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安全问题的风波倒逼出口企业提高信用
中国出口商品的安全问题,近一段时间来,持续成为一些海外舆论的重点议题。在现代传播的强势力量作用之下,一些出口企业的利益已经受到了影响。如果这种舆论的风向得不到适当的矫正,那么无论从经济利益方面,还是从名誉损失角度,都将对中国出口商造成伤害。
对于海外的这类舆论,我们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海外相关国家和地区能够科学而公正地对待中国商品,勿将个案看作是整体的问题——不要因个别企业的作风不正,从而认为中国企业具有系统性的信用风险,就理解为中国的整个监管体系出了毛病;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对待出口商品中确实存在的质量问题,当事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解决问题。如此,此次出口商品中出现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变坏事为好事,成为相关机构改进工作的契机。
总体而言,近些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是逐渐在提高的,这一点,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海外媒体报道的一些问题,不少是海外少数利益集团的夸大和渲染,或是为其他议题的发挥而寻找的靶子,但实事求是地看,有些问题也的确是存在的。
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我们就发现仅在刚过去的今年6月份,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召回中国产品多达9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扣留了一些中国出口食品和药品。有些问题,还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中国牙膏就是例子。7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很显然就是为平息危机的手段,尽管质检总局一直认为,长期使用二甘醇含量低于15.6%的牙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产品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不用说,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良好,中国制造的商品出路也相当广阔,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国内消费力量,都有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市场广阔不能成为企业逃避质量把关责任的理由,在信息传播早已没有国界的今天,一旦商品在海外市场出现问题,会迅速反馈并波及国内市场,从而对产品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中国出口商品有时候达不到进口国的质量标准,确实有标准不同使然。由于生产国与进口国对同一商品标准相异,即使产品本身并无问题,也可能遭遇退货或被令召回。不过,更多的情况则是产品本身的确存在问题。在国内,往往由于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够强烈、消费文化不够成熟,加上监管方面的疏忽和不到位,企业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容易被忽略过去。而这些瑕疵或问题一旦被出口到了海外,由于条件发生了变化,质量问题容易暴露出来。从那些被令召回的中国出口商品情况来看,被召回商品几乎没有是因为已经造成了明确的人身伤害,而只是在可能阶段就引起了重视。
从现实的危机来看,作为第一责任人,从长远利益出发,为消费者的安全着想,企业必须提高信用意识,切实把好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这是消弭危机的根本之道。某些缺乏商业道德教育的商人,奉行利益至上主义,的确让人担忧。当然,任何怀有侥幸心理,或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必将遭到财富的惩罚。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出口商品风波对于企业质量和信用的倒逼,对海外乃至中国消费者也是一件好事。
进一步看,此次出口商品产生安全问题事件,也是对政府责任的倒逼。无可否认,自今年3月份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宠物饲料引发安全风波以来,中国外交机构、质量监管部门等一直在为消弭危机而努力。本报最近就曾报道和评论中国驻美外交部门展开的解释和沟通工作,并对此予以较高评价。我们相信,在海外舆论报道的多起事件中,有不少其实是因为双方之间缺少沟通,产生误会。而外交机构的解释工作,将有益于双方消除误解,进而增进商业利益上的合作,这对出口商和海外消费者是双赢的事情。
当然,这种努力其实也并非始自问题凸显之后。我们注意到,早在2004年4月,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就签署过“理解备忘录”,双方都认识到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都有加强彼此合作的需求。今年秋天,国家质检总局和CPSC还将联合在美国举办有关消费品安全两年一届的高峰会议。不过,坦率而言,相关政府机构于改善质量监管工作,还大有可提升的空间。以海外压力来促进政府机构工作的改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