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服仅5成合格 9批次产品或引发皮肤病
新学年将至,广大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又将购买新校服。但近期的专项监督抽查发现,广东省23批次校服的抽样合格率仅为52.2%,部分劣质校服会导致学生全身发痒,甚至会导致皮肤病。
广东省质监局本次抽查共检查了广州、中山、佛山等3个市多家生产企业生产的学生校服的23批次,重点对产品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6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抽查发现,23批次的校服中共有11批次产品的标识项目不合格,占总抽检批次的47.8%。不合格产品主要是没有标注制造者的名称及地址、产品的型号规格标注不规范或无纤维含量的标注。
据了解,国家标准明确要求服装标识必须标注制造者的名称、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或规格、原料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安全技术要求类别等内容。而抽查发现,23批次的校服中共有11批次产品的标识项目不合格,占总抽检批次的47.8%。造成抽查产品标识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学校没有对校服生产企业明确校服的要求。
纤维成分及含量搭配是否合理是保证学生穿着是否舒适的重要指标。按照FZ/T 01053-199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要求,每件服装应标明纤维名称及含量,含有里料的产品应分别标注面料和里料的纤维名称及其含量。但抽查中发现,共有9批校服没有标注纤维含量或标注的纤维含量与实际不符,部分夏装校服衬衫棉纤维含量偏少,涤纶纤维含量过多,个别校服的裤子甚至全部使用涤纶纤维,很可能引起学生身上发痒,甚至会导致有些学生出现皮肤病。
按照标准,在一定拉力的作用下,梭织类校服的缝口部位纱线滑移形成的裂口宽度应该小于0.6cm,但是被抽检的5批次梭织类校服中,2批次产品的缝子纰裂程度项目不合格。目前,广东省质监局已责令不合格企业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