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也应承载“行走艺术” 鞋展引发的思考
近日,意大利“行走的艺术”国际鞋展登陆中国广州,一股绚丽热烈的意大利文化时尚之风将持续到9月26日。
据悉,此次鞋展于2006年3月从阿根廷出发,已经走过乌拉圭、巴西、美国、韩国、危地马拉、罗马尼亚等多国,引起当地人民的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
主办方介绍,鞋展在国际巡回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此次鞋展携带一如既往世界所认同的意大利的精美设计和高端品质,为参观者呈上一场弥漫意大利风情的豪华鞋展。整个鞋展生动细致地描述跨越五个世纪的意大利制鞋工艺,领略蕴含在内的意大利文化。通过展示大约150只原始鞋和复制鞋,以及介绍每一只鞋子详尽的相关资料,包括制鞋的时间、收藏的来由、制作材料等。
意大利对外贸易促进局驻广州首席代表列马先生告诉记者:以“行走的艺术”为主题,通过展示给观众的过去的鞋类广告和电影海报,观众将更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意大利文化和意大利人的生活习惯。目的是更进一步地促进中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两国的合作机会。
但是,这场鞋展带来的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吗?这种文化交流留给我们的行业及企业一种什么样的思考?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是文化渗透还是传递品牌?
在百度上输入文化入侵四个字得到的解释是: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强行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强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语言文字,是文化入侵;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并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阻碍其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入侵。文化入侵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利益,从销售文化产品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另一种是政治利益,推广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有人说:文化入侵也是品牌的入侵,品牌文化的渗透。
据了解,此次展会主要以“衣食住行意大利”为主题,以推广意大利生活方式为宗旨,“五个世纪以来意大利鞋子的设计和发展历程的国际巡回展”和“意大利之夜-盛大晚宴”将是此次意大利生活节的主打大型活动,通过对穿越时空的世纪漫步和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充分享受的表现形式,以此进一步领略意大利制造的精髓。涉及时尚、设计、饮食、旅游及休闲的方方面面。
不难看出,此次鞋展不仅从意大利鞋业的制鞋工艺、设计、选材等方面去详细介绍他们的理念和文化,更从艺术的高端角度去唱响了一个国家主要产业的品牌之歌。正如主办方介绍的那样:旨在向高端消费者推广精品概念、意大利制造形象、意大利生活方式以及世界各地代表“意大利制造”的品牌或公司。这无疑也是为意大利的品牌和公司,打响了一场品牌文化入侵的攻坚战。
众所周知,从中世纪开始,意大利制鞋人就以他们出色的技巧闻名全球。历经几个世纪,制鞋业不断改变着它的形式,发展得井然有序。如今,意大利鞋仍广受认同,是许多人追随的奢华时尚。一观众告诉记者:这次艺术展,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意大利的鞋业工艺,同时也给我们这些观众带来了一种思想上的认同,让我们一想到鞋肯定就会闪现意大利制造的是最好的,这样的念头。其实,也许事实也非决然。但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渗透和影响,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行为;同时在这背后我们不得不赞扬的是他们的文化策略和经济战略。
要转变的是观念还是策略?
我国也是世界上鞋业生产制造的大国,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王汉江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鞋出口44亿双,其中约50%集中销往美国和欧盟市场。上半年中国鞋子出口总额为120亿美元,平均每双鞋子售价仅2.8美元。这个价格是值得思考的。
而在低价格的背后,中国鞋企在背负出口欧洲16.5%的反倾销税重税之后,还恐将迎来欧盟的反规避调查。不仅如此,扣在中国鞋业企业头上的还有WEEE、ROHS、EUP、REACH等“禁令”。而前不久,欧盟又筑起了一道新的“绿色壁垒”。定于明年4月起全面实施的PFOS禁令规定,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这标志着欧盟正式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这一道道绿墙给我国的鞋业企业无疑增加了强大的压力,使生产者叫苦连连。
据了解,目前我国鞋业生产企业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是从事OEM的加工型企业,而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研发能力。仅仅只是通过加工制造赚取一小部分低廉的加工费。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工艺,但是这部分企业仅占整个鞋业行业的一小部分,而品牌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也并未大面积推广开来。
有关专家指出:造成我国鞋业出口价格低廉的重要因数,不仅是代加工问题,缺乏自主品牌及创新研发能力也是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生产者的市场观念和意识落后,素质较低也是制约鞋业整体发展受限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的从业者认为品牌就是广告,创新研发会增大成本。只算眼前的小帐,而远远没有考虑到随着市场规律的变化将要面临着的被淘汰或者被吃掉等情况而带来的巨大损失。
我国亦是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大国,自古以来穿鞋或使用鞋子的历史不比其他任何国家少,而其中可以挖掘的文化底蕴、艺术造诣也不可低估。回想唐朝时期,西方国家对这个神秘东方大国的文化和产品的艳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背后所蕴涵的意义和存在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