我国出口的白厂丝、绸缎实施反倾销等措施,茧丝供需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这种供需变化表现在价格上,去年白厂丝价格一度到达每吨35万元左右,今年初下跌至每吨21万-22万元,目前价格仍在每吨18万-20万元。

    (二)2007年1-5月份丝绸出口简况

    据我国海关统计,1-5月我国丝绸商品出口31.99亿美元,同比下降1.77%。其中,真丝绸商品出口13.55亿美元,同比下降6.25%;化纤绸出口18.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1、蚕丝类:
    蚕丝类出口9506吨,金额2.3亿美元,平均单价24.21美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7.4%、15.02%和8.23%。蚕丝类商品中,出口数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商品为绢纺纱线,其次为捻丝,降幅分别高达60.4%和26.43%。

     2、绸缎:
    绸缎出口24.6亿米,同比下降4.5%;金额21.21亿美元,平均单价0.86美元/米,同比分别增长1.03%和5.79%。化纤绸出口23.76亿米,同比下降4.5%;金额18.43亿美元,平均单价0.78美元/米,同比分别增长1.82%和6.62%。化纤绸出口额占绸缎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6.9%。真丝绸缎出口8389万米,金额2.7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53%和3.92%;平均单价3.31美元/米,同比增长0.64%。其中,坯绸出口小幅下降,出口数量6547万米,金额1.87亿美元,平均单价2.86美元/米,同比分别下降3.47%、4.14%和0.7%。坯绸出口额占真丝绸缎出口额的比重达67.33%。

    3、丝绸制成品:
    丝绸制成品出口8.47亿美元,同比下降4.34%。其中丝绸服装出口大幅下降,出口数量6223万套,金额6.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97%和7.97%;平均单价10.44美元/套,同比增长3.37%。丝绸服装出口额占丝绸制成品出口总额的76.66%。

    4、主要出口市场:
    主要出口市场排名前8位依次为:美国、香港、阿联酋、印度、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德国。除对印度、巴基斯坦、德国出口有所增长外,其他主要市场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日本出口降幅最大,达26.17%,其他出口市场降幅均未超过10%。

    5、主要出口省市:
    前五大出口省市依次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四川。主要省市中,除上海、广东两省出口出现下降外,其他主要省市出口均实现增长,但增幅很小,均未超过6%。

    二、二季度市场行情回顾

    整个季度茧丝行情经历了一个跌入低谷而后又缓慢回升的过程。总体来说,本季度延续了上一季度行情低迷的态势,干茧现货价格保持在4.8-5.9万元之间波动,厂丝价格保持在18.40-20.70万元之间波动,现货价格的疲软缘于消费增长的乏力,特别是出口难有增长。相比现货价格的沉闷,茧丝盘面价格在4月底进入低谷以后,借助于春茧上市,形成了自四月底开始至6月中全国范围内春茧收购结束的一段较长时间的反弹,一度与现货价格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一时期业内人士称之为茧丝价格的理性回归。受制于基本面支撑乏力的状况,茧丝盘面价格在20.5万元这一国家收储线受到强力阻击,之后转而向下,与现货价格的价差迅速缩小,盘整于19-20万元之间。本次春茧上市期间茧丝盘面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振荡,这在历次鲜茧上市期间难以避免,难得的此次盘面始终没有出现非理性的涨跌,从而整个上半年的茧丝行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一)部分现货价格行情走势





    (二)广西大宗工业原料交易市场行情回顾











    一季度干茧和生丝成交量和持仓量均持续增加,在三月份达到峰值,很显然,交易商期待丝绸交易会能带来利好。但是,丝绸交易会成果有限,加之国家接连出台了宏观紧缩政策,出口进一步不景气,交易商对未来行情持悲观态度,因而持仓量在4月份大幅下跌。5月份盘面回暖的时候持仓量曾有所增长,但出于谨慎考虑,无论是行情上涨还是下跌的时候,很多交易商都选择获利平仓或者割肉,因而持仓量继续下跌。截止6月末,GJ07009持仓量从3月末的2925批减至400批,SS0709从3760减至654批。

    三、上半年主要宏观调控措施

    (一)厂丝收储措施

    为维护价格的稳定,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茧丝办在一季度接连下文且三次发布特别提醒,并三次发布收储通知,将收储时间从2月底延长至3月底,并依次收储最低价格从19.5万元/吨提高到20.5万元/吨,于4月份完成收储,共收储了6000吨厂丝。实践证明,国家收储措施是今年上半年茧丝行情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茧丝办发布的一系列文件显示的宏观调空的决心是坚定的,投入的巨额资金显示了国家调控的力度,因而,此番调控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从心理上给业内业人士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后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效将越发明显。

    (二)启动茧丝绸监测日报制度

    为深入实施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工作,进一步做好信息链建设,及时了解掌握各地春茧收购情况及收购价格,做好信息发布和引导工作,国家茧丝办于6月1日发出关于做好2007年春茧收购期间信息报送的通知,决定会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简称促进中心)依据《2006?D2008年度全国茧丝绸行业市场监测报表制度》,于6月5日启动茧丝绸监测日报制度。通知要求各有关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自6月5日至6月25日,于每周三将本地区各主产县(区)的鲜茧收购价格及收购量上报国家茧丝办,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于6月28日前,将本省(区、市)鲜茧生产、收购情况的统计表和总结材料上报国家茧丝办。

    (三)三部委发出关于做好2007年蚕茧收购价格及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委、商务部、工商总局于6月7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蚕茧生产指导、合理制定蚕茧收购价格政策以及规范蚕茧收购市场秩序,通知强调各地价格、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要加强蚕茧生产、收购和价格动态情况的监测,引导茧农和丝绸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努力保持茧丝绸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其中包括:
    1、加强蚕茧生产指导
    2、合理制定蚕茧收购价格政策
    3、规范蚕茧收购市场秩序。

    (四)商务部公布《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

    为规范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商务部制定的《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已经公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鲜茧收购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鲜茧收购的经营者,必须通过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取得鲜茧收购资格,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本办法所称的鲜茧收购经营者包括从事鲜茧收购的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第七条规定取得鲜茧收购资格的经营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当地县级以上蚕桑生产发展及茧站布点规划,有稳定的鲜茧茧源。
    (二)具有与收购能力相适应的资金实力。
    (三)具备完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各个工种、工序的工作规范和岗位责任制度等。
    (四)具有与其承担的鲜茧收购量和茧处理量相配套的收购、检验和贮存场地,收购门市、储存场地和烘茧场地应分别不低于每50公斤鲜茧占地0.2平方米、0.2平方米和0.4平方米。
    (五)鲜茧收购、检验和烘茧所需的设备齐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运转状况良好,与收购能力相适应,全部设备应在有效使用期内。
    (六)鲜茧收购和干茧贮存的设施和环境应具备防潮、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的能力,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劳动安全、消防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对于加强蚕茧生产指导、合理制定蚕茧收购价格政策以及规范蚕茧收购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茧丝收储措施有力地维护了茧丝价格的稳定,同时各地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引导茧农和丝绸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保持茧丝绸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受政策时滞的影响,相信国家与地方今后会更好地提高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效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茧丝绸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四、行业运行的宏观环境

    (一)东桑西移工程进展顺利

    2006年3月下旬,由商务部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重点选择广西、江西、四川、重庆、陕西等桑蚕生产基础较好的中西部15个省(区、市)50个县,拟定到2010年末,在全国建设200个万亩以上的桑蚕基地。项目实施1年后,东桑西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据统计,至2006年年底50个蚕桑基地在中西部全面建成,中西部15个省(区、市)的桑园面积占全国的7.3%,蚕茧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9.1%,已经超过东部的蚕茧产量。在工程规划之列的50个龙头企业在投资蚕桑基地的同时,一半以上就地发展缫丝,每个企业平均为农民提供800个~1200个就业岗位。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这50个蚕桑基地共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4.5亿元,户均实现收入5600元,同比增长1倍。

    在种桑养蚕产业西移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带来更高收入的同时,将东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移到中西部,实现当地农民、企业家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相比产业产值的增长则更为深远而有益。东桑西移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东部地区通过优化现有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丝绸加工园区现代化水平,带动西部发展。

    在东桑西移工程中,广西收益颇丰。广西优良的桑树种质资源有力促进了其蚕桑产业链的延伸,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目前,广西正全面展开蚕桑科技入户工程,计划年内培训蚕农40万人次,打造广西“蚕业人才小高地”,以科技的力量打造“国内外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加工基地”。

    (二)欲控流行趋势话语权,中国丝绸旨在复兴

    中国丝绸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是我国纺织门类中最具纤维资源优势的领域。我国生丝和真丝绸缎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但是,目前中国丝绸行业仍是以生产、加工中低档产品为主,无法获得应有的出口附加值。因此,中国的丝绸产业亟待转变利润增长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如何能够让我们的丝绸真正把握住流行趋势、拥有时尚话语权,便成为中国丝绸复兴之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

    基于共同的历史使命感和行业责任感,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达利集团,于2007年初碰撞出“以流行趋势研究为先导,加速产品创新,完善产业链整合,塑造中国新丝绸”的共同理念。并决定倾情联手,集合各方资源优势,在中国丝绸行业协会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的支持和配合下,共同开展“中国纺织面料-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项目,以扫除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的文化和时尚“盲点”。2007年5月29日,中国纺织面料?D?D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斌红介绍了“中国纺织面料――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工作进程。来自中国纺织行业尤其是丝绸行业中的各方专家学者和上百家新闻媒体汇集杭州凯悦大酒店,共同见证了这个对于中国丝绸产业而言,非比寻常的重要时刻的到来。

    据项目报告书中介绍,项目的运作方将调动国内权威专家和著名设计师等人才资源,成立“中国纺织面料-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委员会”。并下设课题研究中心,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中国丝绸流行趋势研究体系的工作流程和资源库,共同开展流行趋势的研究和产业化运作。按照国际惯例,该项目将每年发布春夏、秋冬“中国纺织面料?D?D丝绸产品流行趋势”提案,并由达利集团在其完整的丝绸产业链上开展产品研发生产和设计的应用,将流行趋势研究结果尽快付诸于产业运作,并通过专业展会和行业活动向国内外同行发布。

    众多业内专家认为,该项目的启动是中国丝绸业产业链整合的必然之举。此举对于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完善丝绸业产业链而言,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称之为“一次复兴中国丝绸之路的破冰之旅”。

    (三)印度反倾销调查对茧丝绸行业的影响

    在欧美对中国纺织品实行“特保”的声音还没落下,印度又对中国绸缎挥起了反倾销“板斧”。5月18日,印度贸工部反倾销局正式发出对中国绸缎的反倾销立案公告。公告内容并不详细,只是提到了要对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期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20克~100克/米、税号在5007项下的真丝原料织物进行反倾销调查。据了解,在涉案的102家企业中,出口额在10美元以上的就有58家,其中23家在100万美元以上,本次涉案金额约为1.81亿美元。

    一位WTO专家称这次公告调查是“一体化(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配额)以来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此前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地区启动的都是“特保”而非反倾销。印度政府多年来对包括丝绸在内的纺织品进行扶植,近年政府的投资力度加大,并得到世界银行以及瑞士、日本等国银行的扶持。印度财政部长帕拉尼亚潘.奇丹巴拉姆公开表示,由于印度纺织工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和出口潜力,政府将继续鼓励该行业的发展。本次提起立案的主体企业之一――卡纳塔卡邦早在1980~1985年在世界银行资助下实施了卡纳塔卡蚕业项目(KSP)。印度纺织业目标是达到全球市场份额8%~10%,比原来翻一番,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中国企业的风险随着欧洲高档服装成衣化和平民化之后,丝绸需求萎缩,而日本年轻一代对和服的需求也在减少。“现在除了阿拉伯地区一些爱美的女子之外,只有印度人民对丝绸面料情有独钟。”王宇说,印度人仍然保持着穿莎笠的习惯,因此一年四季对薄厚丝绸都有不同需求。因此,这次反倾销一旦败诉,将会造成对中国的威胁。对此,商会丝绸部主任杨霞认为,这将影响到千家万户蚕农的生计和丝绸行业工人的就业问题。去年,印度已经对中国的生丝(绸缎原材料)进行反倾销调查,措手不及的中国企业匆忙应诉。时至今日,2A等级以下的生丝已经退出了印度市场。这次调查,吕幸认为是对过去生丝打压的继续。印度本次立案调查的时间段为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这一时期是配额制下对印出口产品价格最低的时期。随后的8个多月以来,出口印度的中国坯绸,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国际需求向上波动,价格一直在节节攀升。公开资料显示,单纯以价格来计算,中国坯绸对印度本地产品的竞争压力在减少,但从取消配额以来,中国企业对印度的出口量的确在增加。凯喜雅总经理吕幸介绍说,中国坯绸的成本优势在于出丝量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在中国,6公斤蚕蛹可以缫出1公斤丝,印度的产出率则是10:1。印度在短期内不可能摆脱依赖从中国进口生丝以及坯绸的局面。

    这次涉案企业多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另外,政府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帮助和支持。据了解,商务部及时和印度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并将信息及时反馈。“但是完全杜绝反倾销,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肯定有一个过程。”四川省外经贸厅对外贸易方面的工作人员指出,“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尽量回避它”。比如,要有预警意识,随时浏览贸易国商务部网站,作好准备;要敢于应诉,不要怕麻烦;重视情报搜集工作,及时了解贸易国生产环境;调整营销策略,尽量提高或控制出口价格,以期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有个好结果。

    (四)出口退税率下调给纺织行业带来的影响

    7月1日起,国家针对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实施新标准,新标准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此次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约占到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此次国家调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幅度很大,且没有设过渡政策。”很多业内人士表示,疾风骤雨般的政策调整,可能让行业出现短暂“休克”。据中国经营报分析称,本次出口退税的大面积调整,对行业影响很大。一些企业表示目前剩下的出路只有涨价一条了。

    据了解,纺织服装行业是此次出口退税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服装以及化纤原料均受到了影响。而一些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更面临着严重的打击。有企业表示,由出口退税带来的损失可能半年之内都难以缓解。而以通过出口退税获得补贴作为企业利润的企业更将面临长期难以盈利的局面。

    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表示,纺织工业协会的问题尤其严重。他对下半年的出口情况十分担忧,“出口退税实在是降得太低了,仅今年下半年,便会有70多亿元的产品拒绝出口。这将占到出口总金额的63%。”但是,为了减少顺差以及贸易摩擦,纺织工业协会只能硬着头皮配合决策机构完成出口退税调整具体政策的调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此次出口退税对中小企业的打击确实比较大,但降低出口退税等政策的目的是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商务部会对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市场制定一些措施,可能主要从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等,着重于增加企业竞争实力的方面。”

    (五)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据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彤分析,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改变行业内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汇兑损益的变化影响其经营业绩。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是长期利好。人民币升值将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进企业,因利润率较高,导致成本中可贸易品占比下降,每百元受损的绝对额较大,但利润率下降的幅度较小;加之议价能力较强,因此龙头企业所受升值的负面影响小于全行业。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议价能力下降,其升值的边际负效应会扩大。行业全面受损程度?D?D对升值后内销产品利润率变化的判断是:理论上计算,因成本中可贸易品的存在,内销产品的利润率应上升。如果动态分析,外销产品利润率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的“外转内”,内销的“升值优势”很快消失。

    六、综合分析及后市展望

    整个上半年茧丝绸行业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局面,尤其是茧丝的现货与盘面价格已经趋于稳定,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大部分茧农对春茧的收购价格表示能够接受,从上半年的情形来看,并没有因为茧丝价格同比大幅下降而做出偏激的行动,其他从业各方也能保持理性的态度,应该说,目前的价位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转的。茧丝价格理性回归路的继续有待于整个行业形势的好转。

    不足的地方也是很明显的,茧丝的消费尤其是外销在上半年形势就不容乐观。很显然,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茧丝的剧烈波动使得今年以来进口商表现得十分谨慎,导致目前依然采取按照实际需求下定单采购的方式,因而大批量定单少见。从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无论是茧丝原料还是丝绸制成品,其出口数量都成下降趋势。然而,丝绸出口所面临的困境绝不仅仅是因价格波动而导致出口数量减少。首先,国家整体出口环境的恶化使我们对丝绸出口状况不容乐观;其次,国内迫于顺差过大的压力,连续出台了限制一些产品出口的措施,其中纺织产品受限比较严重,丝绸产品也受到一定限制;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丝绸产品遭受到的一些仿真或者合成产品的冲击越来越强烈,这些仿真产品不但价格竞争力强,而且还逐渐形成一些真丝产品所不具备的功能优势,有数据表明,真丝纤维在整个纺织用纤维中的比例很小且有下降趋势。因此,国内消费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改观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品质、塑造消费品牌是丝毫不能怠慢的。

    当然,从长期来看,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首先,从一系列扶持与调控措施来看,国家很重视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因此,茧丝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政策环境,再加上奥运会的宣传,丝绸产业有望复兴;其次,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以及崇尚自然理念的形成,丝绸产品以其无可匹敌的天然属性与品质将逐渐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其消费空间狭小的状态有望逐渐改善;最后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将使茧丝绸产业逐步走向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茧丝稠产业发展的面临着利弊交错的环境,如何利用优势、化解劣势是摆在每一个从业人士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近期来看,由于全国各地的干旱以及洪涝灾害频繁,而目前正值夏茧生产高峰,桑蚕生产将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发种量虽然同比增加不少,但是蚕茧产量能否增加是不确定的。春茧的收购给全年开了个好头,而这次夏茧的收购又重新面临着考验。因为夏茧的收购对于全年行情的稳定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夏茧收购稳定了,秋茧的生产与收购就可能会比较顺利,否则又有可能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从而给茧丝绸产业再一次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从业人士应注意随时关注夏茧生产动态,密切关注茧丝行情的变化,及早做好防范措施,做到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在危机来临时束手无策,既要制定长远战略方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具体策略。

  来源:中国工业原料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丝绸  统计数据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统计数据
进入统计数据>>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