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预警:部分化纤产品投资再现冲动须关注
7月19日,发改委在分析前5月纺织经济形势时特别提醒,部分产品投资增长过快,以涤纶行业为首的新一轮投资冲动正逐步显现。 中国金融大典
2006年,化纤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涤纶行业完成66亿元,增长88%。而进入2007年后,因为氨纶、粘胶价格的大涨所引发的新一轮投资盲目跟进现象异常明显,投资和产能扩张有逐渐加剧之势。
银联信分析:
2006年初以来,化纤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的底部,随着价格的回升,行业效益全面好转。2006年行业在产量增加24.3%的同时收入增加22.5%,盈利水平略有恢复,利润同比增加42%,利润率从2005年的1.94%提高到2.13%,亏损面下降3.2个百分点为19.3%。
2007年以来,行业效益继续好转,特别是氨纶和粘胶行业在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中获益匪浅。今年1-4月份,氨纶出口1335.23吨,出口金额1029.0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3.21%和132%,出口单价7707美元/吨,比06年全年均价提高13%。今年1-5月粘胶短纤出口量已达到43411吨,出口金额8136万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79.90%和251.22%;粘胶长丝出口量达到32802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058吨,同比上涨32.57%,出口金额1230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39万美元,同比增长52.57%。
然而,在这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涤纶行业为首的新一轮投资冲动正逐步显现。2006年,化纤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涤纶行业完成66亿元,增长88%。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氨纶产能增长仅有华峰氨纶的5000吨和佛山英威达的约7000吨,2007年新投产的产能便骤增至2万吨以上。此外,近几个月锦纶、腈纶行业的投资增速也非常突出。数据显示,今年1-5月,锦纶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同比增幅达190.3%,比去年同期加快209.3个百分点;腈纶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增幅达160.7%,加快249.9个百分点。
对于周期性比较明显的化纤行业,产品价格回升刺激下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产能扩张将给行业复苏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其他不利因素的存在,最终可能会缩短景气周期。
首先,经过一轮快速走高之后,氨纶和粘胶长丝价格已经涨势退去。而下游产业逐渐步入淡季市场,且至今年年底前,有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将改善去年底的供求紧张关系,而且投资的过快增长可能导致该类产品的过度竞争,价格再次大涨的可能性不大,而成本上涨也将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其次,出口退税率下降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中将粘胶纤维及其多种制品退税率下降6个百分点至5%,幅度大、涉及面广,对粘胶的国内外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而且长期不利影响更大。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郑俊林在分析行业形势时,算了这样一笔帐:按此次调整涉及的产品计算,2006年粘胶纤维及其制品出口额为10.95亿美元,出口退税率下调6个百分点,行业将减少出口退税65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1亿元,占当年行业全部利润总额的30.6%。今年1—4月份,粘胶纤维及其制品出口额为4.14亿美元,以此推算全年,所涉及产品出口总额将是12.5亿美元,将减少出口退税74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68亿元,占今年粘胶行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将会超过1/3。
另外,还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原料供应逐渐紧缺、价格上扬,将挤压化纤的利润空间;粘胶短纤与棉花价格的过大差距,已经使用粘比在3月份开始下降;受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等影响纺织出口增速下降。
因此,面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行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乐观。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对我国纺织品需求的增加,我国纺织品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但盲目扩张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也将影响行业的发展。银行可以重点关注那些产能不是过剩,以及高附加值,具有出口优势的纺织服装类子行业,而对那些有产能过剩隐患,竞争激烈,产品依然处于低端的纺织类子行业给予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