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长廊与磁铁效应
8月24日,位于定陶县城北郊的山东艺达家纺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忙碌,144台喷汽织机、480台剑杆织机源源不断“吐出”一批批棉布,另外96台喷汽织机正在安装调试中。该公司总经理于国华介绍说:“这些棉布我们用来加工被单等家纺产品,待所有设备上马后,年棉布生产能力将达5000万米。”
目前,围绕艺达家纺这一龙头企业,荣达纺织、艺达棉纺等多个企业作为配套,从原料加工、产品生产、包装到技工培训,当地正在加快构建一个完整的家纺产业链,一条绵延两公里的家纺产业长廊正逐步成型,已吸收3000多人厂内就业,还带动了1000多名厂外配套加工人员。
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实施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战略,壮大骨干企业,发展支柱产业,努力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不断培植新的优势。艺达家纺就是全省积极落实这一精神,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拉长产业链条的一个案例。
为加快产业链条延伸,我省积极推动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加快纵向发展,即在注重效益的基础上,依靠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配套,求得质量提升和规模化膨胀,实现强者更强。8月25日,在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一台台经过全新技术提升的节油Ⅱ号发动机组装完毕后陆续下线。据了解,这种发动机较原有型号实现了油耗大幅下降,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作为重型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除研制、生产发动机外,重汽集团还将“触角”伸到驾驶室、驱动桥、变速箱、传动轴、车轮等主要零部件的自制上,目前在济南一地的零部件自制率已达70%以上,不仅实现了对市场的更灵敏反应,降低了企业整体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而且拉长了企业内在的产业链条,增加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环节。
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我省不断强化这些大企业、骨干企业的辐射、集聚效应,通过企业和产业的横向扩张,促进产业间配套和企业间优势互补,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正逐渐壮大起来。8月26日,威海船厂船坞内焊花飞溅,其为德国船东建造的1300标准箱9号集装箱船正在紧张施工中。据了解,目前这个船厂手持造船订单20艘,生产任务已排至2010年底。当前,随着国际航运市场对货运船舶需求的不断增强,我省威海船厂、烟台莱佛士等一批企业不仅自己赚了个“盘满钵满”,还带动了省内船用钢板、柴油机、涂料等下游90多个关联行业的持续走高,潍柴动力还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家可配套提供船用柴油机的企业之一。在烟台,以通用东岳汽车项目为核心,不断膨胀的汽车产业集群的“磁铁效应”越来越强,不仅引来了三井、伟世通等外地配套商前来投资设厂,丛林集团等55家当地企业也成功加入到汽车产业链条这个大循环中来。目前,这55家企业可为通用东岳配套提供1100多种零部件。
龙头昂得更高,配套更加紧密,通过纵横双向延伸产业链条,我省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机械加工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发展规模上不断膨胀,在质量和效益上持续增强。现在,全省百强企业成功涵盖了工业、商贸流通、交通、电信、金融保险及建筑等行业,入围门槛已达年收入51亿元。目前,全省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21处,从业人员达36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