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业 国际纺织之都崛起的强大引擎(图)
绍兴县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县,一直以“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而被业界所认可,作为纺织行业的关键环节——印染业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通过开展“染整革命”、节能减排等行业体制增效活动,绍兴县的印染产业正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强劲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拉动绍兴县纺织产业升级、实现建设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目标的强大引擎。纺织大县立志打造印染业“洼地”
在纺织产业链中,印染业上托织造业,下承服装业,印染产业的集聚与兴衰,直接关系着上下游产业的配套与完善。经过20多年大发展的绍兴县印染业,已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绍兴县印染布产量实现125亿米,占到了全国印染总量的1/4强,占全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印染大县。
绍兴县印染业并不满足于印染大县,还立志打造全国印染业“洼地”。由于大量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绍兴印染业的设备先进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化纤织物染色为主的设备方面,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有4796台,其中约20%从台湾、韩国、香港等地进口,热定型机70%从韩国、德国等进口,碱减量机30%进口;在印花设备方面,印花机、平网印花机77%从瑞士、日本等国进口,圆网印花机52%从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与此同时,绍兴印染企业还通过错位经营,生产特色产品以提高竞争力。名列全国“千强镇”第8位的杨汛桥镇主产经编织物、绣花布及家用装饰织物,而全镇所有印染企业也围绕着这些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效益普遍较好。
绍兴印染业高速发展,“洼地”效应已较为明显,2006年绍兴县织造业产量仅为36亿米,而印染加工产量为119亿米,也就是说将近80亿米的产量服务国内外织造业。
“染整革命”,一次裂变,一片生机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绍兴县的印染业也曾有过困惑和阵痛,是县委县政府以创新的工作思路,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才使绍兴的印染产业能有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
2004年初,因产能严重过剩、技术落后、营销粗放、低价竞争等原因,又逢能源紧张、成本上涨,整个萧绍地区印染产业陷入困局。绍兴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果断地在印染行业中掀起一场“染整革命”,破解制约印染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从而提升整个纺织产业。同年4月,绍兴县邀请专家对20多家印染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了“绍兴县染整革命专题报告会”,拉开“染整革命”的序幕。之后,以印染行业为抓手,通过实施“退出一批、并购一批、提升一批”的产业升级改造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绍兴印染业“跑量型”增长模式,
对此,全县印染企业纷纷响应,掀起了“革命”热潮,通过新的裂变,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并成功实现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伽瑞印染”的产品加工费高达每米4美元,一般的产品也达1.3美元,进入了高档面料行列。企业负责人认为,获取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在工艺的革新。新发纺织印染、润通印染等企业通过加强后整理技术、研发新产品,公司订单不断,其附加值是普通产品的2-3倍。
节能减排,绍兴印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印染企业中,水、电、煤等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40%左右,仅次于染化料,如何节能减排是印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绍兴县,是一个“资源小县”和“能耗大县”。对此,绍兴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印染业中强劲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到2006年底,全县已有90%的定型机安装了废气处理装置,使废气排放减少了90%,在印染企业中大力推广使用中水回用装置,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广泛使用变频装置和碱回收装置等,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通过大力开展清洁生产,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被浙江省评定为“创生态环境信用优良企业”和“浙江省绿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