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合资”何以成为老品牌的终结者
中国民族品牌艰难演变,老品牌在合资中消失。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脱颖而出。中国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在经历着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它也在重新构筑着中国的国家形象(8月29日《京华时报》)。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中华、金星、蝴蝶等领衔主演的“上海货”风靡全国,品牌的时尚与荣光也曾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说过:“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脸面。遗憾的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来自于品牌制造业的贡献。历史上,“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曾是低质品的别名,今天,人家却是优质品的代名词——而Made in China似乎走的是相反的路径。当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崛起的焦点话题时,品牌的意义开始彰显。美国一家民调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国的国家形象中,品牌所占比重在不断加重,其中以日本、德国和美国领先,分别为38.5%、36%和34.3%,而中国品牌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是“合资”成为老品牌的命运终结者吗?这个问题有点儿类似于抛锚在马路上的汽车,于是我们设问“是马路戕害了可怜的汽车吗”?关于当年轰轰烈烈的民族品牌今日的黯然神伤,有几个语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一者,譬如甚至在2005年花都汽车论坛上,龙永图先生还曾石破天惊地说:“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与其说民族品牌合资化消亡,不如说是顺应了我们让其安乐死的心思罢了;二者,虽然奢侈品牌在国内设厂的传言越来越烈,但大多数品牌都矢口否认,万宝龙国际公司执行总经理韩悟夫此前甚至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在中国设厂的“BURBERRY”并不能被纳入奢侈品之列,换句话说,中国产业生态不仅不能养育自己的大品牌,甚至竟然消解着既有品牌的核心价值,这份诡异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增长理论经济学家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是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资本积累,而有赖于技术进步或技术积累。从来,“傍大款”和“做大款”就是两个概念。我们似乎习惯了产业“下游”的日子,普遍被“市场容量大”的假象所蒙蔽,片面追求市场、渠道、价格等要素,把品牌简化成广告造势。许多中国企业管理者历来都不相信无形的东西,缺乏统一的品牌规划和发展思路,工具理性主张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结果呢:一是中国劳动力工资远低于劳动力价值;二是环境生态损耗成本拼命兑现成眼前的制造业绩效;三是假冒仿冒不断地恶化中国接轨世界经济的规则环境。最形而下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便宜被人家占尽了,坏话还得任人家说。贸易壁垒、商业规则、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糊涂账其实不正隐喻着我们欠缺了太多良善的“中国创造”吗?
“合资”中被终结的民族品牌其实未必是合资之罪,不会谈判、不懂规则都可怕不过于“不想坚守”。当珠江三角洲生产了全球60%知名品牌的服装、我们却只能赚取加工费的时候,当国际市场上中国货等同于廉价低质的总体印象还在蔓延的时候,我们热爱并赖以生存的中国品牌,真的搞清楚“翠花”和“宝马”的差别了吗?须知:先有品牌意识,后有一个又一个血汗打拼出来的品牌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