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大连服装行业的脊梁-‘明星企业家’(二)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8-29 08:11:08  来源:中国服饰报 收藏

  一个产业要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的产业结构,要能有一批专注于品牌建设的榜样型企业,更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分工的加工型企业。

  在本篇报道中出现的这6家企业,除了童装品牌叮特来外,其余的都是加工型企业。即使有企业目前也开始运作自有品牌,但在整体业务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少。

  其中,叮特来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案例。这个来自韩国的童装品牌“移民”中国,是伴随着一场中韩两国之间的“跨国婚姻”进行的。整体来看,这个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的运作比较成功。也正因如此,文中主人公的爱人如今经常被韩国方面邀请,给想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讲课,提醒他们在中国市场的运作要注意哪些问题。从这一点上说,叮特来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其余的5家加工型企业也很有特点,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更多,那就是诚实守信的经营态度,对客户的充分尊重,通过严格的管理不断提升效益、提高利润等。从这一点上说,它们也是大连其他加工型企业的“品牌榜样”。

  姜秀梅:让叮特来随韩国爱人一起“移民”中国

  你可能想象不到,姜秀梅大学本科学得是学前教育专业。1985—1993年的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做幼师,教那些年龄在4岁左右的小班学生。1993年,她结束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从此改行做起了服装

  9年的幼师生涯成为她此后从事童装经营的无比宝贵的财富。

  姜秀梅说:“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喜欢什么、穿什么样的衣服既舒服又好看,我心里都很清楚。我的性格中有一点,就是很爱孩子,这也是我最终选择童装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姜秀梅来说,幼师经历让她受益的还不止这些。例如,叮特来在中国的设计师每年都要深入到幼儿园十几次,做市场调研,研究孩子们的需求。

  姜秀梅如今经营叮特来。

  叮特来这个童装品牌名字,是按照韩语翻译过来的。此前,它已经在韩国本土生存了14年,主要在中高档的百货商场里销售,价格也非常高。一件儿童衬衣的价格折合人民币300元,一件冬装折合人民币700多元,一件仿皮的长款大衣折合人民币1200元。

  在韩国本土运作的14年,叮特来也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

  叮特来的名字,在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都有注册。它还在意大利、美国纽约、日本东京、中国台湾、俄罗斯等地设立了分公司。每天,从韩国发往其他地方的出货量达到了80万件。

  讲到这里,你一定要开始奇怪了,这样的一个地地道道的韩国童装品牌,如今怎么就成了中国品牌?

  我告诉你吧:这个来自韩国的童装品牌的经营者,如今是大连叮特来服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而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他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叮特来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秀梅的爱人。

  是的,姜秀梅的爱人是韩国人,这是一场跨国婚姻。

  这就是叮特来这个品牌的奇特性——它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是通过一场跨国婚姻而实现的。但其实,如今也不能说叮特来在中国市场是实现了本土化,因为它已经是中国品牌。

  姜秀梅说:“你可以说叮特来如今就是一个中国品牌,因为它已经在中国注册,而且,是在中国开始做市场的前一年就注册了,同时,它也在中国本土生产。其实,从我内心来讲,品牌属于哪一国都没有关系,最终都要在市场上接受考验,要好卖才行。现在,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韩流,很多不是韩国的品牌都说自己是韩国的,以此来赢得市场。我们的品牌代理商就问我,我们是真真正正的韩国品牌,为什么不强调这个概念呢?我就说,反正我是不在乎这一点的,但如果你们觉得这个概念有用,你们可以去用。”

  仔细分细,这里还有一件更为其特的事:如今,属于中国的叮特来已经实现了国际化,它同样是因为这场跨国婚姻而完成的。因为,自从在中国注册后,叮特来此前在韩国的公司,就变成了一个专门的设计公司,负责叮特来的主设计,此前它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分公司的负责人,就转变成了叮特来在当地的代理商。他们代理叮特来品牌在当地市场销售。

  根据介绍,目前叮特来品牌30%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只是,出口时使用的商标,是在中国和叮特来这几个字同时注册的英文名。

  其实,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就像一个本来生在韩国的人,有一天来到了中国,还上了户口,就移民了。虽然移民,此前的朋友圈子还在。

  叮特来就属于这样的“移民”。但是,“祖籍”是韩国的叮特来,来到中国后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经常去韩国的姜秀梅分析:中国的整体物价水平比韩国低,因此中国市场的童装价格水平整体上还达不到韩国的水平。虽然中国也有一些能承受高价童装的消费群体,但是数量非常少。因此,叮特来在中国的价格,定价大概只有韩国的1/3左右,平均的售价在100元左右。

  事实上,自从2001年公司在中国注册后,叮特来发往其他国家的产品完全都在中国生产,这也使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让姜秀梅感受深刻的是,韩国家长和中国家长对面料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在韩国,一件高档童装的价格合人民币近千元。这种高档童装的面料,有很多都是用化纤布制作成的。“在韩国,服装只要好看消费者就会喜欢,他们不会强调面料一定要是纯棉的。他们工作生活的场合基本都有空调,即使在夏天,这样的面料也不影响穿着的舒适度。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家长普遍强调孩子们的衣服要用纯棉面料。”

  让姜秀梅感受深刻的,还有中国消费者与韩国消费者穿着理念的差异。

  她分析道:韩国人很讲究服装穿着的场合,童装也一样。例如,韩国的小朋友们去学校要换上校服,去运动要换上专门的运动服,去海边玩耍要换上专门的沙滩服。韩国的童装,越时尚越好卖,消费者的接受能力都非常强。但是,中国家长讲究实用,他们既希望自己的孩子的服装有时尚感,又要比较符合大众审美。总体来说,中国家长要求童装在设计方面还是要相对保守一些。

  但自从2002年后,姜秀梅的经营就开始比较舒心。经过产品调整期的叮特来,产品线已经稳定,市场业绩也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经营相对稳定之后的叮特来,开始考虑更多的问题。

  姜秀梅强调:叮特来最注重的就是健康和绿色,因为,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为此,叮特来非常注重研发。例如,叮特来在韩国的开发团队,研究出了一种面料。这种面料中添加了一种绿色的东西,孩子们穿上后,苍蝇就不会靠近。

  “研发是要做的,虽然它的投入很大,但一旦成功,回报率会很高。”姜秀梅说。目前,研发工作由她爱人亲自抓。

  另外,姜秀梅还透露,他们目前正在研发适合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穿着的绿色面料。事实上,她也刚刚有了一个小宝宝,是个女孩。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宝宝穿得衣服是绿色、环保、健康的,这也是她工作的动力。

  工作之余,姜秀梅还善于学习。

  事实上,她最初做服装是从在国内代理销售欧洲品牌开始的。也正是这一段经历,使她积累起了经营服装的丰富经验。但是,这样过了4年,到了1997年,她感觉到自己需要对自己有所突破,于是,在工作多年后又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涯。1997年到2000年,她攻读了MBA。2003年—2005年,她又完成了清华大学的EMBA学业。

  “我计划做的事情,如果不懂,就要先去学习。要想做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管理。总裁班的老师们讲的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的经营案例。总裁班上的学员都是来自各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我们不同行业的经营者经常会进行交流。行业虽然不一样,但是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相通的。这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姜秀梅说。

  和此前从事幼师教育让姜秀梅更明白儿童消费群的需求不同,MBA与EMBA的学习,使她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方面不但有了理论基础,而且还结合实际经营企业的感受,有了很多新启发。而这些,都是她今后更好地经营叮特来品牌的财富。

  牟英敏:像做人一样做企业

  牟英敏在2001年创立属于自己的企业——大连锦联制衣有限公司前,曾先后在大连市第二服装厂和辽宁时代制衣厂做高层管理工作。

  这一段经历为她今天的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管理经验的积累。在此前的企业里,她先后负责的工作涉及到了生产管理与技术、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等多方面,这给了她全方位的锻炼。“没有此前在国营厂工作的经验,建立锦联时,企业的框架根本搭不起来。”牟英敏说。

  这段经历还让牟英敏与很多客户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其中的一些客户,不仅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帮她渡过了难关,还成为了锦联的固定客户。

  另外,这段经历也使牟英敏在人才方面有所积累。锦联成立后,牟英敏原先所在的两个企业的部分管理人才都跟了过来。

  “有3个副总都是我从以前的企业带过来的。”说起这个,牟英敏一脸自豪。一个企业家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形成了充分的感召力。

  与此前在国营厂的经营不同,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后,决策权都落在了牟英敏身上,压力也同样落了下来。

  牟英敏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锦联刚刚成立时的那段艰苦岁月。

  “刚开始的时候,订单非常少,企业的运作非常困难。最难的时候,连工厂需要的7000元的取暖费都卡住了,硬是没钱。压力太大了。压力最大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我心里想着要往前走,却能走到侧面去。”牟英敏当时的经营压力由此可想而知。

  如今回想起这些,牟英敏不禁感叹:“那么苦难的时候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走不过去的?所以,现在我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坎。所以什么事情我都想得开。”

  说起锦联的创业,牟英敏最感激的人有两个。

  一是如今锦联所在地——大连金州区登沙河镇马蹄村的原村委书记。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锦联。

  机缘巧合。这个通过房地产经营赚取了数亿资产的村委书记,在牟英敏刚想创业的时候,“一眼就认准了她”,并做出了在很多人看来绝对不可思议的事。

  当时,他找到牟英敏,希望牟英敏去马蹄村投资建厂,解决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他在没有要求牟英敏做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自己先垫付了300万元,帮牟英敏用村里的地把厂房建好。这300万元,是锦联发展起来以后,分三年还清的,并没有任何的利息。

  “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个奇迹,所以我这一生都感激他。事实上,当时他承担的风险非常大,他不但贴钱,关键是企业根本还没有个模样。而我则没有任何风险。后来,我也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回答是,他相信我的经营能力。”牟英敏说。

  事实证明,这位村委书记当年的判断是正确的。如今,那位村委书记已经退休。但每一年,牟英敏还会去看望他。

  牟英敏最感激的另一个人,是她的一位外国客户。

  当年,牟英敏还在时代工作时,在一次工作接触中,那位客户对牟英敏说了这样的话:“你现在已经45岁了,如果再不自己干点事情,就没有机会了。”就这一句话,让牟英敏突然开窍,决定自己创业。

  也正是这个客户,后来在牟英敏最艰难的时刻,又雪中送炭地帮了她。

  锦联刚成立时,订单非常少。最难的时候就出现了上文的境况。但是,这位客户后来在得知牟英敏成立了锦联后,一下子下了6万件的订单。正是这6万件的订单,使锦联的经营一下子打破了僵局,从此走上正轨。

  同样,若没有这个客户,也很难想象锦联会有今天的发展。

  牟英敏说:“当时下第一笔订单的时候,他纯粹是出于个人交情在帮我。因为,那时候锦联的产业工人还不成熟。为此,我也特别感激他。”

  作为回报,几年过去了,锦联给所有客户的加工费都涨了价,唯独给那位客户的加工费一直没涨。

  不得不说,牟英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的优秀品质,在今天很多人的身上已经缺失了。

  牟英敏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诚信待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锦联成立后,以前积累的许多客户,“一下子全来了”。这些客户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都很清楚,牟英敏是那种“说到哪儿就做到哪儿的人,毫不含糊。”

  牟英敏的诚信就是锦联的资本。如今,锦联的客户主要来自欧洲的多个国家,主要生产加工的服装品牌有CANDA、FAICONE等。由于客户太满,锦联面对想合作的客户还要进行挑选。对于一家加工企业而言,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管理上牟英敏充分放权。锦联的两个副总经理,一个负责经营,一个负责技术。他们两个决定的事,牟英敏充分尊重,不会越权干涉。

  牟英敏在锦联实行人性化管理。

  她经常教育锦联的管理人员:“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心情对待你。”

  对工人也一样。虽然工厂自建立以来就有非常明确的制度,但是,如果工人第一次触犯,并不会对他们进行罚款,而是进行思想教育。

  对这一点牟英敏感触很多:“工人很多都是80后,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这些年轻人一般都比较有个性,对于他们的管理,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加上他们刚从家里出来上班不久,因此刚开始时出现了一些对管理制度不满的情况,他们会故意调皮捣蛋。有的工人甚至为了发泄情绪偷偷地把衣服剪烂。对此,我们会通过谈话、开广播大会等形式不断地进行教育。目前,情况好多了。当他们被罚了款,不再会感到反感,因为都知道自己违反了制度。”

  牟英敏对工人的厚爱还体现在工资水平上。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工人的待遇也不断提升。目前,相比当初,工人的工资已经涨了3倍。就连物价上涨的因素,牟英敏也考虑到了。为此,她给工人每月的伙食补贴上涨了10%。

  采访中还得知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也充分说明了牟英敏对待工人的态度。

  据说在锦联,工人私下里流传着一句话,“锦联是我家,牟总是我妈”。

  “因为碰见事情我总能想开,工人都知道我有这个特点。所以,要是某个工人心里有疙瘩,其他工人就会说,去找牟总,她能帮你排解开。所以,经常会有工人来找我。他们进我办公室门的时候基本都是愁眉苦脸,等出去的时候,心情就都放松了。”牟英敏说这些的时候,一脸笑容。

  对于锦联未来的发展,牟英敏有着比较实际的规划。

  锦联在未来的第一个5年,要把产品往中档发展,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到2008年,希望企业能拥有自营出口权,这样,企业的利润至少能提高10%。今后,锦联会朝着ODM的方向发展,因为,OEM的利润空间以后越来越小,而ODM会使企业与客户合作的中间环节减少,提高企业的利润。

  采访的最后,我问牟英敏:“您觉得自己能被评为大连市的十大明星企业家,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牟英敏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做人吧。”

  鲁俊山:联合起来做加工

  鲁俊山是那种宁肯自己吃亏,也绝对讲求诚信,不会让客户吃亏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他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客户帮住了他。

  “2002年我开始自己创业。创业之初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那时候,长期积累起来的合作客户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了我。他们有的借给我资金,有的在没有见到货款的情况下,先给我提供面辅料的供应。就这样,他们帮助我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他做事首先是为别人着想,然后才是为自己着想。”和鲁俊山合作过的客户给了他这样一个评价。

  而鲁俊山自己对此的解释是:“我总觉得,只有先让我的客户满意,我才能够得到回报。客户都不满意,我还会有什么回报?他们的满意是第一位的。”

  其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前,鲁俊山给客户投去了“桃子”,给他们种下了诚信的种子。所以,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候,客户凭借对鲁俊山的信任,给他回报的是“李子”。所以,与其说是客户们帮助了鲁俊山,还不如说是他以他自己的德行帮助了自己。

  鲁俊山此前当过4年半的兵。

  4年半的当兵生涯,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带到了合成富的经营中。

  “我们是部队教育出来的人,做人最讲求的就是原则。军人是不能讲条件的,说一不二,说到哪里就要能做到哪里,包括我做企业的时候,也是这样。”鲁俊山说。

  鲁俊山不但善于自己经营企业,更善于与同行合作,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目前,在合成富的周围,与它建立了固定合作关系的企业已经有六、七家。这些企业都没有自营出口权,主要依靠承接合成富的订单来经营。事实上,可以说是合成富“救了”这些企业。

  此前,这几家企业当中的好几家都因为接不到订单而濒临倒闭,工人也只剩下了不到50个人。后来,因为与合成富达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的经营才出现了巨大转机,最终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如今,一些企业的工人已经由原来的不足50人发展到了400多人。

  鲁俊山说:“做加工现在也要形成规模,要集中管理,分散加工。什么意思?合成富拥有自营出口权,凭借我以前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客户资源,可以集中承接加工订单。我接的这些订单,合成富自有的工厂做不完,所以,就要把订单进行分散,分配给周边的其他加工企业。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加工特色,我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也会针对不同的客户去下不同的订单。这样,对于合成富来说,充分整合了周边的产业资源,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也没有浪费。而对于周边的企业来说,是合成富带动了它们的发展与成长。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另外,在鲁俊山看来,目前对于加工企业而言,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各种原材料不断涨价,加之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若单靠一家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小。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的“联合作战”模式,会增强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目前,合成富还与丹东、营口等地的几家专业织布企业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合成富有今天的发展,还有一点就是鲁俊山的吃苦耐劳精神。

  “做企业,就要看经营者如何把握市场就会。要把企业做好很难,真是一点都马虎不得,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你要挑起1000斤的担子,就必须付出1200斤的力量,否则,付出800斤力气,就挑不起来。”

  鲁俊山还说他很感谢当地政府。

  2001年,已经53岁的鲁俊山从此前工作了多年的大连皮口第一服装厂下岗。有着丰富生产管理经验和客户积累的鲁俊山,一时间有些茫然,在家闲了四个月。正在一筹莫展时,当地政府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重新创办企业。

  同时,政府还帮助鲁俊山在皮口镇的三河村租赁到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在资金方面给了他一定的支持。就这样,鲁俊山在租赁来的厂房里办起了普兰店市德利服装有限公司。自此,鲁俊山开始了创业。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客户的不断积累,从2003开始,鲁俊山开始着手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工厂,改变租赁厂房的现状。在这一阶段,当地政府又在用地、贷款等各方面给了他帮助。最终,在2004年,鲁俊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工厂,也就是如今的合成富。

  政府不断帮助鲁俊山,鲁俊山也同样给了政府回报。

  如今,合成富安置了当地下岗工人再就业170多人,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260多人,帮助政府安置了皮化大龄下岗人员72名。它每年的年产值也达到了8000万—9000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合成富的存在,还盘活了周边的其他工厂,带动了当地加工企业整体的发展。一个企业,以它自己的方式,承担了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王长勇:真正把客户当上帝

  长勇皮衣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993年—1995年是创业阶段。支持这个阶段成功的要素,是受到家庭文化影响,王长勇16岁就参加服装厂学徒工、机台工、样版工等基础工作,到1993年建厂时,他已经是一个具有8年服装工龄的人,这为他自己办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2001年,是发展期。“当时,我们的质量很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同时,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王长勇分析。

  2002年至今则是企业的发展扩大阶段。

  在这一阶段,先是建立了铁西分厂,接着又接收了原金龙服装厂,并改名为长勇皮衣厂西服分厂。

  “当时,我们投资了1200万人民币,购置了世界一流的西装生产设备和定型设备,对产品结构也进行了调整。我们把原金龙服装厂由过去只能加工时装,调整为共5条的可加工中高档西服的生产流水线。”王长勇说,“这一阶段,诚信是我们核心的市场经营战略。我们能保证质量,按期交货,也因此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回顾过去近15年的经营,王长勇分析道:首先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策的英明,企业从建厂那天起,就是市场经济在起作用。15年来,企业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能以市场为导航引领企业发展。

  “市场是什么?如果把市场按照人格化来说,市场就是客户。按照工厂的产品定位,抓住了客户就是抓住了市场。那么,怎样才能抓住客户?过去那种请客送礼的办法根本不适用了,因为,国外企业不理睬这些,它们只关注产品,重视产品的质量、交货期和服务。所以,一个加工企业把这几条做好了,客户就满意了,也就有了市场。”王长勇说。

  根据介绍,世界著名的服装企业西班牙的贝尔玛公司,与王长勇已经合作了11年。

  王长勇对此分析道:“我从内心把客户真正放在第一位。客户来到工厂,我陪他们到车间看产品,接受他们的“挑剔”。我认为客户的“挑剔”是为我们提供产品改进的机会。没有客户的“挑剔”,没有客户的过高要求,就不会有产品的发展。15年来,我们靠得就是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有了利润,然后才能去建厂房、购设备、扩大再生产,连工人开工资的钱都是客户提供的。所以说,把客户当成上帝对待一点都不过分。”

  正是秉承着这种努力为客户服务的精神,王长勇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如今的长勇皮衣厂,下设2个分厂,拥有千名员工,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00万元,年生产加工各类服装80万件(套),年出口 交货值400万美元,年上缴利税200万元人民币。企业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

  然而,当企业发展壮大时,管理如何跟进就成为一个大问题。

  王长勇说:“当初,刚建厂的时候厂里才有四五十人,我一个人面对面管理没有问题。但如今,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原先那种面对面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了。因此,就需要转变管理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企业。”

  为此,王长勇成立了企业管理中心,公开招聘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领导。在招聘的高层管理人员中,一名具有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是高级经济师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任副总经理,另两名则有着丰富的管理服装工厂的经验。同时,王长勇还聘请了多名服装技术人才担任车间主任及质量科长。

  另外,王长勇还严格按照ISO9001:2000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管理。这使企业由过去的“面对面领导”的管理模式,提升为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和数据反馈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化管理的模式。而数据管理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用结果评价业绩。

  王长勇说:“通过管理提升,我感觉到先进企业和一般企业的规章制度其实都差不太多,差别之处就在于,一是采用什么模式进行管理,二是在实施上的差别。”

  王长勇还是一个稳重的人,因此,在企业经营中他不冒进,讲求“量力而行,稳步发展”。从企业最初的“为别人做嫁衣”起步,长勇皮衣厂掌握了过硬的生产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当企业拥有了一流的人才、技术与设备后,王长勇则审时度势,推出了自己的“长勇”牌服装。同时,为了推动品牌建设,企业又从设计、生产工艺、市场营销等多方面进行提升。

  关于下一步,王长勇说:“长勇皮衣厂要实现多元化发展,跨行业经营。”

  苑中明: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

  熟悉苑中明的人都知道,苑中明思维超前,善于审时度势,善于不断创新。

  10年前,受日本三丽府公司的委托,苑中明在大连创建了太阳服饰(大连)有限公司,主要设计生产女士内衣,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当初的太阳服饰,名不见经传,但经过苑中明10年的不懈奋斗努力,如今的太阳服饰,在大连内衣行业内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它的生产能力、出口创汇在大连同行业中位居前茅。

  苑中明一向不事张扬,淡泊名利。他的衣着打扮、生活习惯都非常普通。如果他和工人站在一起,绝对看不出他是老板。

  但是,苑中明却信赖员工,关爱员工,还会对员工进行不断地培训。他一贯倡导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强调员工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说:“要让员工感到在这里有学头。”

  在太阳服饰,员工培训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图书报刊阅览室一应俱全。太阳服饰常年开设各种技术培训班,确保员工每年都能受到多次技术培训。它还先后出资数十万元,把多名干部、技术人员、优秀员工送到国外考察、学习。苑中明本人,也亲自带领员工搞拓展训练,以增强团队凝聚力。

  苑中明说:“我做人最根本的原则是讲诚信。”在公司,他从不允许拖欠员工工资和侵犯员工利益的事情发生。而他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也是在大连服装界出了名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太阳服饰的生产线由原来的两条发展到18条,员工也由原来的30人发展到540余人。它年出口收入4327万元,出口创汇555万美元,上缴税收400万元。连续二年,太阳服饰都被大连市评为“出口创汇明星企业”,同时,苑中明本人也成为大连市的明星企业家。

  王兆胜:下一步计划做品牌

  王兆胜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86年,他从大连电子服装研究所毕业后,去了皮口第一服装厂技术部工作,任技术科科长。王兆胜说:“当时很年轻,才25岁,对自己很自信,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比较强。”

  两年后的1988年,年仅27岁的王兆胜接手了大连嘉欣服装有限公司(原名大连嘉欣联营服装厂),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经营者。

  此间,有一个重要的年份不得不提。那就是2004年。这一年,原先的大连嘉欣服装有限公司与外商于合资,成立了中外合作企业——大连嘉明服装有限公司。当时,公司注册资金为226万美元,占地面积2.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主要加工男女西装。

  如今,不断发展壮大的嘉明有员工1000余人,固定资产3800万元,年产量为120万件套,年出口产值7000万元。

  总结过去,如今已是王兆胜经营企业的第19个年头。19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最终把一个20多人的服装村办点发展到今天拥有1000多人的中外合作企业。“认真勤奋和善于思考一直是我的特点”,王兆胜始终坚持这句话。

  多年的努力,也使王兆胜及他的企业获得了很多荣耀。2000—2006年,王兆胜连续荣获普兰店市“先进个人”称号,嘉明则连续获得了普兰店市“先进集体”的称号。2002—2006年,嘉明荣获大连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003—2006年,嘉明连被续评为大连市信誉等级“AA”级企业。王兆胜还是普兰店市的人大代表。

  另外,嘉明公司的“傲世”商标已经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在自营出口经营的同时,下一步,嘉明将会把眼光转向国内市场,进行服装自主品牌建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大连服装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