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承接珠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这是谁都看得见的机会。
商务部、海关总署44号文(<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已经在8月23日正式生效。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切中他们要害的一次政策调整。在加工贸易重镇珠三角,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两个痛苦的选择——升级转型或者转移。
但是,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成本的每一次政策性上升,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却有着完全相反的含义。珠三角企业饱满的转移冲动,刺激着中西部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的欲望。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政府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频频上演。
继湖南郴州给意欲北上的港商许诺了种种优惠政策之后,9月4日,南宁(深圳)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说明会暨东部产业招商活动周在深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启动仪式。
来自南宁市的官员表示,南宁将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努力把南宁打造成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最佳城市。
中西部城市:频频招手
参加此次南宁市产业招商代表团的成员包括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寿堂、市政协主席黄家仁以及两位南宁市委副书记谢泽宇和覃孟征。另外,南宁市政府的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随团前来深圳。按覃孟征的说法,南宁此次组织如此高规格的经贸代表团出访珠三角,是“20年来所仅有”。
事实上,一个月之内南宁市已经组织了两次同等规模的代表团出访珠三角。一个月之前的8月4日,由南宁市委书记马飙和市长陈向群亲自带队的南宁市党政代表团到访深圳,访问的主题也是“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南宁市招商局一位官员透露,8月4日的党政代表团已经和深圳的一些企业达成了初步的投资意向,这次来访的经贸代表团则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有关项目。
南宁市经贸代表团的招商目标显然不仅仅局限于深圳,而是着眼于整个珠三角区域。南宁市招商局官员介绍说,此次南宁市经贸代表团在珠三角的招商活动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在深圳,另一部分将在东莞和佛山两地进行。
覃孟征表示,近年来随着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之土地资源、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尤其是今年8月23日,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的44号文开始执行。”覃孟征说,“新形势给南宁和其他中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方面,44号文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44号文明确规定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在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时,A类和B类企业仍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账”管理。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曾表示,将“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运用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采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集中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工贸易部落在珠三角的聚集,也正是受惠于国家当年对沿海地区实施持续的政策倾斜的结果。此次国家利用外贸政策调整的机会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政策反哺”,无疑也将对企业的微观决策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香港工业总会最新的一份调查,港商在珠三角投资的工厂共有57500家,其中有37.3%的香港企业计划将生产基地从珠三角迁出。
这些生产性企业的重新布局,显然将重塑目前区域经济的竞争格局。就在最近,很多城市把橄榄枝伸向了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
香港工业总会等香港各大商会目前正组织会员企业考察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寻找适合港商转移工厂的地区。8月24日,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等香港主要商会前往湖南郴州考察。郴州是商务部在今年确定的全国9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之一。
珠三角企业:去留之间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洪克协说:“企业的转移已经开始。”但是,企业的转移绝对不是刚刚开始。对很多珠三角的企业来说,早在两三年前开始,就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整个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压力。此次加工贸易政策的最新调整,仅仅意味着企业身上的压力再次加码。
“珠三角地区经商成本的上升是必然趋势。”香港一位从事玩具制造的张先生说。张先生的工厂在1984年从香港搬迁到东莞。1986年,工厂扩张,在南海又建立三个工厂。2000年,他的工厂再次搬迁到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清远。
东莞的工厂招聘不到足够的工人,而且很难得到支撑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土地。“2000多个工人都是老员工,走一个少一个。”张先生已经做好了关闭东莞工厂的准备。企业的重心将会逐渐地转移到清远。
如今,各地的经营成本正沿着由沿海而内地的路径逐渐抬升。很多企业不得不考虑距离海岸线更为遥远的地区。香港工业总会一位人士说,珠三角的企业在转移的时候必然考虑各地的综合经营成本。珠三角困扰企业的各种不利条件成为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充分的劳动力和土地,以及廉价的物流,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但是,工厂的实际搬迁并非仅仅是经济成本的简单比较。很多企业表示,在成本之外,企业搬迁还将受制于一个重要的因素——产业配套。
根据香港贸发局的一项调查,受此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严重的企业,日常的生产运作一般涉及1-5个不同的配套产品或者工序。其结论是,珠三角加工业生产链条较长,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甚大。
支撑这个结论的一个重要的证据是,“目前珠三角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过很多东南亚国家,但珠三角仍然能够维持其出口竞争能力,就是拥有其他国家地区所没有的完整产业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