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国外质量大板不该打向“中国制造”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8-31 11:08:34  来源:消费日报 收藏

  58%以上的产品由外资企业出口整体出口产品合格率达到99%

  近段时期,尽管天气仍然炎热,而“中国制造”却遭遇“寒流”。美国、欧盟、日本纷纷对“中国制造”横挑鼻子竖挑眼,童装被指责含有致癌物,牙膏被指含有二甘醇,玩具铅超标,蔬菜农药残留不达标……一时间,妖魔化“中国制造”的报道云集海外,国外质量大板纷纷打向中国产品。

  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势海外媒体妖魔化“中国制造”用意何在?新华社发表文章,在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额度加大的形势下,国外一边享受着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一边却把片面的质量大板打向“中国制造”,似乎显得不太公平。

  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3713.1亿美元,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408亿美元的84%。中国对外经贸大学WTO专家盛建明表示,虽然这些产品原产地是中国,但实际贸易出口中的大额利润控制在外商手里。

  分析人士说,由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计算在中国出口额内,由此导致中国贸易顺差虚高。例如,2006年,我国与美国表面上的贸易顺差有几百亿美元,但扣除美国在华独资或合资企业的出口额之后,这个顺差立即减少40%。

  专家指出,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设厂,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然后将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导致我国高额顺差的主要原因。

  新华社发表观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制造”的报道,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势。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不会损害中国产品价廉物美的声誉,不会阻挡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难以阻挡“中国制造”的出口。相反,在“中国制造”遭受伤害的同时,被伤害者的链条上包括“中国制造”的海外消费者、海外进口商,以及参与生产“中国制造”的跨国企业。

  “中国制造”主流产品质量可靠

  针对近段时期以来,国际上一些媒体渲染妖魔化“中国制造”的不良氛围,8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做客央视经济频道,作出“相信中国,相信中国制造”的回应。

  李长江表示,近几年,中国出口的产品合格率在99%以上。以食品为例,从2004年开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合格率达99%以上,出口到欧盟和日本的合格率为99.8%,而且近几年基本是稳定了这样一个比例。中国制造被“妖魔化”,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李长江说,因为有了“中国制造”,世界的消费者才得到质量好价格低廉的实惠。没有了“中国制造”,许多国家的消费者会感到生活很不方便。

  数据显示,中国几乎一小时向全球输送1亿美元商品,全世界每四双袜子中就有至少一双是“中国造”,70%的牙刷和玩具来自中国,绝大部分微波炉是中国生产的……这说明“中国制造”主流产品质量可靠。没有“中国制造”,则意味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和生活水平的下降;打击“中国制造”,不仅是在诋毁中国,更是在伤害全世界的福祉。

  专家表示,国外一边享受着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一边却在百般挑剔和污蔑“中国制造”,甚至限制中国产品进口。显然,这是不合适的行为。

  “中国制造”价廉物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欢。目前,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产品的信誉和国家形象,为期4个月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

  “中国制造”受损世界受损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对降低全球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因为有了“中国制造”,各国的消费者才得到质量好价格低廉的实惠。

  但是,在一些以偏概全的失实报道影响下,受世界消费者信赖的“中国制造”形象,确实遭到部分消费者的误解。

  为此,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表示,“中国制造”实际上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如果“中国制造”受到了损害,在一定意义上,世界各国也可以说受到一定的损害。

  王超表示,“中国制造”是国际分工协作的成果和结晶。从贸易方式看,中国出口中,50%以上是加工贸易出口,这些产品都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标准生产的。从出口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8%。在国内外市场上,国有、民营、外商投资企业共同培育了“中国制造”。

  从上半年情况看,我国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累计增长27.6%,达5467亿美元。其中,食品、药品、玩具等境外负面报道较多的商品也分别增长22.2%、41%和27.7%。这说明,绝大多数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是理性的,不会因为一些片面之词就改变对中国产品的基本评价。

  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出现的“中国产品威胁论”是贸易保护新的表现形式。基于中国企业的实力,我们坚信,“中国制造”能够经得住考验并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认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