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邓海建:“合资”何以成为老品牌的终结者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8-30 07:49:1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收藏

  中国民族品牌艰难演变,老品牌在合资中消失。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脱颖而出。中国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在经历着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它也在重新构筑着中国的国家形象(8月29日《京华时报》)。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中华、金星、蝴蝶等领衔主演的“上海货”风靡全国,品牌的时尚与荣光也曾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说过:“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脸面。遗憾的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来自于品牌制造业的贡献。历史上,“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曾是低质品的别名,今天,人家却是优质品的代名词——而Made in China似乎走的是相反的路径。当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崛起的焦点话题时,品牌的意义开始彰显。美国一家民调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国的国家形象中,品牌所占比重在不断加重,其中以日本、德国和美国领先,分别为38.5%、36%和34.3%,而中国品牌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是“合资”成为老品牌的命运终结者吗?这个问题有点儿类似于抛锚在马路上的汽车,于是我们设问“是马路戕害了可怜的汽车吗”?关于当年轰轰烈烈的民族品牌今日的黯然神伤,有几个语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一者,譬如甚至在2005年花都汽车论坛上,龙永图先生还曾石破天惊地说:“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与其说民族品牌合资化消亡,不如说是顺应了我们让其安乐死的心思罢了;二者,虽然奢侈品牌在国内设厂的传言越来越烈,但大多数品牌都矢口否认,万宝龙国际公司执行总经理韩悟夫此前甚至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在中国设厂的“BURBERRY”并不能被纳入奢侈品之列,换句话说,中国产业生态不仅不能养育自己的大品牌,甚至竟然消解着既有品牌的核心价值,这份诡异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增长理论经济学家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是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资本积累,而有赖于技术进步或技术积累。从来,“傍大款”和“做大款”就是两个概念。我们似乎习惯了产业“下游”的日子,普遍被“市场容量大”的假象所蒙蔽,片面追求市场、渠道、价格等要素,把品牌简化成广告造势。许多中国企业管理者历来都不相信无形的东西,缺乏统一的品牌规划和发展思路,工具理性主张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结果呢:一是中国劳动力工资远低于劳动力价值;二是环境生态损耗成本拼命兑现成眼前的制造业绩效;三是假冒仿冒不断地恶化中国接轨世界经济的规则环境。最形而下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便宜被人家占尽了,坏话还得任人家说。贸易壁垒、商业规则、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糊涂账其实不正隐喻着我们欠缺了太多良善的“中国创造”吗?

  “合资”中被终结的民族品牌其实未必是合资之罪,不会谈判、不懂规则都可怕不过于“不想坚守”。当珠江三角洲生产了全球60%知名品牌的服装、我们却只能赚取加工费的时候,当国际市场上中国货等同于廉价低质的总体印象还在蔓延的时候,我们热爱并赖以生存的中国品牌,真的搞清楚“翠花”和“宝马”的差别了吗?须知:先有品牌意识,后有一个又一个血汗打拼出来的品牌中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合资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