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贸易顺差环比减少 退税效果有待观察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243.57亿美元。这一数字虽比6月份顺差数据减少一成左右,但仍达到月度顺差第二高位,并且延续着第三十九个月的顺差历史。专家指出,一段时间内中国贸易顺差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为缓解顺差而于7月1日起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
贸易顺差高企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令相关部门头疼的事。过快增长的贸易顺差会助推外汇储备规模,并带来流动性过剩压力。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中国于今年7月1日起,对2000多项商品实施出口退税下调和取消的政策。7月的贸易顺差数字,被一些人认为从某种程度是对这一政策的检验。对此有专家认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贸易顺差的减少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比6月份而言,7月份出口和顺差的小幅减少,与企业赶在政策实施前提前出口有关。”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说。
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外贸顺差大幅增加,与今年国家几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后企业突击出口有关。此前实施的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加征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对出口高速增长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李雨时同时认为,一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对政策效果起到验证作用,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和取消,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的格局。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日前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曾坦言,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出口退税调整效果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的弹性,弹性越高,政策效果就越好。对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出口企业而言,降低出口退税率所增加的成本很容易通过涨价方式转嫁给国外进口商,出口量未必会有明显减少。
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贸易顺差增速虽有望放缓,但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8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由于外部需求依然强劲,加之当前中国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调整措施发挥效应还需要一定时间,以及国内储蓄率较高等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完成,因此,一段时期内中国贸易顺差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