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外贸顺差:外面出口不应独自承担“重责”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7-16 10:18:36  来源:国际商报 收藏

  又是两个牵动国人神经的数字:上半年中国外贸顺差1125.3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在专家所称“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业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性最大挑战之一”的背景下,这两个静态的数字又将成为某些国家就此变本加厉所做政治“文章”的注脚,亦或成为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新一次涅磐的起点?

  目前看来,导致顺差激增的“罪责”主要被推到外贸出口头上。有人呼吁出台一系列抑制出口的政策,放缓中国出口企业的发展步伐。

  诚然,贸易顺差确由出口行为所致,但造成中国出口迅增的根本性原因到底是什么?出口行为本身能否或是否应该承担全部“责难”?

  “降低顺差”的重任又能否或是否应该全靠中国外贸企业来扛起?

  刺激出口的深层原因顺差问题归根结底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相关。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陈泽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他解释说,任何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四项基本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市场。四项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组成正常的经济运转模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在四项因素中始终最为丰裕。

  一份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2400万人,但我国目前每年只能解决1200万人的就业问题,还有1200万人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这个趋势大致要持续到2024年。届时,由于新增人口比率的降低,新增劳动就业数量才可能放缓。

  一面是巨大的劳动供给,另一面我们又不可能将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输出到国外。而素有“不出境的劳动输出”的加工贸易,便成为吸纳这些富余劳动力的最有效方式。

  巨大供给的存在,也导致我国劳动力层面的工资水平始终在低位徘徊。大量低收入水平人群的存在,自然很难推动内需有效增长。这样,基于历史、政策等原因导致的国内生产能力在当前的累积释放,与国内需求的极不对称,使我们只能通过出口进行释放和平衡。

  虽然近年来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刺激内需增长,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陈泽星指出,这点成绩尚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如果中国离开出口,主要依靠内需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和平衡国内外市场,应该说在相当长时间内是非常困难的。

  下半年顺差有望回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日前公开指出,前6个月顺差高启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出口退税新政自7月1日起实施,部分企业“赶出口”;二则关乎产业结构。在1000多亿美元顺差中,主要部分仍是由于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

  除此之外,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我国新一轮投资周期中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特别是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更为突出,形成了钢铁、船舶、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新的出口生力军。

  而我国生产要素价格偏低也是外贸顺差扩大的原因之一。虽然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对利率、汇率、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出口退税率等影响要素价格的因素全面进行了调整,但调整还未达到预期效果。

  王新培强调,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随着“赶出口”因素的消失和相关政策调整效应的逐步显现,贸易顺差在下半年将有所回落。

  部分专家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造成中国贸易顺差持续高速增长非“一日之寒”,有其历史性和必然性,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有密切关系,短期内增幅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更多调控政策或将即至

  业内人士预期,上半年顺差数字可能刺激政府进一步出台调控政策。此前,业界一直盛传今年下半年政府将出台加工贸易新政,主要是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并在保证金台账制度和国货复进口相关管理措施上更为严格。若此政策出台,企业的资金周转将受到严重影响。据悉,很多地方正就此话题进行调研。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所有的政策调整都要考虑调整的对象和调整的压力。如何更加均匀地分散政策的调整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受访的外贸人士普遍认为,国家为缓解顺差而出台的主要针对出口的调控政策,对降低顺差必然有效,但如果密度过大、幅度过猛,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未可预知。

  陈泽星指出,顺差过大是一系列因果关系的结果,并不应由中国外贸独自承担全部压力,仅靠限制出口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国家应该更多地在刺激进口上做文章。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与WTO  外贸顺差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