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政策收紧 政策调整倒逼加工企业转型
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的企业,新政策要求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deposit account)“实转”管理,但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1]。不允许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同时允许中西部地区A、B两类加工贸易企业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2]。
其实不久前的2007年4月,中国发布《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有1140类商品被禁止进行加工贸易,比上年新增184类。早自1999年起,中国已开始将加工贸易商品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和允许类,并发布第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进口限制类商品目录》。2004年至今,中国逐年发布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禁止类商品范围逐步扩大。
中国政府计划未来每年调整一次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管理目录。针对政策调整,逐步建立透明度较高、给企业一定事先预知的动态调整机制。
加工贸易带来诸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利用自身劳动力优势创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随着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对资源和环境负面影响较大等问题逐步显现,由加工贸易所导致的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增多问题也日益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开始逐步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政策调整。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加工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至2006年已达8319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7%。1985年,中国加工贸易总额仅为7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1%。而到了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409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5%。
加工贸易与进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来源:国家统计局
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的贡献率[3]。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当年GDP的19%,加工贸易净出口拉动GDP增长近1.5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及拉动度
年份 |
GDP增量 (亿元RMB) |
加工贸易净出口增量 (亿元RMB) |
贡献率 (%) |
GDP增长率 (%) |
对GDP拉动 (%) |
90 |
2036.5 |
220 |
10.8 |
3.8 |
0.41 |
91 |
3229.6 |
75 |
2.3 |
9.2 |
0.21 |
92 |
4987.8 |
52 |
1.0 |
14.2 |
0.15 |
93 |
9372.9 |
8 |
0.1 |
14.0 |
0.01 |
94 |
13279.3 |
357 |
2.7 |
13.1 |
0.35 |
95 |
12999.5 |
469 |
3.6 |
10.9 |
0.39 |
96 |
10946.7 |
554 |
5.1 |
10.0 |
0.51 |
97 |
7494.9 |
603 |
8.0 |
9.3 |
0.75 |
98 |
4873.1 |
532 |
10.9 |
7.8 |
0.85 |
99 |
4432.5 |
120 |
2.7 |
7.6 |
0.21 |
00 |
7784.9 |
645 |
8.3 |
8.4 |
0.70 |
01 |
10223.4 |
692 |
6.8 |
8.3 |
0.56 |
02 |
11377.9 |
353 |
3.1 |
9.1 |
0.28 |
03 |
16048.5 |
1756 |
10.9 |
10.0 |
1.09 |
04 |
23881.6 |
2262 |
9.5 |
10.1 |
0.96 |
05 |
26420.5 |
2873 |
10.9 |
10.4 |
1.13 |
06 |
24170.1 |
3081 |
12.7 |
11.1 |
1.42 |
但是,加工贸易自身结构性问题逐渐显现。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组装、低端零部件配套生产等领域,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低,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加工贸易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及品牌等环节上,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因此,加工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改善国内技术水平方面的贡献非常有限。
同时,加工贸易存在地区差异,东西部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20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3%,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仅占2.7%。国内加工贸易目前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80%以上,本土企业参与度较低。2007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37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国加工贸易的84.2%。多数本土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和加工贸易方式,很难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加工贸易的增长还进一步导致贸易顺差过大,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升高。2001-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年均增长27%,总额达6278亿美元,为同期贸易顺差的1.6倍。受加工贸易顺差影响,整体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都迅速增长,至2006年底,贸易顺差接近18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83.1%,甚至超过2005年全年贸易顺差额。2007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接近2006年全年增量。
历年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
来源:国家统计局
迅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也使人民币面临极大的升值压力。2006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1443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达917美元,而且顺差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美国和欧盟开始将财政赤字、失业等问题归咎于中国顺差过大,不断通过政治手段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以缓和贸易顺差。
2006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
国家/地区 |
出口额 |
占出口额比例 |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 |
占进口额比例 |
比上年增长 |
顺差 |
美国 |
2035 |
21% |
24.9% |
592 |
7% |
21.8% |
1443 |
欧盟 |
1820 |
19% |
26.6% |
903 |
11% |
22.7% |
917 |
中国香港 |
1554 |
16% |
24.8% |
108 |
1% |
-11.8% |
1446 |
日本 |
916 |
9% |
9.1% |
1157 |
15% |
15.2% |
-241 |
东盟 |
713 |
7% |
28.8% |
895 |
11% |
19.4% |
-182 |
韩国 |
445 |
5% |
26.8% |
898 |
11% |
16.9% |
-453 |
中国台湾 |
207 |
2% |
25.3% |
871 |
11% |
16.6% |
-664 |
俄罗斯 |
158 |
2% |
19.8% |
176 |
2% |
10.5% |
-18 |
政策调整倒逼加工企业转型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降低出口退税相辅相成。此次政策调整是此前历次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的延续,主要目的都在于减少贸易顺差。据商务部估计,此次调整涉及约300亿美元的出口额,相关企业需缴纳约12亿美元的保证金。针对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政策调整将主要影响广东、福建、江苏等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省份,保证金调整可能导致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30%。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较快,存在大量成规模企业,并从2004年起就开始向东北、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受此次政策影响相对较小。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较慢,目前仍以来料加工的小规模企业为主,受政策调整冲击较大。预计今年下半年,政府还将针对2007年7月1日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继续调整加工贸易目录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新政策有助于缓解加工贸易出口总量的增长。此次调整主要为增量调整,即限制新设立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对于现有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保证金这一手段来进行有限调整。保证金手段主要影响小规模企业,对于大规模加工贸易企业则效果有限。由于政策未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当前存量进行过多调整,因此加工贸易的出口总量不会在政策实施后突然下降。但加工贸易出口总量的增长将趋于缓慢,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将逐渐降低,从而达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目的。
政策调整还将改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利于经济长期增长。尽管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正贡献,但是“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等“两高一资”产品的加工贸易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为负。据绿色GDP核算小组估计,2007年上半年,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省份,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环境成本后,实际GDP为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从政策层面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限制,可以加快加工贸易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2005年降低出口退税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逐步改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结合资源节约与环境的保护,最终将给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贡献率。
[1]“实转”管理:企业在进口时,在海关指定的银行存入台账保证金;企业完成加工贸易并出口后,海关退还企业台帐保证金及活期利息。
[2]A类、B类企业:按海关分类管理标准,依法经营、无走私违规行为的加工贸易企业。
“空转”管理:企业可以凭借加工贸易合同在银行登记,并在出口完成后抵消登记,无需在银行存入现金。
[3]Sun Churen, Shen Yuliang& Zhao Hongjun, Estimation of Contribution of OEM and other Trades to Economic Growth, World Economy Study, Issue 3, 2006.
林毅夫、李永军,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 C200100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