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制造面临人力困局吗?
正当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兴未艾,产业结构升级仍处于雏形中的特殊时刻,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却早早降临。其最具代表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与越南两国,最直接的诱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世界工厂”地位将被动摇的顾虑四起。人力资本,是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拦路虎吗?
午后,老总林正元(化名)眉头微锁地看着工厂车间里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流水线前熟练地操作机器,将一块块牛皮切割成一条条皮带。这家位于深圳的台资皮带厂曾是沃尔玛最大的皮带供货商,每年仅从沃尔玛处便接到2000万美元的订单。但工厂的发展面临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他所最为看重的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工厂利润已经被压缩减低将近一半。并且,在中国,似乎数量众多的青年劳工都已经被沿海各地区吸收殆尽,招工日渐成为潜在的问题。
林正元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将工厂迁往越南,那里的人工成本只有广东的一半。而假如工厂迁往大陆内地省市,离开了便捷的海运渠道,出口海外所增加的物流成本将成为问题。
事实上,林正元所面临的选择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在华投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日、韩和台资企业主们考虑的问题。
两大报告凸显人力资本瓶颈
2007年上半年,两份关于中国人力资本现状的研究报告相继出台。1月,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历经3年调查所做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公布,该报告指出,中国人口(不含港澳台)在未来30年还将在13亿人口的基数上再增加2亿人左右,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庞大的人口数量将成为国家难以承受之重。
6月,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出版,该报告的观点醒目异常:中国3/4的农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正逐步呈现。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迫在眉睫。
目前,人力资本瓶颈引发的负面效应已经明显浮现:间歇性的劳工荒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外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增资积极性受挫,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移潮日趋猛烈。人口素质偏低使产业升级负重难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难以上升,能够创建自有品牌的工业企业和行业更稀少如凤毛麟角。而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迅速衍生出的新生人口,将成为新一波的就业压力,当以林正元们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外移之后,如何消化这些劳动力将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循环性困局。
中、印、越三国角力制造业
19世纪,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成为世界霸主。其后,其霸主地位被工业后来居上的美国取代。20世纪70年代,汽车、家电、电子业极度发达的日本一度喊出“购买美国”的口号。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承接自日本转移的制造业资本,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初步腾飞所依赖的也是制造业这一引擎。
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借助制造业的东风而崛起的,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与制造业的转移步伐直接相关。
而正当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兴未艾,产业结构升级仍处于雏形中的特殊时刻,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却早早降临。其最具代表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与越南两国,而最直接的诱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据了解,在来料加工(如纺织、玩具、制鞋)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占企业总支出的60%左右,最低工资的上调对这类企业冲击最大。自2004年出现全国性的民工荒以来,农民工吸收量最大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工资大幅度上升。以珠三角为例,2006年,深圳、东莞的最低工资比2004年上升了33%-53%,绝对数额增加了200-240元。迫于成本压力,出现的制造业企业转移海外的现象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忧虑。
越南劳动力成本较之中国低一半。自2000年以来,越南制造业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其中外资制造业的数量与规模逐年上升,已经有“小中国”之称。2008年即将在越南胡志明市动工,投资额达10亿美元的英特尔芯片厂,以及佳能、LG等企业在该国的投资应该引起业界的警惕。
印度在成功建立了自身“世界办公室”的形象之后,制造业成为该国下一个发力建设的目标。据《金融时报》7月4日的报道,印度的初级劳动力工资较之中国低30%。纺织业可望成为该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
“世界工厂”花落别家?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华人世界》杂志专访时表示,中国进入“准刘易斯拐点”的说法不能成立,中国16-18岁低级劳动力供给仍然充足,市场所缺乏的是有经验、高素质的劳动力。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原因,不在于人力资本本身价值含量上升,人口素质大幅提高,而在于生活成本提高,从而导致最低工资随之上升。除非土地、能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否则为了使经济实现持续性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不会下降。
如此,是否中国制造业增长的良好势头将就此受挫?谢国忠对此问题的分析是“不”!
谢国忠表示,越南制造业的兴起对中国的影响没有中国大陆对东南亚国家这么大。越南人口仅有近9000万,相当于广东省的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偏小将限制该国制造业发展的规模。
在劳动力人口上唯一可以与中国并肩的是印度。然而印度在短期内也难以替代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
“印度制造业起飞的时代远未到来,要达到这一点,印度需要去除几个瓶颈,除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之外,基础设施这一环必须要解决。”谢国忠说。
印度软件设计能力全球首屈一指,然而与高科技极度发达并行的,是牛羊遍地跑的崎岖道路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和棚屋。曾经到过印度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这个国家似乎从英国人撤出之后就再没进行过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咨询公司Technopak的资料,自印度至美国,船运时间需要8到10周,而中国至美国船运只需2到3周。在印度,仅仅在海关的时间就将近两周。这家咨询公司还援引美林(Merrill Lynch)的调查结果指出,印度的船运成本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物流成本高昂导致印度的最终产品价格非常高。
印度的人口总数大,但人口素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与充裕的软件人才同在的,是印度青年劳动力一半以上是文盲的现实。低素质劳动力数量众多,劳动力市场内需不足,对印度经济增长所形成的障碍极大。“发展制造业正是消化就业压力的绝佳途径。”谢国忠说
另外,印度女人不能到工厂工作,对纺织业和电子制造业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且印度的资本成本较高,对中国的资本集中型制造业造成冲击可能性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