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海扬纺织:求新思变 审时图变 因势利变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9-04 08:12:00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江西海扬纺织集团五年来,一直坚持以变应变抓好党的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早在江西海扬组建之初,董事长田友海就提出了创建江西省一流民营企业党委的工作目标。如今,江西海扬收获了全省党建红旗单位、全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十佳文化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最近,又被江西省、九江市工商联作为全国"党旗在心中“先进单位等额推荐到国家工商联。因此,人们早已自然而然地把江西海扬与这些荣誉和称号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方面,一个响亮的词语随之喷薄而出,那就是"海扬文化现象”。

  笔者一直试图破译“海扬文化现象”这个谜,通过连日来的深入调查、采访,笔者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现象缘于一个“变”字,江西海扬用“变”演绎海扬文化的发展,用“变”放飞希望与梦想,用“变”收获累累硕果。求新思变党的建设工作花开千树。

  2001年7月,九江市两家最大的国有企业改制完成,改制后的江西海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改制当年的重点和亮点工程中,创建江西省一流民营企业党委名列之首。五年来,江西海扬党建工作着眼于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党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的创新,在求新思变中做好三篇文章。

  如何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创新党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党建工作的第一篇文章。江西海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集团党委制定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点,不留盲点的组织建设原则,下设了7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把1386名党员都纳入了党的组织。做到了支部建在生产一线和经营前线,真正实现了哪里有生产经营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高高飘扬的党旗。

  理念创新是全面发挥共产党员在民营企业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是推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的第二篇文章。五年来,江西海扬集团党委针对民营企业党员与企业隶属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以做好经济人为前提,充分发挥政治人的作用”的党员先进性理念。要求全体党员要在本岗位上成为“能人”,教育党员如果没有掌握先进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工作技能,就难以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理念创新得到贯彻落实后,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及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每位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消除了个别党员和部分员工最初的雇佣思想。

  作为江西省非公企业党建红旗单位,江西海扬把党的自身建设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党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是做好党建工作的第三篇文章。江西海扬针对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建立了以“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同时,结合集团下属各子公司不同情况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先锋管理点、党员先锋机台、党员质量管理岗及党员精品生产线等活动,把党的工作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经济效益上,实现了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党员素质与提高岗位技能相结合,抓好党员教育;坚持原则与讲究策略相结合,维护企业稳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主办的《党建研究》2004年第3期载文指出“江西海扬集团党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审时图变思想政治工作满眼缤纷

  将民营企业灵活机制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是江西海扬追求的最高境界。

  改制初期,员工们不理解、不参与、不支持,他们因改制而彷徨,因改制而困惑,因改制而不安。可以说改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江西海扬以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观,审时度势地制定了“情、理、利”三字原则,也称思想政治工作“三字经”。针对员工对改制暂时存在的思想问题,首先落实一个“情”字,情是教育员工的感情基础,江西海扬从爱护和理解的角度出发,编写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讲话,让员工明白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没有旧体制,只有旧观念。当企业刚刚走过阵痛期,就开始筹措资金兴建海扬老年公寓,出资为全体女工进行身体普查,还一次性斥资了30多万元购置三辆交通车,解决散住在全市各地员工上班难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江西海扬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把理论灌输与形象教育结合起来,制作了企业光盘、画册。把常规教育与电化教育结合起来,购置了电教设备,设立电教室,创办电视台。但这些形式始终落脚在把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结合起来,坚持抓住一个“理”字。理是打开员工心扉的钥匙,江西海扬根据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情况,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在改制之初,集团党委多次组织退休员工座谈,并向他们介绍经营状况,通报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并连续6批次组织参观改制后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生机盎然的生产场面,使他们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

  把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和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是实现企业与员工无缝连接的主要手段。江西海扬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一个“利”字,在爱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做到联之以利。江西海扬从维护广大员工利益出发,在改制的当年就补缴了原国企欠缴的医疗保险金207万元,2002年1月,又整体开通医保。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企业合同工、临时工增多,集团又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协议书,为工龄满1年以上的在岗合同工、临时工投保,使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因势利变企业文化工作色彩斑斓

  江西海扬文化建设的思路是以建立核心文化理念为依托,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主线,走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之路。循着这条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江西海扬的企业文化工作用的是虚、实、变三招。

  一招:化虚为实。江西海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尤为重视将最“虚”的企业文化前沿理论落实到企业最“实”的生产经营前沿阵地。通过司徽、司旗、司服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启用,着力打造了蓬勃向上的企业新形象,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促进了员工的归属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海扬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文化核心理念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同,使员工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2006年1月至8月,仅集团所属的友信公司就出口创汇接近800万美元,成为九江市出口创汇的排头兵。

  二招:由实升虚。海扬人深知,把最“实”的企业文化元素升华为企业长久发展的精魂,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更高层次。于是江西海扬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集团领导率先在《海扬之声》报上发表企业管理、生产、文化等方面的论文。总经理柳亚西撰写的“构建纺织三大市场,打造江西纺织航母”一文被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民间问计》一书收录,党委书记陈尚明撰写的论文“创建有海扬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思考”被评为全市思研会一等奖。全集团高层以上管理人员有23人写了27篇论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集团还经常性地开展文艺汇演、球类比赛、外出参观旅游等活动,不断丰富了企业的精神文化生活。海扬人深有体会的说,文化是“虚”的,但它是天,生产是“实”的,肯定是地,只有虚实结合,才能顶天立地。

  三招:以变制胜。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但文化之水必定是活水,于是江西海扬根据企业的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将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和创新性统一起来,逐步达到不断趋于完善。改制初期董事长提出“学习创新、吃苦用心”的企业精神,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提出"学习创新、团结务实"以至到今天提出的"学习创新、沟通和谐"的海扬精神,这是一次文化的演变,但更是一次文化的升华,这种升华集中反映了江西海扬根据时代的发展、企业的变化而追求传统的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形式上,江西海扬五年来也不断创新突破,先后创办了《海扬之声》报,海扬电视台及海扬文化长廊,制作了宣传企业的电教片和画册,参加了国家、省、市举办的有关推介、博览、展示等活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行业管理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企业动态
进入企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