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增幅达6.5% 温和性通胀仍处可控范围
似乎在先前各专家分析人士的预测之中,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备受关注的8月CPI数据增幅高达6.5%。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如此,但目前谈经济已经过热,通胀已经来临还为时尚早,另外,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仍是推动CPI上行的首要因素。
还未步入通胀时代
国家统计局9月11日发布数据称,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城市价格上涨6.2%,农村价格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8.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2%。
另外,其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8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6%,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低于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幅度1.3个百分点,但生活资料价格中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略有下降。
然而针对8月份CPI数据,业内对目前经济运行还是持“通胀并未来临”的看法。
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称,中国的通胀并未超出控制,他认为中国已步入“通胀时代”的说法还为时过早。这次通胀是周期性的,而非长期性通胀的爆发。
雷曼兄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则对媒体表示,目前依然未发现通胀从食品向非食品区域转移的迹象。事实上,服装、交通和通讯、娱乐和教育等价格持续下降,而烟草、酒类等价格依然保持稳定。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财金证券处李若愚指出,由于受粮食和猪肉等价格涨势将持续、PPI中生活资料价格上涨、资源产品价格上调、居民收入增加刺激消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已形成、货币投放过快加大潜在通胀压力以及全球性通胀传导作用影响,未来CPI仍有上涨动力。但目前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范围。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来自官方的“经济已经过热”,“已经通货膨胀”的说法。
央行加息神经再被触动
尽管目前仅仅是通胀预期,真正的通胀并未来临,但央行行长周小川9月10日还是表示对通货膨胀的忧虑,并称对抗通胀是央行的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高企的CPI数据将加剧目前负利率状况,将进一步触动央行的敏感神经,预计年内还将加息1-2次。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11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央行加息主要是为了恢复实际利率的中性状态,以及降低全社会通货膨胀预期,避免通货膨胀扩散。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特点,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扩散到非食品领域,加息确实十分紧迫。因此预计如果9月加息,9月下旬(美联储议息后)将是最可能的加息时间;如果9月没有加息,10月下旬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这份报告同时表示,发行定向央票尽管与加息在历史上是高度正相关的,但是在9月份的新背景下,这一历史经验并不能充分支持央行将在本周升息。
世华财讯分析师乔鲜花分析表示,按照目前已公布的CPI和一年期存款利率数据看,最近一次加息完成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达到3.6%,但CPI数据2007年以来持续攀升,1-8月份的CPI数据分别为:2.2%、2.7%、3.3%、3%、3.4%、4.4%、5.6%、6.5%,如果以前6个月的均值衡量,3-8月份的CPI平均值为4.37%;如果以前8个月的均值衡量,CPI平均值为3.89%。
一中信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认为,8月份CPI增速达到6.5%,基本还在预期之中。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仍是推动CPI上行的首要因素。尽管猪肉价格从7月末以来出现小幅下跌,但同比上涨幅度依然较大,鸡蛋和蔬菜价格在8月份出现大幅上涨。这些因素可能推动CPI在9月份达到峰值。之后,随着食品供应的逐步增加,物价可能在四季度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