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博洋战略:家纺巨头的创新之道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9-11 10:55:59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博洋的'三大创新'战略看似简单,但爆发力惊人!"盘点2006年,宁波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对其品牌、产业与商业三大创新战略极为推崇。

  2006年,博洋集团的服装家纺板块销售同比增长85%,成为国内纺织服装业的新亮点。目前,它在安徽宿州建立纺织服饰物流基地,为其快速增长的家纺、服饰板块提供了保障。此外,该集团还启动新一轮"品牌商业"计划,在长三角一带拓展商超零售业态,志在掌控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链。

  最近,博洋集团拥有的"博洋家纺"、"唐狮"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分别评估为30.89亿元、29.74亿元,并双双入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榜。这是国内唯一一家一个公司两大品牌先后入选的企业。

  品牌创新:多元之变

  作为中国家纺第一品牌创始人,戎巨川见证了博洋集团的前世今生。

  1982年,戎巨川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宁波分院,被分配至濒临倒闭的永丰布厂。4年后,年仅23周岁的他出任厂长,依靠与上海一家企业联营起死回生。1989年,布厂产品大量积压,他果断选择开发新产品开司米童装面料,当年就创利100万元。后来,不少企业纷纷上马开司米童装面料,他力排众议进军家纺内销市场,并成功树立了家纺第一品牌。

  "每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我都把它当作一次崛起的机会。"他说。1990年代末,国内、国际纺织市场形势日趋严峻,戎巨川考虑转型。

  这一次,他看中了休闲服装行业--当时,宁波的服装产业在全国可谓声名显赫:杉杉、雅戈尔、罗蒙都是国内服装界的"大佬",但除正装西服、衬衫外,没有其他的服饰产业。戎巨川敏感的意识到,当人均GDP开始向3000美元进军的时候,服饰休闲化趋势不可阻挡。正是基于这样精准的判断,他决定将唐狮品牌打造成为一个大众化休闲品牌。

  "唐狮要坚持做中国服装界的'可口可乐'",戎巨川说,可口可乐价廉质优,因为代表了美国先进文化,成为富人、穷人共享品牌。唐狮也在努力做成最大众化的简约、时尚品牌。

  十年磨一剑。唐狮服饰专卖店目前已实现千家连锁,单品牌年零售1600万件,销售额高达10亿元,连续5年销售以100%的速度增长。"未来5年内,唐狮打造成为一个年销售达1亿件以上的国际大品牌,并不是什么过高的目标。"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这样说。

  现在,唐狮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设计研发,数额达五六千万元之多。并且,它分别在上海、中山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中心,针对北方市场的东北中心也在筹划中。

  与此同时,戎巨川还悄然启动了多品牌战略。他认为,单靠一个品牌占据所有消费者的市场,不现实也不可能。而根据不同的需求层级,打造具有差异化的不同定位的品牌,这也是博洋品牌创新的核心所在。

  自2002年起,博洋集团授权每个职业经理人以500万元起家,独立运营衍生品牌。如今,艾夫斯、德玛纳、33layer(女装)、涉趣(鞋业)等五大品牌中,已有三个销售过亿。

  2006年初,博洋再度启动品牌创新计划,全面提升旗下10多个服饰品牌的形象和内涵,从面料、设计、款式以及销售管理、店铺设置等全面纳入国际化秩序式管理。

  "正确定位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而且必须坚持不动摇,要经得起各种诱惑,这是一个痛苦的认识过程。"唐狮掌门人吴惠君说。

  产业创新:"虚拟"之惑

  分析人士指出,只负责设计、销售"微笑曲线"的两端,而外包生产流程的"虚拟经营"模式,是博洋成功运作唐狮等品牌的又一原因。

  1994年,唐狮品牌诞生在宁波市解放南路8号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在宁波大牌林立的服装企业中,80万元起家的唐狮根本进入不了公众视线。众所周知,服装业是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一个销售十亿、二十亿元的服装企业,往往需要有上十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上万员工。然而,一旦追加投入,戎巨川又担心背上巨大的包袱。

  几经考虑,博洋决定摈弃传统服装经营模式,跳出传统制造业的框架运作。随后,唐狮主动放弃生产流程,转为以OEM的形式组织货源,强化设计功能,并全面推行特许加盟制。

  在博洋集团内部,戎巨川还制订了一系列创新机制。例如,每一个业务员都被视作一家独立的外贸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样,每个设计人员都被视作一家模拟公司,自负盈亏,设计员的收入与设计产品的销售业绩挂钩。在这个机制下,业务员、设计员的潜能被最大限度的释放,而管理成本则相应降低了。

  唐狮掌门人吴惠君介绍,唐狮给宁波服装业带来的创新是革命性的:它所施行的虚拟化经营彻底摆脱了传统服装企业高投资、高风险、低效率的老路子;它的全面特许加盟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着社会经营力量的作用,也让加盟商获得最佳效益……

  然而就在服饰品牌迅速长大之际,戎巨川却提出了掌控产业链的战略,从原来的完全下单订货转而涉足加工业务。

  2004年11月,戎巨川收购安徽宿州的华源纺织有限公司,规划在五年内建成面料生产基地、服装家纺加工中心和纺织物流配送中心,达到具有10万纱锭,1000台布机,4条服装生产流水线,2万平方米仓库的大型纺织企业的规模,形成年生产14500吨纱、3000万米各类面料,600万件服装的能力和3万吨货物周转能力的物流中心,实现年销售额7亿元、利税6500万元,成为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纺织服装家纺生产企业集团。

  有同行认为,纺织服装业利润的2/3来源于销售环节,只有1/3的利润产生与生产制造环节。而博洋回归产业链上游似乎"吃力不讨好"。

  对此,戎巨川解释说,"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在中国,相当长时间内纺织加工会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我们发展的产业链是一种软链接,我们加工厂并不一定为我们的品牌加工,它们之间的合作都要通过招投标来实现"。

  商业创新:"圈地"之术

  考量博洋在零售终端的投资运作,人们更能发现戎巨川的野心和霸气。

  2001年,博洋家纺将那些经营面积小、销售不佳的店铺砍掉,并投资兴建了若干区域旗舰店。截至目前,它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专卖店,其中30%自营店销售占据50%的份额,并拥有30%的物业资产。

  据博洋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自建终端出于商业地产的保值增值目的,更重要的是它能掌控零售渠道话语权——目前该集团已控制国内3000多个线状分布的零售网点,而横向面状分布还欠缺,适度发展大型百货连锁业正好弥补这个缺陷。如果纵横结合的零售网点群全面形成,博洋将实现"渠道为王"的目标。

  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则表示,博洋进军百货业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利用这些终端市场巩固和开拓集团已有的家纺、服装系列品牌,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市场。二是利用传统百货业面临升级和变革的机会,确立博洋在每个城市当中的商业品牌。

  2004年,原隶属于鄞州区供销社的宁波新江厦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博洋集团持有其48.5%的股份(现已增至49.2%),顺利取得了第一大股东地位。新江厦是一家老牌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其各项指标连续十多年在宁波零售业名列前茅,并拥有20多家大型综合性超市,有6家连锁书城,计划发展500余家便利店。

  从2005年起,博洋集团先后斥资数亿元并购、新建三家上万平方米的百货商场:面积2万平方米的宁波新江厦商城、1.6万平方米的余姚长发商厦、1万平方米的南昌博洋商厦。

  2006年底,博洋集团与合作伙伴斥资2亿元兴建北仑长江国际中心,并将以2亿元左右的价格全盘承接嘉兴华庭步行街,还将洽购绍兴华谊大厦。

  博洋集团投资公司总经理范江表示,目前正实施一个名为"品牌商业模式"计划,即将开业及正在洽谈中的还有4-5家大型物业。预计3年内博洋将会拥有10家以上大型百货商场,10年内达到50家以上的大型百货企业集团。

  博洋计划通过这些商业终端,使自己的纺织、服饰品牌在全国的销量3年内翻一番,5年内翻两番,10年内翻四番,使整个商业板块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这场战争是一场立体的战争,每一项做好并不一定会赢,但有一项没有做好就一定会输。"戎巨川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资本利器,而终端则是品牌的阵地,因此终端更具有战略性。

  从品牌培育到兴建生产物流基地,再到掌控自己的零售终端,博洋集团能否纵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或许,答案就在戎巨川的心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博洋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企业动态
进入企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