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取消配额后有阳谋 中国纺织业须自我提升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已于近日决定,将于2008年起取消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配额。直观来看,这对于以欧洲市场作为主要出口地之一、同时又长期受困于配额限制的中国纺织行业来讲,可谓“久旱逢甘霖”。
欧盟难道真的回心转意、完全放弃了对中国纺织品输入的限制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影响欧盟贸易委员会决策的经济政治力量并未发生质的变化。欧洲数千万传统纺织工人尚未转产。短短的一年配额制度并未改变欧盟纺织业这一夕阳产业的尴尬地位,相反却使这一在欧盟行将就木的行业苟延残喘下来。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使欧盟放弃了对中国的配额限制呢?缘由有二:首先,欧盟内部要求剔除贸易壁垒,实现市场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形势下,新近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要求在纺织等轻工行业实现与西欧市场的无缝连接。原本以保护西欧传统纺织行业为目的的对外配额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也是欧盟愿意在第22届中欧经贸混合委员会上达成“取消配额”共识的重要原因。
其次,取消配额这一被世界各国唾弃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不意味着欧盟将完全放弃在贸易保护方面的抵抗。相反,他们将采取更隐蔽、更为有效的“技术性壁垒”(TBT)和“专利性壁垒”(SPS)。技术性贸易壁垒能有效地阻挡中国纺织品的流入。历史上,欧盟国家也曾采用过该手段抵制我国纺织品的输入。如1994年4月1日德国正式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随后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也相继禁止使用20余种偶氮染料,使我国正在使用偶氮染料的100多种纺织品出口中断。
而且,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证进出口产品质量等原因所采取的技术性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这些是得到WTO相关法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所认可的。因而欧盟如果高举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大棒,我们也只能称其为“阳谋”。面对如此阳谋,中国纺织行业别无选择,只能将其作为提升产品质量档次、达到行业世界标准的契机。